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年岁的缘由,常常唤起我追忆一些久远的家族故事,一直想记载下来,苦于找不到头绪,今天是母亲节,恰好母亲刚过生日,那就从三个有关母亲生日的故事说起,希望以尽量短的文字记下一些家族人物和故事,并借学者网空间保存记忆。
先从母亲田际全说起。母亲家境不错,上过学堂,祖父田德吾(奇字辈)还是当地学校的校董。田家在大庸是大姓,出过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奇隽,著名的还有田家大院(又名老院子),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朱镕基曾随避乱西迁的长沙兑泽中学在这里就读过,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母亲性情温和、隐忍善良,一辈子任劳任怨。今年是母亲八十九岁,内心强烈驱驶我这次再忙也要回家陪妈妈过生日。说来很愧疚,这是我离开家乡四十四年来,第二次回家陪母亲过生日,上次是母亲的八十大寿。令人感动的是家乡王洪斌市长获悉我回家恰逢母亲生日,亲自带领市府秘书长和永定区区长来家看望母亲。我与王市长是在一次湖南省长招待宴会上相识的,与市长交谈中,深深感受到市长对张家界的情怀。家乡的变化使我们这些在外乡的游子感到自豪,希望家乡不仅是一流自然风光城市,同时也是现代人文科技城市,我有一个梦想,期盼早日有一所“张家界大学”。
第二个故事关于祖母王友姑。祖母早年丧父,但是祖母坚强又慈祥,乐观而睿智,有非凡的感染力。父亲一岁时,爷爷就因病去世了,祖母独自将姑妈和父亲抚养成人,我们兄妹四人也是奶奶带大的。祖母不识字,却坚持供父亲上学。祖母在家族中有崇高的威望,汤家在修家谱时,专门为祖母立传。父亲汤先康是解放初期的干部,正直威严,在家乡很有影响。父亲在世的时候,家人过生日都是家宴,只有一次破例,奶奶八十岁时,父亲为奶奶办了一个寿宴。遗憾的是,我当时在武汉大学上大四,父亲为不影响我的学业,没有通知我参加。 叔公汤祖坛将军亲自为祖母八十大寿亲笔题写一幅字。旅居美国教授汤祖堉叔公回到离别半个世纪的家乡也专门看望祖母。汤祖坛在家排行第二,称为二公,汤子炳是他亲弟弟,排行第四,称为四公。我与四公还有武大校友情结,四公曾任武汉大学美西校友会会长,是武大樱花起源的重要人物。1985年应刘道玉校长邀请回母校讲学。1993年我跟随导师李卫华副校长在美国加州参加项目工作,恰好离四公家不远,四公为我专门空一间房,要求我周末都回家里住。我与四公感情很深,我们书信较频繁。特别是祖坛二公1993年在长沙仙逝后,四公书信中思恋家乡和亲人愈发浓烈,常常提到二公和我祖母,而且几乎每封信都要提到一直给我留着房间,希望能再回去住。重读这些泛黄的书信,往事如潮翻涌,才惊觉当年懵懂,竟忽视了许多细腻深情,眼眶不禁湿润。
第三个是久远的家族故事。据家谱记载,先祖南京招勇将军汤忠信1370年领衔西征,迁至张家界600多年来,汤氏家族人才辈出,爷爷那一辈除了汤祖坛和汤子炳(祖堉)外,最有名的是陆军上将汤子模(祖楷)。据记载,1924年,孙中山联合西南兵力组成建国联军,任命汤子模为第二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贺龙为独立第一师师长。出师北伐前,孙中山派戴传贤、覃振赴常德犒师,获悉是年冬乃子模之母王太夫人六十寿诞,亲笔书写“爱日常晖”四字,制成寿匾托二人顺道送至子模老家志庆。令人悲痛的是,1925年11月汤子模在贵州遭叛将刺杀,年仅36岁。汤祖坛1931年在武汉为兄报仇后自首,当时在武汉大学上学的四弟为此四处奔波,有幸得到子模故交熊克武、覃振、肖毅肃、石青阳等政要声援,汤祖坛才得以脱险。1949年汤祖坛将军在任国民党河西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时通电起义,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学院(现石河子大学)创建和复办的核心人物,曾任全国政协委员。1935年贺龙率领红军北上途经岩口时,曾亲自在子模墓前设祭悼念。往事如烟,且惜今朝。晚辈有幸得到汤祖坛、汤祖堉(子炳),以及汤子模之子汤毅强伯伯、汤子炳长子汤原华叔叔等长辈的亲自教诲和帮助,留有一些特别的历史资料(见附录)。
谨以此文献给亲人们,并值此母亲节致敬所有母亲们!
作者简介:汤庸,学者网创始人,二级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81年以大庸县理科第一名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曾任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助教,武汉大学讲师,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和计算机系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院长,受聘琶洲实验室杰出科学家、广东科技学院学术副校长。
家乡简介:张家界市,湖南省西北部小城,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原名大庸县,1982年境内张家界林场成为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5年设县级大庸市,1988年设地级大庸市,下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201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我儿时心中的仙山是天门山,圣水是澧水河的水,在市区和郊区任何地方都能领略到天门山的雄伟壮丽,每次回家,我都要从不同角度眺望天门山。
文中人物索引:汤先康(父)、田际全(母)、王友姑(祖母),田德吾(曾外祖父);汤子模(祖楷 )、汤祖坛、汤子炳(祖堉);汤毅强(汤子模之子),汤原华(汤子炳长子);王太夫人(汤子模之母);汤忠信(张家界汤氏始祖)
关联人物:孙中山、贺龙、熊克武、覃振、肖毅肃、石青阳、戴传贤;刘道玉、李卫华;王洪斌等
关联地名: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山、澧水河、大庸市、大庸县(市)、田家大院(老院子)、岩口汤家坪
关联事件:酒泉起义、兵团农学院筹建与复校,武大留守护校、武大樱花,汤子模遇刺、汤祖坛为兄报仇
参考文献:
附录资料:家庭照片、部分文献截图、故乡张家界
附1:照片记忆
图1:我和父亲母亲在中山大学(大约是2005年)
图2 王洪斌市长、市府向志刚秘书长和永定区王学军区长看望母亲(2025年)
图3. 86岁的奶奶和她2个月的重孙(1990’S)
图4 幸福的家人
照片5:左为叔公汤祖坛将军长沙老干所家中,右为叔公汤子炳教授美国洛杉矶家中
附2:部分文献截图
酒泉日报等关于酒泉起义的文章,含叔公全家合影、起义通电(叔公签名在第3位)
武大档案馆校史馆存的叔公汤子炳(又名汤商皓)毕业照
-------------------------------------------------------------------------
叔公汤祖坛1985年给我的书信
二公汤祖坛将军送给我父亲的自传部分目录(其中附录:陆军上将汤子模传、贺龙早期革命事迹、兵团农学院办学等)初稿
叔公汤子炳送给我的武汉大学台湾校友会出版的会刊《珞珈》
四公汤子炳1994年1月16日给我的家信(提到海外武大校庆情况、刘道玉校长,我祖母和父亲、我的工作、我的家人,还提到他家中给我空的房间)
四公1996年寄给我的照片
四公1997年元旦给我的最后一张明信片(1997年11月2日病逝于美国加州,终年 86 岁 )
汤子模之子汤毅强伯伯(1915年9月-2013年7月)荣获健康老人特地将照片发给我留恋,汤毅强曾任中国驻缅甸远征军少校翻译官、浙江大学附中教师、大庸县中校长、大庸市政协副主席等
张家界日报2005年2月28日第一版《南粤科技之子——访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生导师汤庸》
附3:张家界市区、天门山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