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永和,男,福建龙岩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环境科学、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专业),环境科学专业负责人。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福建省泉州市“港湾计划”高层次人才(四类)、福建省泉州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端人才、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青年英才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7项。已在《环境科学学报》、《生态毒理学报》、《微生物学报》、Cellulose、Chemosphere、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国内外主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一作、通讯论文20多篇,Google Scholar引用1000多次,H指数17,i10指数24。担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编辑、Frontiers in Chemistry专题编辑、iMeta青年编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轻工学报》青年编委、《土壤通报》青年编委、《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和《微生物学报》、《土壤通报》、《中国环境科学》、Chemosphere、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40多个期刊审稿人,主要围绕生物-环境(生态)-健康体系,重点研究环境污染物如砷、铬、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修复、污染物分子毒害效应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绿色生物材料的制备及环境应用、功能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等。
2019.12.31−至今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7.08.30−2019.12.30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生物地球化学与土壤化学方面
1. 砷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调控机制
2. 污染物植物根际微界面过程与效应
3. 土壤营养流失与生物强化修复策略
分子生物学与环境毒理学方面
1. 污染物生物毒害效应与分子机理
2. 污染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与阻控
3.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与机制
环境生态学与材料生物学方面
1. 底泥-水界面氮磷循环与生物转化
2. 流域污染控制新技术与生态修复
3. 绿色生物新材料制备与环境应用
公共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方面
1. 功能、营养食品开发与人体健康
本科生:《环境生物学》(专业基础课,48学时,3学分)、《环境毒理学》(专业选修课,24学时,1.5学分)、《毕业实习》(专业实践课,6周)
硕士研究生:《环境毒理与健康风险》(专业选修课,40学时,2学分)、《科技作图与数据分析》(专业选修课,40学时,2学分)
学术兼职:
1. 编辑、编委、审稿人:
① 编辑: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编辑(SCI,Academic Editor,2022.03至今)、Frontiers in Chemistry专题编辑 (SCI,Topic Editor,2022.04)
② 编委:iMeta青年编委(2022.05至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2023.01至今)、《轻工学报》青年编委(2021.05至今)、《土壤通报》青年编委(2021.01至今)、《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2022.12至今)
③ 审稿人:环境工程学报、江苏农业科学、轻工学报、生态学杂志、生物工程学报、土壤通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中国环境科学、Agronomy、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Biotechnology Reports、Chemosphere、Chinese Physics B、Current Research in Microbial Sciences、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Environmental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Medicine、iMe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Journal of Glob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Microbiological Research、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oS One、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RSC Advanc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ustainability、Water
2. 基金、项目评审(评委):
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生命科学口、地学口)
② 福建省环保产业专家库专家成员(2021.01-2025.12,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③ 福建省地矿局地质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3. 学会(协会):
①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20.12.18-2025.12.18)
② 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农田改良与修复专家委员会委员(2022.06至今)
技术服务:
1. 福州市2022年科技特派员(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创源同方水务有限公司(团队发起人;团队名称:“福师净”环境修复技术服务团队)
2. 福州市2022年科技特派员(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创源同方水务有限公司(个人)
3. 莆田市2020年科技特派员(莆田市科技局):福建省元珍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4. 福建省2019年科技特派员(福建省科技厅):福建鑫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编号:2019010259)
5. 福州市2019年科技特派员(福州市科技局):闽清县白中镇霞溪村(编号:201910454)
6. 福清市2019年科技特派员(福清市科技局):福清市钱塘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7. 泉州市2018年科技特派员(泉州市科技局):泉州市简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服务:
1. 生态环境科普专家库成员(2021.01.01-2023.12.3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 福建省首批生态环境科普专家库专家(2020,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12月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2022年06月 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青年英才
2022年06月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22年06月 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6)
2022年05月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02月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奖
2022年01月 《微生物学报》2021年度“突出贡献奖”
2021年12月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
2021年05月 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09月 福建省泉州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端人才
2018年04月 福建省泉州市“港湾计划”高层次人才(四类)
本科生(课外创新创业):
1. 2021级环境科学专业:邱文倩、丘逸凡
2. 2020级环境科学专业:林小锐(cxxl-2022262,国家级)
3.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李荧(cxxl-2021347,校级)、刘倩婷(cxxl-2021349,校级)
研究生:
1. 2022级硕士生:崔熙雯(环境科学专业)
2. 2021级硕士生:李旖曦(环境科学专业)、王涛(材料与化工专业,联合指导)、林燕臻(环境科学专业,协助指导)
3. 2020级硕士生:王耀强(环境科学专业)
4. 2019级硕士生:林志蓉(环境科学专业,协助指导)
5. 2017级硕士生:卯海龙(微生物学专业,协助指导)
团队氛围良好、师生关系融洽、科研经费充足!团队长期与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欢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球化学、土壤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背景(但不限于)的学生报考研究生!同时欢迎具有科研热情的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共同学习、进步!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府南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6#303(办公室)/14#南510(实验室)
邮编:350117
E-mail: yhhan[at]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