由西京学院主办,AEIC学术交流中心协办的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在西安举办。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电气”、"机械”和“计算机”三大工程领域展开研讨,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目的是为了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为参会者建立业务或研究上的联系,以及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全球合作伙伴。 大会官网: www.icemce.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IEEE(ISBN号: 979-8-3315-9395-7) 收录检索:IEEE Xplore、EI、Scopus 征稿主题: Track 1:电气工程 能源、电力与电气 电力市场、规划与成本预估 电能的加工转换、传输、和分配 能耗评估、分级调控 电力牵引、驱动与控制 电力系统的建模仿真、保护与运行 人工智能与电力智能化 电磁兼容、无功补偿与滤波系统 输电过程的损耗评估、优化调节等 智能电网、配电网与电网规划 变压器与继电保护 负荷计算与预测 输配电与供用电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传感器、元器件与控制 电机、机床与机电一体化 电磁、电磁兼容与微波天线 电子与集成电路 电路仿真设计、电路与系统 电子设备、信号图像与信息检测处理 变频、调速与节能 转换器、控制及电源 电子材料、器件与光电信息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导体、半导体与绝缘技术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与系统 电池失效性与寿命评估 新能源、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通信光纤、电缆及综合布线 电气牵引和控制 电气检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磁场、电感及其测量分析 电容、电阻、电压等相关计算和预测 其他主题... Track 2:机械工程 机电一体化 工业技术、互联网与工业5.0 能源、动力与系统 动力系统与自动化 自动化、过程自控和运行测控 智能驾驶、防撞与车载系统 车辆轻量化设计 航天航空 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控制 精准作业、机械臂与智能化 机械设计、制图与加工 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自适应、传动与运行控制 先进制造技术 精密制造与测量 仪器仪表设备 数控技术、机床与编程 3D打印技术 无损检测与表面 单片机与应用 电机与拖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技术 遥感测绘与感测技术 材料成型及加工 表面、涂层技术 焊接与连接 塑性变形、断裂与损伤力学 应力与应变分析 摩擦、磨损 热生成及传导 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 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 激光加工技术 结构动态分析、优化与控制 加工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振动耦合、噪声分析与控制 其他主题... Track 3:计算机工程 大数据、数据挖掘与算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语言与逻辑 人工智能与医学 人工智能、智能算法与优化 AI、模糊逻辑与模仿推理 建模、仿真设计与数值模拟 云计算、云存储 概率统计、高阶数学与运算 高性能计算 智能计算与模式识别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人机交互、智能仿生与感知 合成、渲染与可视化 可编程控制、远程协同 图像、信号信息处理 监测、检测系统与预警处理 嵌入式与开发 软件工程(测试、运行等) 遥控、无人机与通信设备 数字化、经济与模型 密码学、编码与信息学 信息识别与处理 信息安全与数字技术 网站搭建 / 网页设计 / 程序设置 神经网络 网络技术 传感器、信息处理与测量控制 代码渗透测试与参数设置 路径规划、避障等预测控制类 蚁群、遗传等常见算法 YOLO、SSD等目标检测算法 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系统 智能设计与创新性 决策管理、资源配置与合理性 基于Web的... 生产模拟 3D重构与模型研究 语义分割 其他主题... Track 4:控制科学 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 自适应控制 控制系统仿真技术 导航控制系统 飞行控制 传动与控制 控制和嵌入式系统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新技术 制导、控制与仿真,建模与控制 最优控制 鲁棒控制 模糊控制 运行控制 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过程控制工程 动力及控制 电机控制 其他主题...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第五届智能电力与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IPS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在中国西安隆重举行。智能电力与系统作为支撑现代能源转型的核心技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能源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为践总书记关于“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指示,自2021年起,智能电力与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IPS),已连续四年在成都、深圳、宜昌等城市成功举办,累计吸引全球1500余位学者及行业专家参与。其中,第四届ICIPS 2024以“智能驱动·绿色赋能”为主题,作为A级国际学术会议,汇聚了来自多个国家的300多名顶尖专家,成为全球智能电力领域的高水平交流平台。 大会官网:www.icips.net【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IEEE会议论文集(ISBN: 979-8-3315-5411-8) 收录检索:EEE Xplore、EI Compendex、Scopus 征稿主题: 电力电子 电力系统 电子设备 电力电子封装和热管理 航空航天应用中的电力电子 电网弹性 智能电网执行器和传感器 发电、输电和配电 电力电子和驱动器 电子设备的效率、技术和可靠性 用于电源和能量收集的微型设备 纳米机电器件和系统 电力系统分析、建模、运行与控制 高压电力线优化技术 能源材料 用于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智能电网的开关电容电力电子器件 更多主题... 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 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和配电 电力系统状态监测 电力系统稳定性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大型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灵活的交流输电系统 微电网和纳米电网 微电网的能源管理 建筑能源管理 电力电子与系统 电力系统网络安全 交通能源融合 更多主题...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 【3000+ 国际知名期刊资源】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等广泛领域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将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承办,于2025年9月26-28日在大连隆重召开。会议旨在为从事交通运输、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信号和物流系统与信息化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大会官网:www.ictets.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征稿主题: 一、交通运输工程(智慧智能交通/交通运输技术/交通信息智能控制/流量检测和数据监控/计算机仿真控制/智能定位导航/驾驶者、乘客支持系统以及航空/航海/水路/铁路/路桥隧等相关的运输工程等) 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载运工具设计与研发/检测与控制技术/智能控制/信息系统/材料与应用力学等) 三、物流系统与信息化技术(物流信息技术与系统/物流风险与安全技术/智能物流与物联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装备与仓储机械等)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中国科学报社支持的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将于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大连举行。EPE 2025作为第十六届创新发展论坛 • 以高水平科技供给智领产业未来专题活动之一开展,此次会议将聚焦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在现代科技与工业中的重要角色及其跨学科的应用前沿。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安全、清洁、高效地存储、转化和利用能源,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全球探讨的话题。会议通过与业内众多平台、社会各团体协力,聚集能源与动力相关领域的学者,从而实现研究成果、知识和思路的可持续共享,进而为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学术繁荣做出贡献。我们坚信,这将是一场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盛会,所有的参会者均享有独特的展示机会和丰富的讨论空间。 大会官网:www.ic-epe.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征稿主题: 01. 能源工程 能源与电力,节能与能效提升,能源存储和管理,能量转换和应用,能源材料,储能技术,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能源互联网,能源与建筑等; 02. 热能动力及控制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物理,锅炉技术,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过程自动化等; 03. 热力发动机及应用 泵与风机,动力装置(外燃机/内燃机/气轮机等),燃料和燃烧,尾气排放与控制,传热与热负荷,动力机械与车辆工程等; 04. 制冷与低温 制冷设备,暖通空调与冷库设计,热力学,热泵技术,太阳能制冷与发电,吸收式制冷,小型制冷机等; 05.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发电厂自动化,发电厂电气设备,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等;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 【3000+ 国际知名期刊资源】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等广泛领域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公示】 通知正文 附件 官网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5/202509/t20250911_1412973.html
学者网讯(编辑/刘秀 通讯员/黄萍)近日,《首席专家谈农技》直播系列活动【绿色循环农业专场】成功举行。本期节目聚焦养殖废弃物资源化与绿色低碳循环利用,邀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绿色循环农业(含绿肥)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顾文杰研究员,携副首席专家兼液体粪污资源化技术及产品研制岗位专家余光伟教授、固体粪污资源化技术及产品研制岗位专家李雅莹副研究员、资源化循环设备研制岗位专家张子军研究员,通过重点实验室、试验观测站及产学研合作基地等科研场景,详解养殖废弃物 “变废为宝” 的全链条技术路径,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节目现场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绿色循环农业创新团队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牵头,整合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优势力量,组建“1首席+8岗位专家+1首席秘书”的核心架构。 团队组成架构图 团队聚焦广东省种养分离、资源循环利用不足、智能化设备缺乏等产业痛点,覆盖养殖废弃物源头减量、固体/液体粪污资源化、面源污染防控、绿色循环模式构建等全产业链研究方向,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20余家企业及高校共建“广东省固体废物资源化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农业微生物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并与各级农业部门、种植大户合作转化成果,为广东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产业低碳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首席专家顾文杰研究员介绍,养殖废弃物本质上是一个‘错位的资源’。其污染属性与资源属性一体两面,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视角和方式进行管理和利用。若处理不当,它确实是严重的环境负担:未经处理的粪污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物、氮磷营养盐以及病原微生物,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持久性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然而,若以循环经济的思维进行科学规划与处理,它就能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废弃物中所含的丰富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正是种植业所亟需的。通过厌氧发酵可将其转化为清洁能源;通过好氧发酵可转化为高品质的有机肥,反哺农田,替代部分化肥,从而构建起‘养殖-废弃物处理-种植’的绿色循环农业。 不同细菌对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 微生物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好氧发酵为例,其整个过程主要是依靠微生物分解蛋白,纤维素等有机物质使堆肥升温,杀死病原菌和杂草种子,从而形成安全,稳定,有价值的资源产品。芽孢杆菌在好氧发酵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很多芽孢杆菌还具有抗病促生作用,可以提高有机肥的品质和功效。放线菌在堆肥高温期分解纤维素的关键菌属,而木霉等则是堆肥腐熟期的重要菌属。另外,微生物还可以在抗生素降解,臭气消减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绿色循环农业团队依托国家农业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已经保藏有好氧发酵全过程所需的功能菌株。通过微生物强化技术助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质增效。 黑水虻相关转化产品 此外,顾文杰介绍到昆虫生物转化技术也是当前重要突破方向之一。通过构建“昆虫养殖-有机物质转化-高值产物利用”技术链,可将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废弃物在8-15天内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快速减量和高值化利用。生产的黑水虻幼虫等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和油脂,可作为饲料蛋白,也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同时产生的虫沙中富含甲壳素等多种有益成分,是生产有机肥的良好原料。该技术延伸了有机废弃物处理的链条,实现了能量的逐级利用,大大提高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值。 白云基地试验田 在广州市从化区可年产1.2万吨有机肥的专业化畜禽废弃物处理公司,固体粪污资源化技术及产品研制岗位专家李雅莹副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有机肥的作用、分类、执行标准以及固体粪污好氧发酵的技术要点。好氧发酵技术需调整物料碳氮比、含水率和内部通风情况,粪污差异主要体现在碳氮比、含水率和质地,针对不同畜禽粪污特性可采取差异化预处理方案,更利于后续发酵工艺高效运行。 此外,李雅莹特别提到好氧发酵需攻克难点主要是腐熟度/无害化程度把控、碳氮养分保存和臭气处理。腐熟度/无害化程度是养殖废弃物是否能成为合格有机肥的重要指标,堆体在高温期能达到的温度和持续时间是调控这一指标的关键,需根据原料特性、工艺等进行调整,在现场可通过“看温度、闻气味、看状态”的三步法,结合做发芽试验来对堆体的腐熟度进行判断。做好堆体碳氮养分保存可有效提高有机肥品质,这可通过覆膜、原料预处理优化、工艺优化等多步骤协同达成。发酵过程产生的臭气可通过现场喷淋除臭菌剂、集中收集后经生物滤池/滤塔等多种方式搭配使用,从而提高场地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去除率。 要高质量完成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更多的要依靠设备。资源化循环设备研制岗位专家张子军研究员展示了目前常用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核心设备 ——9GLF滚轮式翻堆机,通过“之字形轨迹”实现发酵槽100%无死角翻抛,配合7台鼓风机组成的立体曝气网,实时根据堆温调节曝气时间(每日通风20分钟、间隔20分钟),确保氧气渗透深度>1.5米。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由三菱 PLC、西门子变频器及48个传感器构成,可实现物料含水率≤30%时翻抛提速20%,100米内无线遥控操作,将传统经验操作升级为数字决策。 带式压滤机 翻抛机 其中,除臭环节采用“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模式:源头优化温氧控制抑制NH₃生成,过程用生物质炭吸附,末端通过生物滤池+滴滤塔,H₂S去除率达92%,废气去除率超95%,实现达标排放。 华南农业大学余光伟教授在厌氧发酵示范基地介绍,粪污经厌氧发酵(“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产甲烷”三阶段)产生沼气、沼液、沼渣。沼液因含有较高浓度氨氮(500-1500mg/L)及丰富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同时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沼液处理的思路已经由“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多元化、高值化和智能化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趋势。团队研发“发酵-贮存-施用-评估”智能一体化设备,开发沼液悬浮物生物絮凝技术(保留氮磷、防管道堵塞)、藻菌共生体系(制备微藻生物肥)等“沼液+”技术和产品,已形成“养殖场-沼液-安全利用”全链条体系。余光伟教授还介绍,沼液还田已经有长足的发展,“猪-沼-果”、“沼液+滴灌”等沼液还田模式目前以己经在粤西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 沼液还田模式 从固体粪污到液体粪污,从微生物技术到智能设备,现代农业搭载科技的力量让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将于2025年09月26-28日在中国福州隆重举行,会议将围绕“航空航天工程”、“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精密测量与仪器”、“结构强度与完整性”等相关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推动该领域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也为参会者建立业务或研究上的联系以及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大会官网:www.icmtae.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 IEEE 出版(ISBN号:979-8-3315-9823-5) 收录检索:IEEE Xplore, EI, Scopus 征稿主题: 航天航空工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 ·飞机结构分析与设计 ·自动化 ·自主飞行控制 ·数字信号处理 ·机电设备控制技术 ·飞行器的制导、导航和控制估计 ·GPS多路径 ·仪表与控制工程 ·智能传感与信息融合 ·传感器和执行器 ·航天器航空电子系统、子系统和技术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无人自主系统 ·无人机技术与应用 ·航天通信 ·通信、导航和监视 ·航天系统设计与集成 ·航空航天系统与技术 ·机电一体化控制 ·传感器和执行器 ·3D打印技术 ·智能控制 ·运动控制 ·光电系统 ·Optomechatronics ·人形机器人 ·人机界面 ·高级运动控制 ·集成制造系统 ·振动和噪声控制 ·智能材料和结构 ·精密测量技术 ·微/纳米制造和MEMS/NEMS ·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 ·先进成形制造与设备 ·NEMS/MEMS技术与设备 ·制造过程建模、分析和仿真 ·高速/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第五届先进材料与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AMASM 2025)将以“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分会的形式,于2025年09月26-28日在中国福州隆重举办。会议将聚焦“先进材料”、“结构力学”、“航空航天工程”等前沿领域,旨在为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搭建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专业经验、拓展学术与产业网络的国际平台。大会将深入探讨本领域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推动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理论与技术在高校和企业中的应用与创新。同时,会议也为参会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新思想、建立业务与科研合作关系、寻找未来全球合作伙伴的良好机会。 大会官网:www.ic-amasm.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 收录检索:EI核心、SCOPUS、IEEE Xplore 征稿主题: 先进材料 航空航天结构力学 · 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 纳米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智能材料与自适应结构· 轻量化材料与结构优化· 自愈合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 3D打印及增材制造材料· 多功能材料及结构设计· 微/纳米结构材料与器件· 生物材料及仿生结构创新· 高温材料与热机械行为· 材料失效与故障分析· 航空航天材料的环境效应· 高性能材料的界面力学 · 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分析· 疲劳与断裂力学· 多尺度材料力学建模·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评估· 结构可靠性与寿命预测· 多场耦合效应与结构动力学· 复合材料的损伤机理与修复技术· 航空航天结构振动控制· 轻质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结构优化与拓扑优化方法· 结构健康监测及无损检测技术· 机械性能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飞机与航天器结构设计· 结构力学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 多尺度仿真与数字孪生技术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 【3000+ 国际知名期刊资源】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等广泛领域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由南昌大学主办,由南昌大学与江西省自动化学会承办,会议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召开。ICHCI 2025的主题是“AI计算驱动生活”。诚邀各位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积极发表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交叉领域未发表的原创研究论文和重要正在进行的论文、研究成果;并热烈欢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大会官网:www.ichci.net【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IEEE(ISBN: 979-8-3315-7423-9) 收录检索:EI核心、SCOPUS、IEEE Xplore 征稿主题: 智能可穿戴、移动和无处不在的界面 大数据分析 多模式界面(语音、视觉、眼神、面部等) 深度学习 虚拟世界 机器学习 增强现实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模式识别 触觉渲染、触觉输入、触觉感知 数据挖掘 脑机、脑机接口 云计算技术 易访问性的界面设计 AI应用于物联网 智能可视化工具 聚类和分类 推荐系统 软计算 教学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 基于代理的智能用户辅助 电子商务和E-learning 社交媒体分析 无线网络 语言和语音接口 网络安全 多模式内容的生成 大数据联网技术 情感和审美的界面 在线数据分析 机器交互学习 顺序数据处理 对上下文敏感的应用程序接口 基于图形的数据分析 智慧城市,智慧公共场所 信号处理 智慧农业 机器接口软计算 环境情报 认知界面设计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智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成为推动现代工业升级的核心力量。智能智造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而机电一体化则通过智能化与自动化创新,推动制造业向高效、精准方向迈进。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等技术的崛起,进一步加速了智能智造与机电一体化的深度融合。2025年智能智造与机电一体化国际学术会议(ICIMM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江西南昌举行。会议由南昌理工学院与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联合主办,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提供高水平的合作平台。 大会官网:www.ic-imm.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SAE Technical Papers(ISSN: 0148-7191)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征稿主题: 智能制造系统与高性能制造技术 机电系统集成与嵌入式控制技术 智能制造系统 数字化生产工艺 增材制造工艺 柔性制造单元设计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 复杂结构件制造技术 制造过程感知与监控技术 可重构制造平台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工程材料检测与分析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 智能复合材料制造 数字孪生 机电系统建模与分析 嵌入式控制器设计 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 车辆嵌入式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汽车服务工程 工业物联网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电机驱动与控制 航空航天飞行控制系统 无人机自动化技术 精密机械结构与设计优化 智能底盘与悬挂系统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 【3000+ 国际知名期刊资源】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等广泛领域
第二届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与计算摄影国际学术会议(CVIP 2025)将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中国杭州举办,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本次会议聚焦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及计算摄影领域的前沿研究与技术应用,涵盖图像处理、大数据驱动视觉分析、模式识别、机器人技术等核心议题,旨在为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专家搭建学术交流与产业协同平台,推动理论技术转化并促进跨领域合作。诚邀学术界与产业界同仁共聚杭州,通过成果分享、技术研讨与资源对接,探索智能视觉技术发展新路径,共绘产学研融合创新蓝图。 大会官网:https://iccvip.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IEEE(ISBN: 979-8-3315-8629-4) 收录检索:IEEE Xplore,EI Compendex,Scopus 征稿主题: A.计算机视觉 B.图像处理 C.计算摄影 大数据与计算机视觉 生物特征识别 生物医学图像分析 遥感影像 计算摄影 目标检测算法 传感与显示 数据集和性能分析 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 文档图像分析 字符识别 姿态分析 行为识别 视觉模型 视频分析 多模态信息处理 视觉与语言 运动及跟踪 三维重建 人机交互 其他相关主题 模式识别与分析 人脸识别 图像特征提取 范围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物体识别 情绪识别 画面质量 图像及视频编码 图像与视频检索 图像增强及压缩 医学影像 多光谱成像 立体视觉 数码摄影 全息成像 图像采集技术 其他相关主题 新颖图像获取方法 多视角图像采集与合成 自动场景识别与分类 智能图像识别与标注 图像内容分析与数据库构建 摄影中的目标追踪与监测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算法 自动化风格转换与增强技术 HDR成像中的算法进步 多重曝光合成技术 利用计算摄影进行室内外三维场景重建 虚拟现实中图像呈现的优化方法 探索增强现实与计算摄影的结合 交互式三维模型的生成与应用 智能自动化摄影技术 图像分析与理解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的摄影技术 多模态摄影 数字版权与计算摄影中的数据使用 其他相关主题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第七届机器学习、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国际会议(MLBDBI 2025)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在中国浙江杭州召开。MLBDBI 2025将围绕“机器学习”、"大数据”、“商务智能”等话题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MLBDBI 2025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大会官网:www.mlbdbi.org【投稿+参会】 最后截稿时间:多轮截稿,详见官网 出版物:IEEE(ISBN号:979-8-3315-6624-1) 收录检索: EI Compendex, Scopus 征稿主题: 机器学习 大数据 商务智能 深入和强化学习 网络的模式识别和分类 用于网络切片优化的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5G系统 用于用户行为预测的机器学习 新的创新机器学习方法 优化机器学习方法 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分析 机器学习的实验评估 异构网络中的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多媒体 物联网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的安全和保护 分布式和分散式机器学习算法等 大数据分析 数据科学模型和方法 大数据的算法 大数据搜索和信息检索技术 大数据采集,集成,清洁和最佳实践 大数据和深度学习 可扩展的计算模型,理论和算法 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内存系统和平台 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 大数据的网络基础设施 大数据系统的绩效评估报告 大数据系统的资源管理方法 物联网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的移动应用 智能城市的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系统的可扩展性 大数据隐私和安全等 智能计算方法和应用 进化计算和学习 群体智能与优化 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 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 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 商业智能和多媒体技术 医疗保健信息学理论与方法 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语言学 机器人智能计算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 智能数据融合 智能代理和Web应用程序 智能云支持通信 智能资源分配 智能能源感知/绿色通信 智能定位和导航系统等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查看/投稿】 ----------------------------------------------------------------------------------------------------------------------------------- 【3000+ 国际知名期刊资源】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等广泛领域
2026年第18届计算机建模与仿真国际会议 (ICCMS 2026) 2026.05.15 - 2026.05.17|中国 杭州 会议官网:https://www.iccms.org/ 征稿主题(限于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 专题 1:基础理论与方法 - 数学建模与仿真技术 - 仿真计算算法 - 离散事件仿真 - 连续与混合仿真模型 - 仿真中的不确定性量化 专题 2:仿真中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人工智能驱动的建模与仿真 - 用于预测仿真的深度学习 - 动态系统中的强化学习 - 用于仿真优化的神经网络 - 计算模型中的可解释人工智能 专题 3:高性能与大规模仿真 - 并行与分布式仿真 - 用于可扩展仿真的云/边缘计算 - GPU 加速建模技术 - 仿真中的大数据分析 - 用于大规模仿真的网络基础设施 专题 4:工程与科学应用 - 计算流体力学 (CFD) - 结构与力学仿真 - 气候与环境建模 - 生物医学与医疗保健仿真 - 能源系统与智能电网仿真 专题 5:社会、经济和城市系统模拟 - 基于代理的社会系统建模 - 经济预测和政策模拟 - 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模拟 - 交通运输建模 - 灾害响应和危机管理模拟 专题 6:新兴技术与工业 4.0 - 数字孪生和虚拟原型设计 - 基于物联网的模拟系统 - 机器人和自主系统模拟 - 区块链在模拟安全中的应用 出版: 投稿文章将经过严格的审稿过程,最终录用并完成注册和报告的文章将出版到ICCMS 2026会议论文集。 ICCMS 2017-2025会议论文集均由ACM出版,被EI 核心和Scopus成功检索。 征稿说明: 1. 投稿要求: 1)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只接受英语论文,请务必用英语撰写。 2)如果要出版文章,请投全文,文章篇幅要求至少8页。 3)如果只做报告不出版文章,请投摘要。 2. 投稿方式: -将文章上传到电子投稿系统,详情访问会议官网的主页面(在线投稿链接 :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ccms2026) -如果您不能通过系统投稿,请将您的文章发送到会议官方邮箱:iccms_contact@163.com -格式:请在交稿前校对您的格式,文章格式需与官方网站上下载的格式一致 行程概览: 以下行程仅供参考,具体行程将于2026年4月正式发布。 第一天-2026年5月15日-星期五 10:00-17:00 | 现场签到领取资料 14:00-16:00 | 委员会会议 14:00-17:00 | 校园参观 第二天-2026年5月16日-星期六 09:00-11:50 | 开幕式和主题报告 13:30-18:00 | 特邀报告和作者口头、海报平行分会 18:30-20:00 | 颁奖典礼和晚宴 第三天-2026年5月17日-星期日 09:00-12:00 | 特邀报告和作者口头、海报平行分会 13:30-19:00 | 城市观光 会议地点: 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双红桥街166号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女士 联系邮箱:iccms_contact@163.com 联系我们:
爱科会易 26 2025-09-11
为交流近年来国外在地质、测绘、遥感和海洋通信领域理论、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展示最新成果。第七届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 2026)由浙江海洋大学主办,将于2026年4月17-19日在浙江舟山召开。 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自2020年起已成功举办六届,2025年第六届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 2025)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IEEE GRSS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武汉分会主办。2024年第五届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 2024)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于2024年4 月12-14日成功举办。2023年第四届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 2023)由中国地质大学主办,北京邮电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地球信息工程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和大诺伊达理工学院(印度)协办。 会议报告内容和参会人员体现了研究领域齐全、学术交流顺畅、学科交叉充分、青年人才辈出的四大特点,预示着我国地学、测绘遥感与海洋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美好未来。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会议! 第七届地质、测绘与遥感国际学术会议(ICGMRS 2026) 2026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logy,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2026年4月17-19日,浙江·舟山 大会官网:www.icgmrs.com【参会投稿】 截稿时间:见官网 出版检索:会议论文集出版,提交 EI、Scopus 等数据库 往届均已见刊,并被EI、Scopus收录【查看详情】 主办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征稿主题】 测绘 遥感 遥感技术应用 海洋通信 - 摄影测量 - 航空摄影测量 - 制图学 - 城市大脑、智能海洋和数字地球 - 计算机制图 - 图形图像复制技术 - 传感器技术 - 测绘技术 - 测绘仪器 ... - 光学遥感 - 微波遥感 - 大气环境遥感 - 行星遥感和测绘 - 遥感信息工程 - 地理信息系统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卫星导航与定位 - 空间数据库 - 地球监测与制图 - 空间技术与景观... - 对碳中性和碳排放的遥感监测 - 遥感监测全球变化的关键气候因素 -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导航定位系统(3S)的集成与应用 - 气象应用 - 海洋应用 - 生态与环境应用 - 交通应用 - 城市建设应用 - 灾害评估、监测和管理 - 全球变化研究... - 6G 海上遥感信息传输技术及相关应用 - 智能海事通信 - 5G 海洋应用 - 海事卫星通信 - 水下声学通信 - 海事通信信道建模 - 水下可见光通信 - 海事定位和导航技术 - 电子导航 - 人工智能海事网络 - 海事物联网...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投稿! 【论文出版】 所有的投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录用的论文将由论文集出版,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 , Scopus,Inspec数据库。 须知 ◆ 论文不得少于6页;会议论文模板及检索须知下载: 前往“会议资料”栏目下载; ◆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中→英翻译,【艾思编译】 ◆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 ◆大致流程:投稿→审稿返修→录用→缴费→【注册参会】→见刊→纸质论文集→检索; 【SCI期刊】(长期征集) Journal 1: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ISSN: 2296-6463, IF=3.498) Journal 2: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SSN:2077-1312, IF=2.458) Journal 3: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ISSN:1009-5020, IF=4.288) Journal 4: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ISSN:1555-130X, IF=0.961) 额外征集优秀论文,按SCI期刊论文要求审稿,直接推荐至包括并不限于以上SCI期刊发表。
【EI重点会议】第六届应用数学、建模与智能计算国际学术会议(CAMMIC 2026)将于2026年3月27-29日在中国上海召开。该会议已成功举办五届,吸引海内外六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将围绕"应用数学””建模与仿真“”智能计算“的最新研究领域,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也为参会者建立业务或研究上的联系以及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全球合作伙伴。 第六届应用数学、建模与智能计算国际学术会议(CAMMIC 2026) 2026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athematics, Modelling and Intelligent Computing 会议官网: www.cammic.org【全文投稿】 会议时间:2025年3月21-23日 会议地点:上海-上海大学乐乎楼(线上线下均可参会) 末轮截稿:2025年3月14日(本轮截稿后将不再延期)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211高校 承办单位: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连续5届稳定EI、Scopus双检索-CAMMIC往届会议检索周期为会后4个月!录用文章100%已完成检索 限时享受早鸟优惠--优惠400元,录用付款前联系老师领取优惠 评选:为了弘扬大会精神,拓宽研究思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交流,本次会议将评选出优秀论文、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优秀海报奖项。获奖学者将获得大会科研奖金和荣誉证书。 【征稿主题】 包含但不限于(相关主题皆可以投稿,预审周期1-2个工作日) 计算数学与优化方法 概率和统计、微分方程和应用、离散数学和控制、线性代数和应用、数值分析、运筹学和优化、近似论、组合学、可计算性理论、离散几何、矩阵计算、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 统计金融、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物理学中的非线性过程、博弈论 建模与仿真 仿真工具和语言,离散事件仿真,面向对象的实现,基于Web的仿真,Monte Carlo仿真 分布式仿真,仿真优化,数值方法,数学建模,基于代理的建模,动态建模,连续和离散方法,时间序列分析,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建模与仿真技术应用 智能计算与应用 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禁忌搜索算法,进化算法,启发式算法,蚁群算法,人工鱼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混合智能算法,免疫算法,粗糙集理论,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生物计算,DNA计算,量子计算,智能计算与优化,模糊逻辑,模式识别,知识发现,数据挖掘,信息安全,医疗诊断等,智能计算应用,其他相关主题 数学、建模仿真、智能计算相关学科方向的稿件都可以先投稿。【点击查看】 【论文出版】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符合出版标准的稿件将以论文集形式出版,见刊后提交至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 往届出版检索历史:往届会议均已完成EI和Scopus检索! 【参会方式】 一)、全文投稿:文章版面费包含一名作者免费参会,可选择海报展示或者口头报告 投稿须知 1、会议论文不得少于8页,论文需按照会议【论文模板】排版 2、会议仅接受英文投稿,如需中→英翻译,【艾思编译】 3、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自费查重需包含参考文献部分,否则由文章重复率(≥25%)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 4、参考文献需满足:3-5年内的参考文献数量需要超过一半; 二、参会报名 1)海报展示/口头报告:不发表全文,申请报告仅需提交摘要 2)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 版面费已支付作者、仅海报/口头报告参会者、仅参会听众可在此【点击报名】
2025年第七届系统可靠性与安全工程国际会议 (SRSE 2025) 2025.11.20 - 2025.11.23|中国 吉林长春 会议官网:http://srse.org/ 征稿主题: 委员会诚邀摘要和全文投稿,征集以下题材的原创论文(包括但不限于): 业务过程优化 大数据与物联网 寿命数据分析 基于知识的培训 人因可靠性 R&M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R&M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故障树分析法 更多详情请登录会议官网 <http://srse.org/cfp.html > 出版: 所有注册文章都将发表到SRSE会议论文集里,由IEEE-Xplore收录,并送至(EI和Scopus)等主流数据库检索。 SCI-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QREI) 特刊:Advances and Novel Applications in Systems Reliability and Safety Engineering; 影响因子:3, 检索:SCIE, EI Compendex, SCOPUS等 2022年QREI特刊已上线: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0991638/2023/39/8# 往届会议论文集会后一个月成功入库IEEE-Xplore,由EI核心和SCOPUS 检索。 投稿方式: 1. 摘要(仅限演讲) 所有提交的摘要都将由我们的委员会进行同行评审,被接受的摘要将只列入会议日程,在会议上作报告。 2. 论文全文(论文出版) 所有提交的论文将由我们的委员会进行评审,被录用的论文将在会议论文集中发表。 全文和摘要均可上传至会议投稿系统: https://www.zmeeting.org/submission/srse2025 特邀分会征集: 我们诚挚地邀请同行研究人员就他们感兴趣的特定领域组件特邀分会, 如有兴趣,可于2025年9月15日之前向会议邮箱:srse@sciei.org提交您的申请,特邀分会内容申请应包括以下信息:1. 分会名称和简介 2. 组织者的信息 3. 与会者(如有) 奖项设置: 最佳论文奖 最佳学生论文奖 最佳口头报告奖 最佳海报展示奖 优秀审稿人奖 优秀组织奖 突出贡献奖 联系方式: 会议秘书:Ms. Ashily Qi 邮箱:srse@sciei.org SRSE 2023出版信息 联系我们:
爱科会易 21 2025-09-11
广东工业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又获佳绩 夺得中国北斗应用专业赛团队组决赛第一名 学者网讯(编辑/刘秀 通讯员/何琳)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决赛在株洲开赛。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的655个高质量项目同台竞技,汇聚了刘经南院士、乐嘉陵院士、施闯教授等近300名高端人才领衔的高水平团队。大赛覆盖范围之广、项目质量之优,均创历史新高。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28个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团队潜力强的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在株洲总赛场会师决赛。 广东工业大学参赛项目团队现场路演 经过激烈角逐,由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谢胜利教授带领的广东工业大学“北斗智芯团队”的“面向低空经济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项目,获团队组第一名。 大赛现场公布结果 青年珠江学者李珍妮教授担任该次参赛的技术指导。她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是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发掘和培育北斗领域创新力量的关键载体。团队将在谢胜利教授的带领下,瞄准国家需求,努力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谢胜利教授指导团队开展工作 团队负责人谢胜利教授表示,这次参赛成果是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团队一贯坚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工作理念,“高校的科研必须服务国家需求,必须支撑企业的创新”。团队长期与相关领域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在共同攻克技术创新难题的过程中,也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责任担当。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结果。本次广东省高校共撤销3个学位点,增设3个学位点,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在本次调整中新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 图 1 华南师范大学新增博士点名单 同时,学校撤销了 软件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和 水产硕士学位授权点。 图 2 华南师范大学撤销学位点名单 广东省其余高校撤销、增设学位点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 3 撤销学位点名单 图 4 增设学位点名单 编辑:唐双姣 学讯通是学者网举办的学术媒体,以学者网机构号为发布媒介(机构号为:SCHOLATNews),主要发布国内外学术动态和新闻。其特点是:基于学者网生态,方便转载互动、实时感知,还可以扩展阅读,例如可以关联到文中的学者个人主页。敬请关注,欢迎推荐稿源。
学讯通 297 2025-09-11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度动态调整撤销和增设学位授予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情况。本次调整涵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充分体现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撤销: 在2024年度动态调整撤销学位授权点名单中,共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撤销 178 个学位点。其中,河海大学撤销 10 个学位点,数量最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撤销 9 个学位点;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撤销 6 个学位点;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各撤销 4 个学位点;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各撤销 2—3 个学位点;其余单位各撤销 1 个学位点。(详细名单见文末附录) 增设: 在2024年度动态调整新增学位授权点名单中,共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增 133 个学位点。其中,河海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各新增 4 个学位点,数量最多;辽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大连大学等各新增 3 个学位点;其余单位各新增 1—2 个学位点。(详细名单见文末附录) 与去年相比,2023 年度学位点动态调整共撤销 54 个学位点,新增设 96 个学位点(其中博士 37 个、硕士 59 个)。而在 2024 年度,撤销数量增至 178 个,新增数量达到 133 个。无论是撤销还是新增,规模均显著高于上年,显示出动态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 对比数据表明,我国学位点动态调整正从“数量控制”转向“质量优先”,在坚持退出机制的同时,加快增设新兴学科,推动学科体系更新换代。 总体来看,2024年度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体现了“有进有出、以增促优”的鲜明导向。撤销力度加大,确保学位点布局更加精简高效;新增重点突出,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随着动态调整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加速迈向更加高质量、更具创新力的发展阶段,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编辑:唐双姣 学讯通是学者网举办的学术媒体,以学者网机构号为发布媒介(机构号为:SCHOLATNews),主要发布国内外学术动态和新闻。其特点是:基于学者网生态,方便转载互动、实时感知,还可以扩展阅读,例如可以关联到文中的学者个人主页。敬请关注,欢迎推荐稿源。
学讯通 467 2025-09-11
继往届ECITech年度系列会议的成功举办,第五届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CITech 2026)由南京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联合主办,会议将于2026年3月13日-15日在中国南京线下举办。 会议将继续围绕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和参会。 我们诚挚的邀请相关学术领域的参会嘉宾以及各高校、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参加ECITech2026,期待与您相遇在会议现场。 会议亮点: 连续3届稳定EI检索,ECITech 2025已见刊,等待检索中 | 会议超高录用率:对学生友好,学生投稿优惠 IEEE出版:快至会后4个月EI检索 | 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联合主办--高校背书 第五届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CITech 2026) 2026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26年3月13日-15日 中国-南京(线上线下均可参会) 会议官网:www.ic-ecite.com【投稿参会】 会议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召开 截稿时间:以官网信息为准(限时早鸟优惠) 录用通知:投稿后3-7个工作日内(如您稿件已准备好,可尽快投稿) 主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提交检索类型:IEEE Xplore, EI Compendex,Scopus(往届均已完成EI检索) 【会议嘉宾】 荣誉主席: 金耀初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西湖大学 大会主席: 高福荣教授,香港科技大学 程序委员会主席: 薄翠梅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副院长 潘天红教授,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杨强教授,浙江大学 Kumar T. Nandha教授, 诺丁汉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张泉灵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 樊渊教授,安徽大学 出版主席: 喻果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林涛教授,武汉大学 Farhad Shahnia教授,默多克大学 Jiashen Teh教授,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宣传主席: 史建涛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李民策教授,安徽大学 更多嘉宾持续邀请中... 征稿主题 1. 电气工程(输配电、再生能源、电动牵引、电磁兼容、高压绝缘技术、高压仪器、电气工程材料、电气测量、高压和绝缘技术、电力电子及其应用、机电一体化 等主题) 2. 控制工程(电气牵引系统和控制、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控制设计、智能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模糊和神经系统、材料加工与控制、工业过程控制、仪器仪表和振动控制、大数据分析与控制等主题) 3.信息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信息系统与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和自治代理、建模与仿真、数据挖掘、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软计算、计算机架构、设计系统与算法、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人机交互、信号与图像处理) 4.更多相关主题,请查看官网CFP 出版信息 ECITech会议所有稿件将经过专家审稿,录用文章将以会议论文集出版,出版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投稿参会须知 会议仅接受英文投稿,如需中→英翻译,【艾思编译】 文章发表流程:投稿→审稿返修→录用→缴费→【注册参会】→见刊→纸质论文集→检索; EI会议论文不得少于4页,EI模板请点击【论文模板】 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应来自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 每篇录用的论文可享受一名免费参会(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的名额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查重】,且重复率不超过20%(包含参考文献),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论文需满足EI检索基本稿件要求,在论文表述上务必侧重于模型,数据,实验,数据分析等,出版社对论文录用具有最终决定权。 每篇录用的论文可享受一名免费参会(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的名额 【论文辅导/期刊发表无忧】涵盖不同类型多学科论文发表,为您提供匹配的论文发表策略和定制保录服务
CSAIDE 2022已于2022年4月15-17日在中国湖州市召开,CSAIDE 2023已于2023年3月3-5日在中国南京召开,CSAIDE 2024已于2024年3月8-10日在中国济南召开,CSAIDE 2025已于2025年3月8-10日在马来西亚新山市召开,均已成功见刊、检索。 第五届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CSAIDE 2026)将于2026年3月13日至15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举行。本次会议的核心是认识到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对数字经济的深远影响。会议旨在汇集领先的学术科学家、研究人员和研究学者,交流和分享他们在这些新兴领域各个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因此,它将促进合作,应对新出现的挑战,并促进数字领域的创新和教育推广。 【会议亮点】 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主办,高校背书有保障!连续4年稳定EI检索,发表有保障! 快审核,高录用,投递后一周内出结果!早鸟优惠、团队投稿优惠、学生投稿优惠,助力论文发表! 第五届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国际学术会议(CSAIDE 2026) 2026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 Securi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igital Economy 会议官网:www.csaide.net【参会投稿】 时间地点:2026年3月13-15日,西班牙-萨拉曼卡(线上+线下混合) 早鸟价截止时间:2026年1月27日(请联系会议秘书咨询) 截稿时间:见官网 提交检索:EI Compendex 、Scopus双检索 【往届见刊检索时间】往届快至刊后1个月完成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会议 时间 见刊情况 检索情况 CSAIDE 2025 2025.03.07-09 2024.07.01 见刊后1.5个月内实现EI核心、Scopus检索 CSAIDE 2024 2024.03.08-10 2024.07.24 见刊后1个月内实现EI核心、Scopus检索 CSAIDE 2023 2023.03.03-05 2023.06.01 见刊后4个内月实现EI核心、Scopus检索 CSAIDE 2022 2022.04.15-17 2022.08.23 见刊后1个月内实现EI核心、Scopus检索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CyberChain Chair 承办单位: 萨拉曼卡大学生物信息学、智能计算机系统与教育技术研究小组(BISITE) 联合承办单位:AIR Institute 支持单位:香港都会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大会组委】 · Conference Chairs Assoc. Prof. Houbing Herbert Song, IEEE Fellow,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 USA Prof. Juan Manuel Corchado Rodriguez,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Prof. Yves Demazeau, Laboratoire d'Informatique de Grenoble (CNRS), France · Program Committee Chairs Prof. Patrick Siarry, IEEE Senior Member, University of Paris-Est Créteil, France Prof. Atsushi Inoue, IEEE Senior Member, 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Prof. Vicente Botti, VRAIN Institute, Spain Prof. Philippe Mathieu, University of Lille, France · Publication Chairs Prof. Yeoh Ging Sun William,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China Prof. Abdelhak Senadjki,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UTAR), Malaysia Prof. Javier Parra Dominguez,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Prof. Javier Prieto Tejedor,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Publicity Chairs Prof. Alfonso Gonzalez Briones,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Prof. Ana Belén Gil,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s Prof. Fernando de la Prieta Pintado,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Prof. Pablo Chamoso Santos,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Prof. Angélica gonzalez Arrieta, University of Salamanca, Spain 【征稿主题】 网络安全: 主动防御系统,自适应防御系统,安全系统分析,基准,应用密码学,认证方式,生物识别安全,复杂系统安全,数据库和系统安全,数据保护,数据/系统完整性,分布式访问控制,分布式攻击系统,拒绝服务,高性能网络虚拟化,高性能安全系统,云和网格系统中的安全性,电子商务中的安全性,普适/普适计算中的安全性,智能电网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无线网络中的安全性和隐私,安全的移动代理和移,动代码,安全模拟和工具,可信计算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模糊逻辑,计算机视觉与图像理解,信号和图像处理,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学习理论,信息检索与融合,混合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架构,知识表示,基于知识的系统,机电一体化,多媒体与认知信息学,人工神经网络并行处理,模式识别,普适计算与环境智能,软计算理论与应用,软硬件架构,自动编程,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工具,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工具与应用,最近的趋势和发展等 数字经济: 信息经济,教育经济,部门经济,大数据经济,人工智能与网络经济,工程经济与造价分析,计量经济模型与实证问题,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网络游戏,高速基础设施,数字内容与绿色ICT,信息与注意力经济学,生产、分发和共享信息产品,定价信息商品,数字空间的多级治理,安全和隐私,开放的网络经济,全球化和不平等,新经济的未来走向,信息管理和可持续性,经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与建模,网络渠道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协作与电子服务,商业研究方法、政策和战略,营销与电子商务,金融与贸易,财务管理与会计等 其他符合主题的相关稿件均可【查看】 【论文出版】 CSAIDE 2026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同行专家评审,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ACM ICPS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eries)出版论文集,并提交至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 【参会方式】 —— 每篇录用缴费的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 1.口头报告:论文一经录用即可注册参会报名口头报告,时间为10-15分钟,含问答环节。无投稿亦可报名。 2.海报展示:论文一经录用即可注册参会、展示海报,海报尺寸为A1竖版。 3.听众参会:无需提交稿件,直接注册听众参会即可。 注: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是学术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并满足学术论文发表的条件,每篇文章(投稿文章已录用)请派一位作者出席会议并口头报告/海报展示(优先安排口头报告,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以确保会后顺利出版。特殊情况请联系会议秘书报备,谢谢大家的配合。
2025年第八届教育技术管理国际会议 (ICETM 2025) 2025.11.07 - 2025.11.09|中国 广州 会议官网:https://icetm.org/ 征稿主题: (限于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详情请查看:https://icetm.org/cfp.html) 专题一:教学设计和技术 ▪ 设计有效的电子学习课程和计划 ▪ 教学设计模型和方法 ▪ 游戏化和基于游戏的学习 ▪ 学习管理系统 (LMS) 的开发和实施 ▪ 多媒体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 自适应和个性化学习技术 ▪ 在线和混合学习策略和最佳实践 专题二:学习分析和数据科学 ▪ 教育中的大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 ▪ 预测分析和预警系统以识别有风险的学生 ▪ 用于学生参与和保留的学习分析 ▪ 学生分析和学习者分析 ▪ 用于个性化学习的机器学习 专题三:移动和无处不在的学习 ▪ 移动和无处不在的学习策略和最佳实践 ▪ 移动学习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 教育中的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 ▪ 用于学习的可穿戴技术 ▪ 社交媒体和协作学习 ▪ 移动学习的个性化和定制体验 专题四: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 ▪ 虚拟和增强现实环境的设计和开发 ▪ 基于游戏的学习和教育游戏化 ▪ 社交学习平台和实践社区 ▪ 个性化和自适应学习环境 ▪ 开放教育资源 (OER) 及其与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的集成 专题五:包容性教育和无障碍 ▪ 无障碍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 电子学习中的辅助技术和无障碍 ▪ 不同学习者类型(例如视觉、听觉、身体、认知)的无障碍考虑 ▪ 包容性设计和通用学习设计 ▪ 无障碍网页设计和数字无障碍最佳实践 ▪ 无障碍教育技术中的挑战和机遇 专题六:教育的未来和新兴技术 ▪ 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 区块链技术及其对教育的潜在影响 ▪ 物联网 (IoT) 和互联学习环境 ▪ 教育中的虚拟和增强现实 ▪ 教育中的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 出版: 本次会议文章将由程序委员会严格审核,通过审核录用的文章在完成注册和报告后将由IEEE出版收录至ICETM 2025会议论文集,提交进入IEEE Xplore在线数据库,被Ei-Compendex核心,Scopus 检索机构检索。 征稿说明: - 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只接受英语论文,请务必用英语撰写 - 如果只做报告不出版文章,请投摘要;如果要出版文章,请投全文(至少4页,双栏,超过5页将收取超页费) - 投稿方式: 1)将文章上传到电子投稿系统,详情访问会议官网的主页面(在线投稿链接 :http://www.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cetm2025) 2)如果您不能通过系统投稿,请将您的文章发送到会议官方邮箱: icetm.edu@outlook.com 3)格式:请在交稿前校对您的格式,文章格式需与官方网站上下载的格式一致。格式下载链接:https://icetm.org/Files/template.docx 更多征稿指南,请查看:https://icetm.org/sub.html。 行程概览: 以下行程仅供参考,具体行程将于2025年10月下旬正式发布。 第一天-2025年11月7日 10:00-17:00 | 现场签到领取资料 14:00-16:00 | 校园参观 第二天-2025年11月8日 09:00-12:00 | 开幕致辞和主旨演讲 12:00-13:30 | 午餐 13:30-18:00 | 特邀演讲、中文论坛、作者口头分会和海报分会 18:30-20:00 | 颁奖典礼和晚宴 第三天-2025年11月9日 09:00-12:00 | 特邀报告和作者口头分会 13:30-19:00 | 城市观光 会议委员会: Advisory Chairs: 吕赐杰,香港教育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李青,香港理工大学 Conference Chairs: Harrison Hao Yang,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 马凤岐, 广州大学 Conference Vice-chairs: 吴龙凯,华中师范大学 刘帅, 湖南师范大学 Program Chairs: Gautam Srivastava, 加拿大布兰登大学 苏启敏, 广州大学 杜玉霞, 广州大学 詹泽慧, 华南师范大学 贺相春, 西北师范大学 何向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更多委员会成员,请查看网站: https://icetm.org/com.html. 主旨报告嘉宾&特邀报告嘉宾: 李青教授,香港理工大学(IEEE, AAIA and IET Fellow) 杨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理事会成员) Prof. Anton Sukhov,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 冯翔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魏亚军副教授,广州大学 Dr. Guanliang Chen,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王伟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 Assoc. Prof. Habibullah Shah,印度克什米尔大学 侯海冰副教授,广东开放大学 Assoc. Prof. Siti Hajar Binti Halili,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Assoc. Prof. Phoong Seuk Yen,马来西亚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 Dr. Mariam Mohamad,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联系我们: 联系人:钟女士 联系邮箱:icetm.edu@outlook.com 大会官方网站: https://icetm.org/ ICETM 2024出版信息 联系方式:
爱科会易 28 2025-09-10
第六届智慧城市工程与公共交通国际学术会议(SCEPT 2026)将于2026年3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为从事交通工程、物流运输、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慧水利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第六届智慧城市工程与公共交通国际学术会议(SCEPT 2026) 2026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ity Engineering a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2026年3月13-15日 中国·北京 会议官网:www.scept.org【参会投稿】 时间地点:2026年1月9-11日 中国·北京 截稿时间:见官网 提交检索:EI-Compendex,Scopus【往届已完成EI核心检索 】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北方工业大学、空地协同自主式交通智能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华南理工大学、Swiss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大会组委】 大会主席: 庞中华教授,北方工业大学 学术委员会主席: 林培群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 ... 【征稿主题】 交通工程 智慧城市 交通智能化技术 智慧城市技术 车辆控制系统 城市网格化管理 智能汽车 城市建模与应用 交通管制和信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 数据处理 供应链网络 云计算与物联网 交通通信技术 通信信号传输 交通信号基站 通信降噪技术 港口/水路/内陆航运和船舶交通 绿色通信技术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投稿 【论文出版】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符合出版社征稿要求的论文将提交至SAE Technical Papers(ISSN: 0148-7191)出版,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等数据库检索。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已付款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0分钟;口头报告信息填写模板.docx 3、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 4、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全领域学术会议资源+多元化学术期刊内容——免费匹配
2025年第17届图形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 (ICGIP 2025) 2025.11.07 - 2025.11.09|中国 南京 会议官网:http://icgip.org/ 文章出版: ICGIP 2025会议所有文章将由程序委员会严格审核,ICGIP 2025 所有录用文章在完成注册后,照例都将由 SPIE 出版至 ICGIP 2025 会议论文集, 收录至在线数据库,提交EI 和SCOPUS 检索。录用注册后的文章应出版社要求口头报告才将最终出版到会议论文集! ICGIP在多年内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SPIE出版, Ei Compendex 核心等检索历史,详情请查看:http://icgip.org/history.html 征稿主题:图形与图像处理相关 Track 1:图像处理基础及方法(图像分割,模式识别与分析,光谱分析,小波变换,编码与传输,对象和场景识别) Track 2:图像采集与分析(3-D和表面重建,信号参数的检测与估计,过滤器设计,快速傅立叶变换,过滤器设计与结构,IIR滤波器) Track 3:计算机视觉及可视化(超分辨率成像,视频信号处理,可视化,运动和视频分析,追踪与监视,计算机艺术和娱乐(包括游戏) Track 4:计算机图形学与影像处理(3D成像 纹理,形状和颜色,恢复,超分辨率,计算几何,电脑动画,照明和反射技术) Track 5:图像信息安全与管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数字水印,图像和视频检索,图像存储与泄密,图像身份验证,图像识别与认证) Track 6: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雷达图像处理,声纳图像处理,数字多媒体广播,图像生成,获取和处理) 详细信息请见: http://icgip.org/cfp.html 投稿: A. 全文投稿 (会上报告+出版) 全文投稿作者将会被邀请在会上做口头报告,文章将会出版在相应的论文集 投稿: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cgip2025 B. 摘要投稿 (只做报告不发表文章) 摘要投稿,请将您的文章直接发送到: icgip_conf@vip.163.com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只接受英文论文,投稿者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如果需要发表文章,请全文投稿,文章长度不得少于5页,最多不得超过10页。 投稿详细信息请见---- http://icgip.org/sub.html 会议日程: 2025年11月07日----登记,作者到指定地点领取会议材料 2025年11月08日上午----开场发言+主题主讲人演讲+集体照 2025年11月08日下午---主题讨论 (口头报告/海报) 2025年11月09日-----主题讨论 (口头报告/海报) 关于南京: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江宁、石头城、天京等,是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自古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经典的诗词。 联系方式: 联系人:罗老师 联系邮箱: icgip_conf@vip.163.com ICGIP 2024出版信息 联系我们:
爱科会易 25 2025-09-10
第六届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软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CNSSE 2026)将于2026年2月6-8日在中国-青岛举行。CNSSE 2026专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软件工程、信号处理、程序分析等领域,致力于搭建计算机领域学术资源共享平台,扩大国际科研学术合作交流渠道;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探索建设强壮的端点安全生态系统,增强防护新型网络攻击的能力;助力链接相关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经验分享和智慧碰撞,推动科研学术成果转化和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提升发展新动能。 【会议亮点】 1、连续5年稳定EI检索,发表有保障! 2、设早鸟优惠、老客户投稿优惠、学生投稿优惠等助力文章发表! 3、往届快至会后4个月完成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4、快审核,高录用,投递后一周内出结果! 第六届计算机网络安全与软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CNSSE 2026) 2026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2026年2月6-8日 ,中国-青岛 大会官网:www.cnsse.org【论文投稿】 截稿时间:见官网 提交检索:EI Compendex 、Scopus双检索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青岛市人工智能学会 支持单位:山东省可信人工智能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 【大会组委】 Conference Chair Prof. Weishan Zha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China Prof. Qun Jin, The Engineering Academy of Japan,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Chair Prof. Zhipeng Cai, IEEE Fellow, AAIA Fellow,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America Prof. Qinghua Lu, IEEE Senior Member, Data61, CSIRO, Australia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s Prof. Xiaoli Li, IEEE Fellow, AAIA Fellow,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Prof. Kaixiang Pe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主讲嘉宾 张卫山 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 张卫山,中国石油大学智能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黄岛区‘智能大数据处理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大数据处理’团队负责人,青岛市自动化学会理事,崂山区智慧城市建设专家,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与大数据专委,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穿戴技术专委。 2007年到2010年在丹麦Aarhus大学(世界排名2009年63位) 计算机系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Senior Researcher。从2008年8月开始是欧盟第六框架项目Hydra物联网中间件的Aarhus大学技术负责人。2006到 2007年,访问加拿大Carleton University大学系统与计算机工程系(Carleton University在计算机方面的影响力在加拿大所有的大学中排名第五)。 2001-2003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可进入官网查看个人详细介绍 持续邀请中.... 【征稿主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分布式系统等) 2、软件工程(软件架构,软件设计方法,软件领域建模,软件工程决策支持,软件工程教育,软件测试技术,自动化的软件设计和合成,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等) 3、信号处理(语音编码与压缩,图像编码压缩,分路与合路滤波器组的设计,自适应均衡及回波抵消,雷达信号处理,声源定位,语音信号处理,水下通信等) 4、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与路线分析,闲余能量分析,程序语言,编译优化,体系结构,多线程分析,安全漏洞等) 5、其他相关主题均可 【论文出版】 CNSSE 2026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同行专家评审,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ACM ICPS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eries)出版论文集,并提交至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目前该出版社论文检索非常稳定,版面充足。 注: 1、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中→英翻译,【艾思编译】 2、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3、论文不得少于8页。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4、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检索历史:CNSSE已连续5届顺利发表 CNSSE 2021-2022在中国珠海市成功召开,由SPIE出版,已成功见刊,被EI、SCOPUS检索。 CNSSE 2023-2024在中国三亚市成功召开,由SPIE出版,已成功见刊,被EI、SCOPUS检索。 CNSSE 2025在中国青岛市成功召开,由ACM出版,6月26日见刊,8月12日成功被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参会方式】 (1)口头汇报:10-15分钟的全英PPT演讲; (2)海报展示:自制电子版海报,会议安排展示; (3)仅参会:非投稿作者,现场听众参会。 【论文辅导/期刊发表无忧】涵盖不同类型多学科论文发表,为您提供匹配的论文发表策略和定制保录服务
随着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如医疗影像分析、自动驾驶、安防监控和智能制造等。这些应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促使研究者们需要一个专门的论坛,以便及时交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2026 第二届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PDL 2026)将于2026年3月6-8日在中国长春举办,本会议旨在汇聚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者、学者和工程师,共同探讨当前技术前沿、应用趋势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征稿主题广,欢迎向会议投递您的稿件! 2026 第二届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PDL 2026) 2026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and Deep Learning 大会官网:www.IPDL.xyz 【参会投稿】 时间地点:2026年3月6-8日 | 中国-长春 截稿时间:详见官网 提交检索:EI(核心), Scopus 【征稿主题】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图像增强与去噪 图像分割与目标检测 医学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分析 图像压缩与编码 图像复原与重建 图像风格迁移 视频分析与处理 多模态图像处理 图像质量评估 人脸识别与表情分析 深度学习基础算法 计算机视觉中的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与视觉结合 迁移学习 域适应 增强学习 联合学习与隐私保护 自监督与无监督学习 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 边缘计算 其他相关主题亦可 【论文出版】 IPDL 2026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以会议论文集出版,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目前该出版社EI检索非常稳定。 全领域学术会议资源+多元化学术期刊内容——免费匹配
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发展论坛 会议简介 “岭南科技创新论坛”前身为2005年创办的“广东科协论坛”,2017年更名为“岭南科学论坛”,至今已举办近150场高层次学术活动,汇聚了两院院士、正高级专家等众多科技人才,形成了多篇具有战略价值的产业与学术发展报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论坛将以“科技赋能 向新自强”为主题,紧扣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产业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助力广东建设国际竞争力更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要信息 大会时间:2025年9月18-20日 大会主题:科技赋能 向新自强 大会地点:中国 · 广州 · 广东科学馆(广州市越秀区连新路171号)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计算机学会 协办单位: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主旨报告 陈勇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陈勇,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于 1993 年获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工系工学博士学位,专攻能源与环境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当选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节能减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弃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国家清洁煤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特聘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自然科学研究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海南省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政府决策顾问,广东省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历任 “十五” 国家 863 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 汤涛 教授,广州南方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汤涛,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南方学院校长、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 汤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89年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香港数学会理事长,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理学院院长;2012年获选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SIAM Fellow);2015年—2019年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2017年当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AMS Fellow);2017年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成为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CSIAM Fellow);2019年—2024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2022年4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2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4年任广州南方学院校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汤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数学研究,在双曲型方程计算方法误差分析,微分方程谱方法理论,相场模型的高精度算法,以及计算流体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汤涛与合作者提出了守恒型移动网格方法,克服了移动网格计算的关键困难,使高维计算成为可能,被国际同行称为开创性工作;他推导出了有效的缩放因子公式,采用此公式的无穷区域谱方法大大加速了计算效率,在多个领域的科学计算中得到成功应用。另外,对于非齐次守恒律的时间分裂法,他与合作者首次给出了收敛阶估计,建立的理论框架引起了多个后续工作。 钱德沛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CCF会士 钱教授于1987年起历任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校长助理;1996年任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 ;2015年—2019年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德沛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高性能计算系统研究。钱德沛解决了基于分散、异构、动态资源构建网络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问题;主持研发了中国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CNGrid;提出了改善众核并行编程的系统性方法,促进了高性能计算的普及应用;长期任高性能计算方向国家重大项目总体组长,主持制定了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确立了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技术方案,实现了高性能计算机的跨越发展。 韩恩厚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恩厚,1961年8月生,中共党员,籍贯山西河曲,材料腐蚀防护专家,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长,广东省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长聘二级教授。 韩恩厚于1982年获得东北工学院学士学位;1985年12月获得东北工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12月获得东北工学院博士学位;1993年3月—1995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副研究员;1995年3月—1998年4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98年—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1998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6月—200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党委副书记;1999年6月—2007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 [18];2003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4];2006年1月—2023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4年5月—2021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2020年3月任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研究员;2023年1月任广东省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3月任华南理工大学长聘二级教授,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俊龙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陈俊龙,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特聘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陈教授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健康智能与数字平行人工程中心主任、 广东省计算智能与网络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联席会长、琶洲实验室副主任。他是IEEE Fellow、AAAS Fellow、IAPR Fellow、 欧洲科学院院士(Academia Europaea)、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中国自动化学会(CAA)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及香港工程师学会 (HKIE) Fellow。 陈教授曾任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 (2020-2021),及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2014-2019)两个顶级SCI期刊主编,曾任该学会国际总主席 (2012-2013),也是国内期刊 CAAI Trans on AI,《中国科学》,和《自动化学报》的编委。 2018年陈教授获得了IEEE系统科学控制论的最高学术维纳奖(Norbert Wiener Award),获 2021 IEEE Joseph Wohl 终身成就奖,及我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陈教授科研方向主要在智能系统与控制,计算智能,混合智能,数据科学方向,他是2018-2022连续5年Clarivate Analytics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 在计算机,2018-2022年在工程及计算机双学科)。 特邀嘉宾 韩国强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工程师学会副会长 汤庸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工程师学会副会长 黄轩 正高级工程师,广东省计算机学会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蒋运承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刘财兴 教授,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蒋盛益 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陈平华 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大会议程 优秀成果展区征集 大会征集并设置优秀成果展区。 会议专设优秀成果展示区。展区配备1张签到桌,2张椅子和一个背景板。背景板尺寸:3m(宽)*2m(高)。如需申请优秀成果展位,请联系会议负责人13824458800(杨过),后续提交相关素材材料至会务组kiko老师(微信15013299507),申请提交截止时间: 9月12日。 论文征集 为促进学术交流,大会分论坛暨2025年视觉、先进成像和计算机技术论坛(VAICT2025)征集出版会议论文集,凡内容符合大会主题、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可投递全文至分论坛,编辑部择优录用发表,论文模板和要求点击可查看详情。 参会报名 本次会议优先采用在线方式报名参会,请点击此处报名,也可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酒店住宿 酒店信息: 酒店名称:广东大厦酒店(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纪念堂地铁站店) 酒店地址:广州越秀区东风中路309号 预定电话:+86-18520306620(欧阳经理) 广东大厦酒店价格: >> 高级大床房:450元 含1张床/无线网络/2份早餐 >> 高级双床房:500元 含2张床/无线网络/2份早餐 住宿预定方式: 预订方式:发送“岭南论坛+姓名+房型+入住日期”至酒店欧阳经理 18520306620(微信同号),可享受团队协议价,请勿重复预订。 请尽快在9月10日前完成预订(逾期无法保证房间安排,需视酒店房态而定),如有变动或取消预订需提前一周告知酒店经理。酒店费用将由酒店直接收取并开具发票。 联系方式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秘书处: 杨过 联系电话:13824458800 龙玲 联系电话:13250207962 参会咨询: 高老师 联系电话:15013299507 陈老师 联系电话:19128974370
学者网讯(编辑/刘秀 通讯员/王星晶)9月9日,“健康美丽,人人可及”2025华大集团全球新品发布会在深圳华大时空中心举行。围绕公共卫生大数据、系统化健康管理和个人主动健康等,华大基因发布了一系列产品,描绘未来健康管理的新图景。 活动现场 数据驱动公共卫生新格局 华大基因副总裁朱师达深入阐述了“公共卫生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内涵。他指出,面向未来,公共卫生的发展将是数据驱动、深度智能化的,旨在构建一个能够可持续服务于全人群的“智惠系统”。为实现这一愿景,华大基因重磅推出了华大全读长SEQALL全基因组综合解决方案和BGI智惠医学系统,并发布了SEQALL、GeneT Agent和iGeneT Pro三大关键产品,旨在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华大推出融合DNBSEQ短读长与CycloneSEQ长读长技术的全读长SEQALL全基因组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显著提升公共卫生组学大数据的获取能力,为新时代疾病精准诊断提供全力支撑。 BGI智惠医学系统通过“数据聚生态、智能惠场景、云边智协同”的模式,以“数据底座—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应用平台—专业服务”五层结构,将健康大数据标准化、可调用,支撑公共卫生和临床服务。 本次发布的核心产品:SEQALL,GeneT Agent和iGeneT Pro。SEQALL是大数据产生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GeneT Agent作为基因检测领域通用智能体,能够提供专业级的临床问诊、生信分析、质控验证、证据查询、引物设计、报告生成、遗传咨询等服务。iGeneT Pro作为专业基因检测智能平台,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基因检测及咨询服务。 朱师达指出,随着华大SEQALL和BGI智惠医学系统的逐步落地,公共卫生大数据的产生和利用效率将显著提升,医学检测与健康管理也将迈入“智惠化”阶段。 前沿科技驱动健康闭环 在健康管理的系统化探索上,华大推出了133111i多组学健康管理模式。华大基因副总裁王岩琦介绍,133111i以“1基线+3管+3图+1镜+1生理+1脑科学”的整合架构,完成个人健康的数字化图谱。 不同于传统体检“**一表”,其强调“一人一策”,通过绘制个人健康风险图谱,为每个人定制从生活方式到医疗干预的方案,实现“防、筛、诊、治、管”全周期管理。通过“一目了然一体机”、“功能岛”等有趣、有料的硬核科技,实现个人健康数据的高效获取。 支撑这一系统运行的是华大基因打造的GigaLab智惠实验室解决方案。通过功能岛级联设计,实现多种复杂实验并行处理,高效满足“人人健康”场景下的服务需求,以模块化、乐高式的组装形式实现快速部署,为系统化健康管理提供了稳定的技术底座。 而承接该模式的重要入口——i99智健,则进一步将健康管理推向智能化与个性化新时代。据华大i99智健项目负责人蒋晓森介绍,i99智健远不止于数据展示,更覆盖健康洞察、个性化方案定制、专项检测、多组学评估、动态调整与复诊推荐等全链路环节,构建出一个可持续循环的用户健康管理闭环。 该平台的突出优势,在于其融合多源数据、智能算法与全周期健康管理能力。蒋晓森强调:“我们希望将前沿的科学成果,转化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健康工具,推动大众从‘被动医疗’走向‘主动健康’,真正实现健康自主与生命可控。” 合作落地开创管理新模式 华大133111i模式最初源于内部员工及家属的健康管理实践。历经十年打磨,华大今年正式启动“华大时空智惠健康中心” 建设,在同一空间内集成133111i检测、评估、干预、动态追踪的完整闭环,探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这一创新模式从深圳开始拓展至全国。 启动仪式 发布会上,华大基因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及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有限公司、天津航医心血管医院共同举行133111i智惠医学与健康工程中心建设启动仪式。至此,华大基因在深圳、武汉、天津战略布局示范中心,覆盖我国南部、中部与北部关键区域。 为进一步完善133111i全周期服务,华大基因与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禾连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数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共同打造生物智能与数字健康生态闭环,为健康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动能。 随着大健康理念深度融入社会,华大基因多组学健康管理新范式也逐渐拓展到其他行业中。会上,华大基因与习酒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健康+酒文化”融合创新,借助华大基因的多组学技术、健康管理能力,构建兼具文化温度与科技精度的产品及服务体验,让消费者在体验酒文化魅力的同时,获得科学、个性化的健康守护。 从BGI智惠医学系统为公共卫生提供的大数据与智能化能力,到133111i的系统化管理,再到i99智健的闭环平台,华大基因正在描绘一个由科技驱动的未来健康图景。这一图景的核心,是让健康管理走在疾病之前,让每个人都能更早、更好地守护自己的生命轨迹。(完)
作序人:肖滨 肖滨教授 肖滨,博士,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序言|数字技术赋能水环境治理:一种理论解释 水环境治理事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治理一直处于“九龙治水”状态,区域、层级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进行了多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统筹能力。然而,当前因区域分割阻碍流域统筹、部门壁垒制约协同联动、层级隔阂弱化上下贯通等问题,使我国的水环境治理发展面临着极大挑战。 适逢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大数据分析支持决策科学化、物联网监测实现水环境监管自动化、区块链联通部门间沟通高效化、数字河流孪生提高决策水平的前沿化……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河长制不仅实现了对水环境的实时精准监测,更能够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协同的水治理协同体系,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水环境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颜海娜教授撰写的《大国治水:基于河长制的检视》正是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显著的研究贡献。她所领导的团队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深入实地研究河长制的实施和运行,搭建了“科层驱动—社会吸纳—技术赋能”的分析框架,尤其是在下篇“技术赋能:水环境‘中国之治’的支撑”中系统探讨了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河长制如何推动水环境的协同治理。 与国内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相比,颜海娜教授的著作在水环境治理的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方面都有突出的创新。该书不仅深入剖析了河长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而且结合大量实地调研的数据,从层级关系、部门关系、政社关系、技术与治理的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为中国水环境治理的“画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颜海娜教授超越了简单地描述河长制实施效果的研究范式,立足于当下水环境治理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具体实践。颜海娜教授的这一研究不仅为广州乃至全国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智力资源和学理支持。期待在本书的基础上,水环境治理的实务者和理论探索者能够进一步推动河长制的研究,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书籍介绍|《大国治水:基于河长制的检视》 1. 图书信息 大国治水:基于河长制的检视 作者:颜海娜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24321 2. 内容介绍 大国治理,以人为本,治水为要;治水之道,集权为本,协同为要。《大国治水:基于河长制的检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而全面的治水图景,回答了水环境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何以有效等关键问题,揭示了协同治理下河长制的巨大潜力与深刻启发。 本书研究不仅聚焦于水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创新,更是对中国治理现代化的深刻解读。书中严密的逻辑、丰富的实证和深刻的分析,将为推动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现代化、实现水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提供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参考。 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国治理现代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深入阅读的著作。 3. 作者简介 颜海娜,管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据南方网7月25日报道 7月16日下午,数字广东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宏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广州南方学院新技术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粤有数专委会执行主席蓝云教授应邀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十八期传媒讲习班带来《DeepSeek、智能体与未来传播》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广耀副教授主持。该场活动也是广东省粤有数专委会2025年AI系列培训活动的一场,今年1—7月,蓝云等粤有数专家为省内外党政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高校开设AI线下讲座50多场、线上讲座30多场,总培训人数超10万人次。今年下半年,粤有数专家还将关注面向企业家、青少年的AI培训。 7月16日,蓝云在暨南大学讲述《DeepSeek、智能体与未来传播》。   蓝云自小喜欢数学,中学时曾获全国祖冲之杯数学竞赛一等奖。他以初具个人IP风格的“以文科生能听懂的方式讲解新技术知识”方式,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与数、数制、数据、数学的关系。他指出,数字0-9并非同时产生,十进制源于人类手指的数量,一天24小时、一个圆360度的设定也有其数学规律。数学家通过建模、排列组合、概率计算、向量空间、“无限逼近就是真”等思维解构世界,而AI大模型背后则是概率论等数学运算。蓝云在课件中展示了四条腿的蚂蚁、后脑勺在前的男子,这些大模型生成的图片出现了常识性错误。蓝云阐释了未来智能体的概念和发展趋势,通过四个案例探讨“AI幻觉”“AI伦理”和信息源的来源和污染等问题,将AI未来媒体与其他四类媒体进行比较,分享了自己关于”AI未来传播的危与机”这个议题的思考。蓝云指出,AI固然能高效传递知识,但知识本身不等于创造力。只有当AI能够辅助诱导“涌现”时,才能真正激发人类创造力。 7月20日,陈天祥(右四)和赵帅、刘佳、黄建新、蓝云、陈云峰、颜海娜、黄宁(从左至右)等粤有数专家,以及青少年AI学员代表一起出席了AI培训总结交流工作会议。   7月20日,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在广州举行了今年1—7月AI培训总结交流工作会议,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委会联席主席陈天祥充分肯定了专家团队今年前7个月完成了10万人次的AI培训工作,并要求大家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年下半年除了继续做好面向党政机构、高校的培训,还要关注面向企业家、青少年的AI培训工作。陈天祥院长多次现场听过蓝云的AI讲座,一向严谨的他认为:“蓝云的讲座,有其独特风格,能让AI深入到普通百姓之中。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他和粤有数其他专家们一样,能始终保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虚心若愚)的精神。”在华南师范大学MP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颜海娜看来,蓝云面向全省多个地区公务员所开设的AI讲座以“技术解构力+行政洞察力”为双核驱动,既帮助公务员破除“技术黑箱”认知障碍,更着力培育公务员在智慧公共治理中精准提需求、防风险的技术治理素养,成为衔接科技创新与行政效能的“转化器”。蓝云教授近期应邀为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市花都区、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荔湾区、深圳市医院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佛山市三水区、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检察院、韶关新丰、广西梧州、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龙岩市委宣传部和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50多家单位讲解了AI知识,广受好评,被誉为“AI金牌讲师”。 7月20日,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委会联席主席陈天祥(右四)等专家启动了“AI童行”活动。   同样在7月20日的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AI培训总结交流工作会议上,“广东省粤有数专委会AI与青少年创造力研究平台——AI童行”活动正式启动。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委会联席主席陈天祥(右四)和来自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赛宝实验室、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南方学院粤空数字化传播与运营产业学院的专家,以及青少年AI学员代表共同启动了“AI童行”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种下一粒种子,点亮一盏灯,架设一座桥梁”,助力广东及全国青少年在AI领域茁壮成长、初心不改、翻山越岭、一飞冲天,为国家新技术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7月19日、7月20日,“AI童行”首场公益培训活动,5位小朋友参与了杆秤、天平等趣味小实验。   “AI童行”首场公益培训活动也于7月19日、20日顺利举行,5位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杠杆原理、杆秤和天平知识、离心力趣味实验(讲解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蒸汽机知识科普、动手拆解机械闹钟、拱桥原理等。 7月19日、7月20日,“AI童行”首场公益培训活动,5位小朋友参与了离心力趣味小实验,初步明白了为什么人造卫星不会掉下来。   “广东省粤有数专委会AI与青少年创造力研究平台——AI童行”第二场公益活动将于8月2日(周六)、3日(周日)在广州举行,将由大学教授、粤有数专家学者为少年儿童小范围公益专题授课,授课内容包括通过一组趣味小实验了解浮力、摩檫力、惯性、大气压强、纸杯电话、光的折射、声波共振等知识,并将一起现场体验3D打印、AR眼镜、激光刻字、二进制模拟计算等。组织者将面向广州地区招募5名8—13岁的中小学生,要求爱好科技知识、有动手操作的兴趣、身体健康,后续将择优通知参加。为在更大范围传播科技知识,本次小范围公益专题授课精华内容将剪辑成短视频在网络平台播放。   文 颜紫玥 黄友来 陈徐昌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2年3月印发的纲领性文件,明确2021-2025年能源发展的总量、结构与制度目标:到2025年国内能源综合生产能力≥46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30%,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5%,灵活调节电源占比升至24%。规划把“能源互联网”列为核心技术方向,重点支持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智能电网、数字孪生与电力市场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同步启动“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2030”等重大专项,对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构网型储能、AI调度等前沿课题给予连续资助,并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开放共享数据与试验平台。北京、江苏、广东等地配套出台地方规划,提出建设省级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对博士后给予30-45万元年薪、对揭榜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补助,形成“国家—地方—机构”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为能源互联网及电力系统科研提供持续资金、平台与人才保障。 第四届能源互联网及电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EIPS 2025) 202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Internet and Power Systems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30-11月2日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会议官网:www.iceips.org【更多详情】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5天内 出版物:IEEE(ISBN: 979-8-3315-6694-4)出版 收录检索:IEEE Xplore, EI, Scopus 主办单位:华北电力大学、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协办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AEIC学术交流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5年启动“后摩尔电子工程”重大专项,面向碳基异质集成、6G太赫兹通信与量子信息芯片等前沿方向,鼓励学者开放EDA工具链与工艺包,建立自主可控的研发生态;北京、深圳同步设立“信息学—脑机接口”联合实验室,对博士后给予60万元启动经费,允许横向经费60%用于绩效,加速高端芯片与智能算法的学术突破与产业转化。清华大学电子系依托多模态AI大模型、具身智能、脑机接口嵌入式芯片等项目,形成“理论-方法-应用”三位一体创新生态,其ADC、光谱成像、光交换芯片等成果已服务智慧医保、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工程。山东、福建等地配套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支持建设10家以上信息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赋予省实验室科研项目自主立项权,并按“一人一策”引进顶尖人才,为电子工程与信息学提供政策、平台与人才三重保障 第七届电子工程与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EEI 2025) 2025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7日-9日 会议地点:中国·扬州明月湖酒店 会议官网:www.icoeei.org【查看详情】 扬州大学主办 | 会议级别高 | 连续六届稳定EI检索 | 往届快至会后3.5个月检索!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约7天(先投稿先录用先递交出版!) 收录检索:IEEE Xplore, EI Compendex, Scopus【三大数据库实现稳定检索!】 为鼓励优秀青年学者踊跃参与,大会设立评优评奖环节,现场颁发大会证书及奖励!参与评选者必须线下参会! 会议稳定EI检索历史记录【累计已收录包含985/211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超800+篇论文成功EI索引】
空天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已成为国家“新基建”核心科研政策方向。国家自然基金委、中科院等机构2025年联合启动“空天智能基础模型”重大计划,支持星载AI芯片、遥感大模型、分布式天算端协同等前沿研究,鼓励学者开源数据与代码,建立自主可控的PNTRC分钟级服务系统;深圳、海南等地配套设立“低空智能感知”专项,资助无人机巡检、SAR海洋监测等场景算法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在国土测绘、灾害预警、智慧农业中的快速落地,实现从数据获取、在轨处理到政策应用的闭环创新。 2025年空天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国际学术会议(AIPIP 2025)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Information Perception an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2025年10月17-19日,中国-沈阳 会议官网:www.ic-aipip.com【查看详情】 IEEE 出版且提供技术支持丨快至提交出版后2-4个月稳定检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主办丨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市科协大力支持 会议收录/研讨主题:空天信息的感知技术、数据处理算法、智能决策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等 AIPIP 2025已于3月24日成功申请到IEEE出版,见刊检索有保障! 本次大会设置评优评奖环节,欢迎参会者踊跃报名! 多位IEEE Fellow、国家杰青、高层次青年人才与会报告,欢迎参会交流 检索:IEEE Xplore、EI Compendex,Scopus 【三大数据库均实现稳定快速检索!】 本次会议将围绕空天信息的感知技术、数据处理算法、智能决策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等主题,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同时提供与会者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
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是生态治理与科研政策落地的关键支撑。国家“十四五”测绘规划明确构建陆海天空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将多源遥感、GIS与无人机数据纳入财政稳定支持,实行“共享优先、质量免检”汇交机制,为碳汇核算、生态补偿考核提供权威底图。深圳等地配套设立“遥感+碳排放”联合基金,鼓励科研团队利用高光谱影像反演城市碳源汇,成果可直接转化为碳交易核算凭证,形成从数据获取、科研验证到政策应用的闭环。 第四届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RSGIT 2025) 202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大会时间地点:2025年10月17-19日丨南京气象谷&BEEPLUS青创湾 大会官网:http://www.ersgit.org/【查看详情】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国际标准期刊号(ISSN号): 0277-786X ERSGIT 2025录用文章将由SPIE出版见刊,并提交EI、Scopus检索!往届均已EI、Scopus检索 主办单位:国际自然资源协会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分会 承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 为进一步扩大录用文章的影响力,在获得作者授权同意的前提下,优秀文章将通过相关领域垂直平台(例如行业专属公众号)展示,并在大会现场设置展示环节,助力成果更广泛传播与交流。
《Acta Biomaterialia》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Acta Materialia, Inc. 委托发行,并获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M International)和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赞助的同行评审科学月刊,该期刊聚焦生物材料科学研究,涵盖从宏观到纳米尺度下生物材料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尤其关注生物医学材料和生物相容性材料等主题,为领域内研究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与应用。 期刊官网: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ACTBIO 期刊情况 期刊ISSN:1742-7061 出版商:Elsevier BV 最新影响因子:9.6 分区:JCR Q1、中国科学院 1区 检索数据库:SCIE 预警记录:从未被预警 期刊范围:涵盖生物材料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医用植入器械相关材料、诊断用生物材料与材料与生物系统接触时的生物学反应等领域。 影响因子及趋势 《Acta Biomaterialia》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为9.6,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5 - 2016年度IF值约为6.0,之后逐年上升,2021-2022年度IF值上升至峰值约10.6,之后缓慢下降,2024-2025年度IF值下降至9.6。 分区情况 JCR分区:Q1 学科:ENGINEERING, BIOMEDICAL Q2 学科:MATERIALS SCIENCE, BIOMATERIALS Q1 中国科学院分区:1区 大类:医学 1区 小类:工程:生物医学 2区 小类:材料科学:生物材料 2区 期刊发文量 《Acta Biomaterialia》的年文章数整体呈现较为稳定的趋势,2017-2018年度至2021-2022年度年发文量变化较为波动,但总体上看平均在同一水平线,2021-2022年度年发文量达到峰值约674篇。2024-2025年度年发文量为540篇。 近三年内国人的发文量为1045篇,这表明中国大陆学者在该领域的的研究较为活跃,科研产出较为丰富。 投稿经验分享 网友分享:审稿速度快,意见专业,修改后文章档次提升。 想要获取更多期刊资讯 ,请联系我们
已入驻的机构
高校
媒体
公司
学会
其他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入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