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快讯
招生资讯
招聘信息
学术会议
期刊征稿
学术成果
学者百科
应用服务
知识图谱
学者百科
高校师资栏目
学术会议平台
学者
学讯
学术
学者
团队
课程
我的空间
个人主页
设置
退出登录
登录
注册
正确引用参考文献,投稿事半功倍
来源:
睿思王
/
武汉中科睿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530
0
0
2022-04-13 11:16:26
2022-04-13
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一次严谨的科研探索。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和充分,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数量、来源、类别、年份以及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文后给出的文献信息是否准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论文水平以及作者是否严谨。
从论文评价的形式标准上来讲,参考文献在体现研究成果层次上具有明显的评价意义。
一、什么是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写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没有参考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一样。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它不仅是作者严谨的学术精神的体现,而且是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尊重参考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参考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
任何一篇论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因此需要恰当引用别人的工作,以满足学术规范。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参考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参考文献。
二、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三、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
在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参考文献,能够起到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遵守科技道德,尊重他人成果,明晰知识产权,明确区分他人的贡献和自己的贡献;
促使自己深入广泛地了解学科领域的文献情况,并在论文中依靠对文献的引用来展示较高的学术水平;
确保论文精炼,不赘述他人已发表的细节内容代之以引文,从而节省篇幅;
帮助读者溯本求源,便于查找相关科研成果;
为论文的编辑人员提供同行审稿人的线索;
使期刊评价机构能够通过引文频次计算,对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准确评估期刊的影响力
四、参考文献梳理方法
01 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
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
02 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
也就是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参考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参考文献。
03 引言中的文献引用
对于期刊论文,需要在引言中交代背景、需求、任务和论文的目标与安排。在背景介绍中,通过引用参考文献来说明你问题的来源是什么,问题为何重要。
在需求分析中,通过引用文献,指出你面对的问题已经有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空白。在任务和目标介绍中,通过引用文献来指出你将采用前人的哪些方法或结果,你的工作将推进、补充或纠正前人哪些工作。
04 论文其余部分的文献引用
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
如果在摘要中需要引用别人的工作,那么不能采用编码引用,因为摘要是可独立阅读的文本,编码没有意义。
五、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引用
参考文献包括
一次文献(primary sources)和二次文献(secondary sources)
。
一次文献
包括公开发表的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技术标准、产品资料、政府出版物、规章制度、统计调查资料等,以及不公开发表的文献、实验记录、日记、内部报告、技术档案等。一次文献是由写作者归纳自身经验总结得出的原创性文本。
二次文献
是非原创的,是对一次文献内容的引用、诠释、归纳或描述,例如评论文章、记录片等。二次文献一般是由编纂者撰写而成。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主要是公开发表的一次文献,以及综述性的二次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
二次文献在文献学中还指目录、索引、检索类期刊、文摘型数据库等文献类型。
这类二次文献是将大量分散凌乱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和编排,形成便于检索使用的文献,通过它能够方便地找到一次文献。著名的二次文献数据库包括
SCOPUS、工程索引(EI)等。
六、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
参考文献的引用分为
指示性引用、继承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
。
指示性引用
是指作者没有引用参考文献中的具体结果和结论,只是给出专业背景说明。
继承性引用
是指作者引用他人的具体结果和结论,目的是为自己的研究结果或论点提供证据。
批判性引用
是指作者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结论,目的是提出不同的观点或纠正他人的错误。
引文应在论文中的引用处和全文最后的参考书目(References)处注明。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开列格式在国家标准和期刊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不同的期刊对于文献类型、起止页码、标点符号、作者姓名等格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研究表明,论文作者除了经常在前述的文献选择原则上出错,还经常在引用格式上出错,而且容易忽视标准化格式的重要性。
论文的引用格式包括很多种,例如MLA格式、APA格式、哈佛格式、芝加哥格式。
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制订的论文引用格式,其特征是引用作者加页码。
APA格式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制订的论文撰写格式,其特征是引用作者、年份加页码。
哈佛格式采用作者-日期法。
芝加哥格式有时也被称为杜拉宾引注格式,主要使用上标数码、脚注、尾注、作者-年份等形式引注。
这些不同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格式:
注释-参考文献表制、著者制、顺序编码制
。
文献引用要有技巧,从论文评价的形式标准上来讲,参考文献在体现研究成果层次上具有明显的评价意义。
七、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有几个原则要注意:
1.引用不标注,学风有问题
如果在文章中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或数据等而不如实地标注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对学术部严谨认真,态度不端的嫌疑。
文献的正确引用,是对其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个人诚信问题。
2.引用不规范,水平则有限
如果某篇文章的参考文献有错漏,又或者在正文中没有使用正确规范的格式标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文章著作者对待学术不够严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作者的态度及水平。
这就如同文章跑题、前后不一、出现错字别字等类似情况,也会使人怀疑该作者在研究中是否也是如此粗心大意,那么论证过程、结果和结论都会让人生疑。
3.文献多与少,充分为最好
文献量的多少体现出作者占有资料的程度,特别是对相关方面的代表性文献的遗漏会直接影响着理论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文献引用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代表资料的占有程度、选题的前沿热点和选题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讲中文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都偏少,这也是事实。
但是,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论文之间的文献引用量也相差很大。
4.文献失效短,表明是热点
参考文献过于陈旧虽然不能说研究没有创新,但说明并非当前研究的热点,没有人研究和解决可以认为是前沿但选题的重要性也就值得怀疑。
一些经典性文献长期以来被人引用,文献被引用的半衰期长短也是评价期刊和论文的理论性强弱的指标,但是从现有研究的文献引用情况来看,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应该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近五年里有很少相关的文献发表,那只能讲论文的选题并不被人们广泛关注。
5.文献有层次,增强说服力
文献的作者团队和发表的期刊,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研究选题的高度和层次,特别是行业内的权威文献往往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无论是期刊还是作者的权威性并不是自封的,而是其长期以来严谨科学作风的积累和体现,能够引用权威期刊或者权威作者的文献自然会得到同行的认可,这是建立在人们对权威的信赖基础上的。
6.文献范围广,自信能力强
文献引用贵在科学合理,如果局限在很窄的一个范围也容易造成“攀龙附凤”“狐假虎威”的嫌疑,实事求是地引用不同层次期刊和作者、不同语种的相关文献,更能体现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和对研究背景的掌握的全面性。与前一条相呼应,正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