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网实验室2025届毕业生欢送会暨2025第4期数据智能学术研讨会

时光不语,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毕业不散,梦想正启航。2025年5月9日,学者网团队2025届毕业生欢送会暨2025第4期数据智能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计算机学院231隆重举行。今年共有15名同学毕业,其中有一名博士生,十二名硕士生以及两名本科生,人员名单如下所示:

博士生:李伟生

硕士生:陈钢斌、蓝扬波、林俊杰、刘国强、谭泽松、叶飞、于露、张广涛、曾祥威、刘畅、陈耿斌、敖阳

本科生:梁永燊、卢泓钢

首先由吴正洋老师为毕业生送上真挚美好的开场致辞.吴老师以师长的身份殷切嘱托同学们即将从校园走向社会,需要认识到一个重要转变——在学术环境中,老师们们会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同学们的探索性失误,但在职场领域,容错空间往往有限,专业性和严谨性将成为立身之本。希望同学们能始终秉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的态度,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事必求精,行必求稳 ”。在谈及人生成长时,吴老师援引曾国藩家训“昔文正公尝言,少年经不得顺境 ”,这意味着青年阶段应多经历风雨、多积累经验,年少遇到的每一个困境,都是为中年后的从容积淀底气。这段融合传统智慧与当代职场哲理的发言,引发全场的深刻共鸣。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是由主持人林俊杰同学来介绍2025届毕业生的纪念册每位毕业生在校期间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学者网这个大家庭中也成长了许多。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已确定了未来去向。希望他们从校园踏入社会后能快速适应,迎接属于自己的繁花似锦。

图1 博士李伟生

图2 硕士生陈钢斌

图3 硕士生蓝扬波

图4 硕士生林俊杰

图5 硕士生刘国强

图6 硕士生谭泽松

图7 硕士生叶飞

图8 硕士生张广涛

图9 硕士生曾祥威

图10 本科生梁永燊

图11 本科生卢泓钢

会议的第三个议程是为毕业生颁发感谢状,感谢2025届的毕业生们在实验室的所做的贡献,由实验室的各个老师们为毕业生们颁发奖状。

图12 2025届毕业生与老师的合影

会议的第四个议程是由研一同学姚润彬做数据驱动下的教师平台建设与应用,姚润彬同学从教师平台的需求、教师主页平台的进展以及工作展望三个部分展开,详细介绍了教师平台目前已完成的功能和目前师资的应用数据。

图13 姚润彬同学做师资报告

图14 钟昊老师为姚润彬颁发感谢状

第五个环节为纪少杰同学为我们介绍基于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学术问答。该系统为一个基于知识图谱优化的检索增强生成(RAG)的学者网学术问答系统,旨在解决大语言模型在学术领域中存在的知识缺失和回答“幻觉”等问题。为此,项目引入图结构化知识表示和图检索方法,通过构建面向学术数据的知识图谱,显著提升了信息组织与问答质量。目前系统已完成:从学者网数据库和外部资源中构建知识图谱;利用大模型完成实体关系抽取、去重、摘要生成,并导入Neo4j数据库实现增量更新;支持具体与抽象两类查询,通过图检索实现多跳推理和上下文感知问答。值得一提的是该学术问答系统已开发出初步的问答界面用于演示与测试。

该系统对于学者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增强了学术信息的结构化组织与可查询性,也为提升问答准确性与用户体验提供了技术支撑。纪少杰在汇报中表示未来工作将聚焦于四方面:接入联网检索以提升时效性;优化信息融合机制以增强回答可信度;设计可视化与交互式检索界面;以及构建覆盖率、幻觉率、完整性等维度的评估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509223549

图15 吴正洋老师为纪少杰同学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第六个环节为梁艺霖同学汇报其与罗世权同学共同进行的工作:Neo4j 支持下的学者网智库系统建设与应用。学者网原本以展示学者信息和成果为主,而Neo4j 支持下的数据库系统使其具备了结构化建模、智能检索与分析、语义理解和推荐服务的能力,大幅提升了平台的技术深度和服务能力。通过Neo4j图数据库构建的学术知识图谱为学者网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底座,可支撑未来的其他应用诸如:与大语言模型结合的智能问答系统,学者推荐与合作发现,趋势分析与影响力追踪,个性化学术推送。该系统采用Neo4j作为核心数据库,设计了涵盖13类实体节点和13种关系的图模型,并完成了包括论文、用户、期刊、项目、学校等在内的亿级数据建模和十亿级边的关系搭建。同时,系统支持多源数据融合,数据来源包括学者网、Crossref、万方等权威平台,兼顾中英文文献与高校信息,实现图谱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Neo4j 支持下的学者网智库展示了在论文推荐、引用关系查询以及辅助学者大模型等方面的杰出应用。通过将论文标题转化为向量并结合Neo4j的向量索引,系统能够精准推荐相关论文;整合Crossref和万方数据,构建了全面的引文网络,并通过周期更新机制保证数据时效性。此外,系统通过提供精准的学术知识支持,显著增强了学者大模型的问答能力。

最后,未来发展规划将聚焦三个方向:影响力动态传播模型构建、学者协同网络优化,以及大模型辅助效能的持续提升。该系统的建成不仅大幅提升了学者网的技术深度和服务能力,更为构建智能学术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技术框架可扩展支持智能问答、学术趋势分析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微信图片_20250509223556

图16 袁成哲老师为梁艺霖,罗世权同学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第七个环节是由卢泓钢同学介绍机构号媒体服务。学者网机构号自 2022 年开始推广入驻,2024 年 6 月 20 日图灵智新机构号首次推广文章,2025 年 4 月机构号页面优化上线,目前已入驻 23 个机构号,总文章数达 2535 篇,文章阅读总量达 268.6 万次。

现有成果及工作情况

  1. 打造机构号的 “门面”:全新宣传落地页 :参考小红书专业号平台,设计清晰、专业、有吸引力的页面,集中展示机构号价值、核心功能、入驻案例、入驻指引,包括申请流程、优秀入驻示例、账号赋能、常见问题四部分,其中申请流程以步骤卡片形式展示,优秀入驻案例以滚动卡片展示,账号赋能突出机构号与普通账号的区别和优势,常见问题整合高频用户疑问提供清晰解答。
  2. 让机构内容 “活” 起来:文章页美化升级 :原机构号文章页存在无机构号相关信息、布局不合理、风格不现代化等问题,改进后将按钮统一放置于页面右侧,添加机构号入驻按钮,把机构号相关信息移到界面右侧,添加近期热点新闻栏目,左侧边栏设置点赞、评论、转载、分享及我要入驻按钮,右侧边栏展示机构号相关信息及近期热门新闻、下一篇文章,同时优化评论区样式。
  3. 降低入驻门槛:入驻引导优化 :通过在机构号主页、顶栏、文章页设置 “我要入驻” 按钮等引导用户进入机构号宣传页,让用户在宣传页了解详情后登录申请,已登录用户可点击机构号管理按钮查看信息或申请,进入申请流程。

bcdd0b085cddc1064c8ce81ba788bf7

图17 林荣华老师为卢泓钢同学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最后,汤庸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在未来的时间里,首先,希望研三的同学们珍惜所剩不多的时光,保持专注,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同时积极承担起责任,维护好实验室良好的科研环境,这不仅关乎自身成果的收尾,也对后续同学的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此外,研三同学们还需认真做好代码和设备的移交工作,确保知识与资源的顺利传承,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学者网即将推出第二款表情包,它是团队精心策划、创意满满的作品,旨在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学者网的特色与文化内涵。相信这款表情包上线后,能进一步拉近我们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增强用户与学者网之间的情感连接。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关注并参与后续的推广活动,齐心协力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学者网又一独具魅力的标志性元素。最后,汤老师表达了对学者网团队的殷切期望,希望团队成员们能够携手共进,营造出一个和谐有爱、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相互支持、彼此包容,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与机遇,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让学者网在学术领域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学术传播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05fe6ff2beca1b3760848953f4bd181

图18 学者网团队成员合照

编辑:李若琳,陈映欣,魏玲玲
审核:魏玲玲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