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6-22日,访问甘肃三校: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天水师范大学。
16日清早乘飞机到西安转高铁,经10小时到达天水。17-18日访问天水师范大学,应邀参加“东西部高校数智化转型研讨会”并做“SCHOLAT赋能高校数智化转型研究与实践”主题报告。相关链接:https://www.tsnu.edu.cn/info/1130/10797.htm
19-22日,第2次访问兰州,我上一次是2010年在兰州大学参加CCF协同计算专委成立大会,本次访问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
(1)在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做“SCHOLAT数据基座及智能应用”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还与马宁教授团队1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了较深入的学术研讨。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类高校,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员拥有教育部和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曾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相关链接:https://www.xbmu.edu.cn/xxy/info/1511/6392.htm
(2)参加西北师范大学新工科战略咨询研讨会,并受聘为战略咨询专家(学校聘请了电子信息、生物和化学工程等领域的4位院士和10多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战略咨询专家)。
(3)为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师生做“SCHOLAT数据基座及智能应用”学术报告,与蔺想红院长、张志昌教授、魏伟一教授等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研讨。该院软件工程是学校唯一的工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相关链接:https://jsj.nwnu.edu.cn/2025/1023/c2437a262532/page.htm
本次西北行是学术之行,也是文化之行和友谊之行,收获满满。首先特别开心的是,见到10年未见的学生天水师范大学的杨小萍老师,小萍是我2009年在中山大学的最后一名访问学者,当时我刚调到华南师范大学,小萍跟随我在华师完成访问进修,她非常能干,为我在华师组建新的实验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甘肃之行,杨小萍和张慧文全程安排,得到杨健和王硕硕周到细致接待,令人非常感动。此外还要感谢郝天永教授的联络和推介,见到许多老朋友(包括学者网上学术之友),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此行还参观了习主席亲临过的天水花牛苹果基地、中华民族始祖之一伏羲博物馆、丝绸之路文化起源的河西走廊,对中华文明和西北文化有了的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组图片:天水师范大学








第2组图片:西北民族大学





https://www.xbmu.edu.cn/xxy/info/1511/6392.htm
第三组照片:西北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