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大学逆袭榜:谁说我不能全国第一
来源: 梁瑞/
中国矿业大学
1030
0
0
2022-11-08

提到双非大学,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偏见。

 

觉得它们名不见经传,考上了和没考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事实上,他们,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强。

 

比综合性,它们未见得有优势;比专业性,比领域贡献,它们也不见得没有闪光点。

01.“中国第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0年,国立中央大学(当时为南京高师时期)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系,被称作国内现代气象学科的摇篮。

 

40多年后,当时的气象系发展为学院,随后又形成了南京气象学院。

 

到今天,当年的一个科系已经壮大成拥有理、工、商多个学科门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大气科学作为学科特色的它,是公认的“中国气象人才摇篮"。

 

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南信的大气科学全国第一。2017年第四轮评估中,唯二获评A+等级的大气科学学科一个出自北大,另一个则来自南信。

同样的,还有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很多人听到这个学科的名字,可能会觉得奇怪:一个做衣服的,能有什么突出贡献?

 

但其实,我国航空火箭神舟飞船的重要部件、宇航员的宇航服等,也都离不开这些同学的努力。其分支学科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研制出的非织造材料产品,更是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医疗卫生、水利工程等领域。

 

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学专业,更是与华中科技大学一并斩获全国仅有的两个A+。

 

同样出自双非,但专业排名靠前的,还有深圳大学的光学工程、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广州医科大学的呼吸内科、黑龙江大学的俄语、南京审计大学的审计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高校,虽然专业排名不算前,但为我国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

 

比如:华东交通大学。

02.助力交通强国!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交通强国”就一直被反复提起。

想要建设交通强国,就需要高校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向行业提供更多的技术。

 

而华东交通大学在这方面的努力,则可圈可点。

 

2021年,华东交通大学获批建设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检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所实验室,是国家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实验室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9项。近3年,实验室承担了大量具有交通特色的科研项目,先后立项主持国家级项目70余项。

 

此外,华东交通大学还与多个江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合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以科技创新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能够做到如此,离不开学校在相关方面的专业与实力。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起源于1979年的机电工程系,后经几次拆分、合并与调整,在2016年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从建设最初开始,学院就以“交通特色、轨道核心”为办学定位,结合社会与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

 

如今,学院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三个专业都是国家级一流专业。

 

除了上方提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外,还拥有“江西省先进控制与优化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稀有金属冶金全流程一体化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从2017年开始,华东交通大学便从多方面下手,为建设“双一流”高校而努力: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改善人才制度,引进更多的高质量人才;积极主办/承办各种学术会议,提高学校学术氛围与知名度等等。

 

随着越来越多学术会议的举办,更多的信息会在这里交汇,更多的人才会因此聚集。而华东交通大学的实力则会在这个过程中更上一层楼。

 

其实,无论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学者都是如此。

 

现在的成绩只是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

 

认真做好本分工作,积极拓展交流,不断强大自身实力,缩小与他人的差距。总有一天,能获得自己应得的成绩和奖励。(本文来源于AEIC学术交流中心,整理自惊蛰青年及华东交通大学官网 )

 

由华东交通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新能源系统与电气工程国际学术会议(NESEE2022)”定于2022年12月9-11日在中国重庆隆重举行。大会官网:http://nesee.iaecst.org/chinese 

会议已上线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ISSN: 1742-6596)

2022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Energy System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ESEE 2022)

Indexing:EI/Scopus/SCI

SUBMISSION SYSTEM(快速投稿通道)

投稿使用推荐码【XZW2022】将享有优先审稿及录用权

 

往届检索历史

>>>NESEE2019 EI 检索 :  Click   (会后3个月左右检索)

>>>NESEE2020 EI 检索 :  Click    (会后3个月左右检索)

>>>NESEE2021 EI 检索 :  Click    (会后4个月左右检索)

 

主办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1000.png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修改.png

 

论文评审及出版

1.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录用论文将由EI目录系列期刊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  出版,并提交至 EI 、SCOPUS 检索。

 

EI 论文模板下载:点击(论文不得少于5页)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艾思编译 为您提供翻译、润色、排版、降重、定制修改等服务,助您快速发表。 

 

◆投稿须知: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论文排版格式以及投稿方式详见网站说明。

审稿流程:本次会议采用先投稿,先送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审稿周期约5天

◆ 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 口头演讲、海报展示、听众参会、报名参会、论文投稿,请点击:【投稿参会系统】

会议联系人:Kelly—陈老师 致电微信:+86-13922150143 

【投稿完成后添加上方会务组老师微信,方便后续会议通知、见刊和检索等】

 

征文主题

节能技术

煤矿工程与技术

能源存储技术

可再生能源

热能与动力工程 

能源工程与环境工程 

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系统

能源安全和清洁利用 

矿产资源与采矿工程

风力发电

太阳能相关技术与应用

替代燃料

核电技术

温室气体处理 

清洁能源开发 

热工程与热力学

传统能源工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无传统电力)

建筑物中的能源

能源设备与能源管理

热能工程与风能工程

核能工程与氢能资源 

能源材料与能源技术

能源安全与能源系统

能源转换与能源效率

能量分析与能量转移

清洁煤和化石燃料 

生物质能源工程 

能源化学工程

节能照明产品和技术 

新能源汽车

油气资源工程

资源处理的机器和设备

水力发电,地热和潮汐

沼气和生物质能

混合能源系统

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新技术

 

 

 

 

 

 

 

 

 

 

电气工程技术

电气工程中的计算智能

机械工程和力学 

机械制造和机电一体化 

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

动力机械与机械工业  

机械制造技术 

机械自动化工程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 

机械工程和电子技术 

软件规格

计算机中继

电磁和光子学

集成光学和电光器件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和天线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电力电子

机器人和雾化工程

电池管理系统

遥控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软件保证

激光技术和电光技术的应用

装配和包装

电能加工

微波理论与技术

天线和传播

半导体的电光现象

调制、编码和信道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的远程控制和技术

高速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设计

传播的模拟

太阳能发电

风力发电

先进的测量和机器视觉系统 

林业机械与采矿机械 

各种重工业机械和轻工业机械 

先进功率半导体

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

通讯系统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应用

诊断和传感系统

分布式发电、燃料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系统

测量技术与仪器

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

MEMS-微型传感器和结构

微型机械

信号处理

电力电子和电力驱动

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经济学

功率优化

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性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

电力系统规划与调度

电力系统保护、运行和控制

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稳定性

电力系统和能源

电力系统放松管制

预测控制

过程控制

实时控制

半导体技术

传感器和微型机器

输配电系统和设备

汽车、牵引和航空航天中的电力电子设备 

电动驱动器及应用

电动汽车技术

电机及电器

电机、电力电子和工业应用

电工材料与工艺

电力牵引系统和控制

电磁与应用超导

电磁兼容

电磁暂态程序

电子材料

电子、信息和控制系统

电工技术

高压及绝缘技术

高压工程及绝缘技术

工业过程控制和自动化

信息技术应用

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系统和方法

逆变器和转换器技术

电工材料

 

 

*Other related topic 更多相关主题均可投稿,投稿使用推荐码【XZW2022】将享有优先审稿及录用权

 支持线上一键投稿:【投稿参会系统】

 

 

 更多学术业务支持 →详情可点击查看←

SCI期刊:录用快,推荐的期刊JCR覆盖Q1-Q3,都为跨学科应用期刊,多领域主题可投

论文辅导一对一一对一辅导+论文发表保障、全学科定制+对公签订合同、匹配同领域大牛导师指导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