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究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点误区
来源: 黄翰/
华南理工大学
1566
7
0
2022-09-09

D:\A_study\实验室推文\5\创新1.jpeg创新1

对于应用研究型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不少同学是基于现有的通用方法来解决某个应用领域的问题,并且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实现这个方法的技术上。对于这类工作,智能算法研究中心的黄翰教授有以下几个建议:

首先,一定要在论文以及答辩时的PPT中写明使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时的创新点在何处。所谓的创新点,是研究上的创新点,而不是实现过程中步骤的不同。如果A方法从来没有被应用到B问题,你的工作是把A应用到B,那么只有B是你学位所在专业领域的问题才能被接受(例如:你攻读的是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那么你将A方法应用到软件工程领域的问题是可取的,但将A方法应用到金融领域是不可取的)。建议使用列表对采用A方法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相关的实验部分也需要包含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

图1 列表对比

其次,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将A方法应用到B问题时做了创新工作,建议在论文和答辩时的PPT中写清楚这个创新工作所针对的问题和分析实现难度。你需要写清楚将A应用到B时需要解决哪些难题,而不能让评审老师认为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应用。重点是阐述清楚在B问题上使用或者修改A方法的原理,并辅以清晰的实验论证。目前很多同学的论文之所以被认为创新性不强,是因为这些同学认为没有人做过用A方法求解B问题的工作,于是将用A解决B时要做的调整和实现工作当成是创新点,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你所认为的创新点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第三,撰写论文的技术部分时一定要有核心的观点、研究思路与论证逻辑。目前,很多同学直接将技术部分写成了技术过程的介绍,比如:我把A方法用到B问题做了k步,第1步做什么,第2步做什么,....,第k步做什么。这样写论文不但缺乏创新观点的论述,而且在行文逻辑上也存在很大问题。倘若你的论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建议赶紧修改一下陈述和表达的逻辑。

第四,运用实验论证创新有效性的前提是基于对你设计和提出方法部分的论证。有些同学在实验中重复验证了所用A方法的优势,然后论证用A求解B是成功的。然而,A方法的优势已经在它被提出的文献中得到了论证,不需要再被重复论证,所以这种工作也不被认为是创新。

第五,论文需要有真正创新的观点,你提出的方法是没人做过的不代表就是创新的。论文之所以叫论文而不是技术报告,是因为论文是有论点的。例如,A方法已经被论证可以求解B及其类似问题,但是没有论文明确用A方法求解B',但是B'从抽象意义上或者从功能等价上与B是类似的,那么用A方法求解B'几乎是没有什么创新的。如果A方法修改为A'可以解决B问题,你可能认为A'也是创新的,但这个想法成立的前提是A被改为A'的观点与方法是创新的。如果已经有论文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或者这种修改意义不大,那么其创新性也不复存在。所以,文献综述是很重要的。在查找文献时,不仅要看关键字,还要看问题的本质和抽象意义上的同类问题研究现状,否则很容易漏掉重要的资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同学一直说查找文献时没有看到类似的工作,但专家审查时却可以查到一堆相关文献让你过不了关。之前有同学做车位排布的优化算法研究,一开始一直查各种车位排布的研究论文,收获不多,就自认为自己创新性很强,结果黄老师建议他查下裁剪问题、下料问题或者布局优化问题时,他才发现他的方法早就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被提出过了,最后只好重提方法并重做实验,耽误了很多时间。

最后,论文的题目也不容忽视。如果你觉得你的论文题目需要包含一个“和”字,说明你的创新点比较薄弱,因为你做的可能是两个逻辑上相对发散的工作。这种写法会在撰写论文、答辩陈述和回答专家问题时埋下隐患,如果准备不充分,很容易被问倒,从而造成不通过。如果你的论文题目是类似“基于X的Y研究”这种形式,其中X是创新点,Y是解决目标问题的产出(如模型、方法、算法、系统等),那么你可能很容易写对Y,但是在X的描述上却存在问题。如果你在撰写X时感到十分纠结,甚至有点迷茫,那么肯定是在提炼创新点上出了问题。有此烦恼的同学很可能是前期只管闷头做实验,做完了再回看自己做了什么,挑选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并作为论文题目,结果发现只有领域的名字是最适合的。这说明其实你没有做什么创新工作,只是把领域的通用方法复现了一遍,或者以你自己的方式推演了一遍,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请大家一定要铭记上述经验教训,不要对学位论文审查和答辩评审抱有侥幸心理。从根本上看,很多同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文水平太差,自己拍脑袋选题、确定创新点和设计实验,与导师沟通不足,最终造成了论文原创性上的较大风险。希望大家提前加以注意,规避风险,对往年惨痛的教训引以为戒,不要等收到延期通知后才开始行动。祝大家能够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圆满完成学业!

总编:黄翰

责任编辑:袁中锦

文字:黄翰、邓淇

图片:邓淇、袁中锦

校稿:何莉怡

时间:2022年5月21日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