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CSEF广州成功举办大湾区IT创新论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窘境”与“出路”

YOCSEF广州成功举办大湾区IT创新论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窘境”与“出路”

 

高校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之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2月通过了《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128号),《实施方案》提出“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产权激励,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分领域选择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试点,探索建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和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通过本次论坛,深入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何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桥头堡”的作用,设计合理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从而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本论坛邀请高校科技管理专家和具有丰富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优秀科研教师一起讨论与应对措施, CCF YOCSEF广州分论坛于2022年04月17日在线上举办了大湾区IT创新论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窘境”与“出路”。论坛由CCF YOCSEF广州AC委员、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曾安教授和CCF YOCSEF广州副主席、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副院长谢光强教授和共同担任执行主席,并邀请高校科技管理专家和具有丰富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优秀科研教师,交流研讨新时代环境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此次线上论坛共吸引了来自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惠州学院、岭南师范学院、茂名石油化工学院等20多所高校以及二十多家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机构等共200多人参加。

 

 

论坛首先由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程良伦院长代表承办单位致辞。程良伦院长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近五年来在科学研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程良伦院长希望以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契机,凝聚粤港澳大湾区的各方力量,共同为新时代环境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力量,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程良伦院长致辞

 

此次论坛的引导报告环节由曾安教授和谢光强教授主持。论坛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姚维科,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杨荣骞,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裁、副研究员李奎引导报告嘉宾;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 副教授/博导王昌栋,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孙为军,广州思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昊作为思辨环节嘉宾

姚维科副处长以“赋权激励创新、创新引领创业”为题,报告重点阐述产权相关的国家法律政策,赋权的内涵\条件\程序,创新的视角\模式\思维,以及创业中的三大核心——机会、团队、资源;并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如何开展成果赋权的工作;最后强调成果转换过程复杂,不仅仅要依靠赋权,更要以目标、问题、结果为导向去转化成果,不断探索实践。

 

 

杨荣骞副教授以“医疗器械创新与创业”为题,以自身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创业经验为例,强调创新成果转化要立足于实际需求,步子不能迈太大,而是要开展稳扎稳打的微创新;同时介绍了成果转化的一般性流程。

 

C:\Users\AI\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dab8c6c5542749bf843e609fed1353f.png

 

李奎总裁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究竟难在哪在何处”为题,深入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五大难题(难在“政策和体制”、难在“缺技术经纪人”、难在“信息不对称”、难在“价值难评估”、以及难在“教授缺商业能力”)。基于上述难题,逐一梳理了监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三方在职务成果所有权处置权方面的顾虑,当前的政策法规是否能打消各主体顾虑;专业技术经纪人/机构去哪里找、技术经纪人或机构利益如何体现;高校是否真的存在大量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及“供需”为何总是不匹配;谁需要“科技成果评估报告”以及科技成果的价值/价格是评出来还是谈出来的;国内高校成果转化为何不以专利授权许可为主要模式等热点问题。最后提出科技成果转化中,需要“以成果为核心”转向“以人为核心”、“从成果对接”转向“从能力对接”、“从成果出发”转向“从需求出发”、“纯线上/下”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形式主义、建立高处罚力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在三个引导报告之后,论坛进入思辨环节,由谢光强教授、曾安教授担任思辨环节主持人。论坛围绕三个主要议题展开思辨:1)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成果转化难、转化效率低”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出台有效的对策?2)如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结合行业痛点和市场需求问题,从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源头进行有效创新?3)高校科研工作者如何提高对商业市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培养企业家领导力特质,打通搭建科研与商业之间的“任督二脉”,成长为“学者型企业家”?与会嘉宾纷纷发表各自观点,现场讨论热烈。

思辨问题1: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成果转化难、转化效率低”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出台有效的对策?

王昌栋指出:相当部分高校教师未去主动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和扶持政策,希望以后能有专业机构开展这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孙为军提出:每个高校在产权方面的政策完善程度有差别。知识产权挂名归属以学校为主,知识产权的价值到底多少,广东工业大学和暨南大学正在试点。成果评价体系的绩效、政策,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导向力,例如:能否合理区分成果中每个成员的贡献?必须重视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和机构的建设,打造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专家队伍。

李昊认为:目前只有头部高校/企业有可衡量的成果转化体系,需要高校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企业能否承担高校试错点,同时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占据大部分时间,是否有时间参与成果转化,能否按照市场来评估其价值;扶持政策需要给高校/企业松绑,并具备灵活的处理协调机制。

姚维科认为当前学校政策、制度较为完善,但目前不少成果依然很难落地,竞争大;如果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先细分好规则/体系,将有助于成果转移。

CCF YOCSEF 苏州2021-2022主席白云指出:企业主要解决用户需求,科研主要关注关键技术;企业生存压力大,和高校科研的动力诉求不一致。如果科研人员懂企业诉求,成果转化会更有效率。

李奎表示:虽然各方面(企业、高校)存在不同的诉求,技术转移人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每年应聚焦有限数量的项目)。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产业,投入产出很难评估,服务费很难量化,而且技术转移人需要积累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和人脉,因此成果转化关键需要解决各方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

思辨问题2:如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结合行业痛点和市场需求问题,从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源头进行有效创新?

王昌栋表示:对于行业需求来说,需要不断尝试探索,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接近企业才能了解;且不同行业的技术成熟度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同时中小企业需多考虑技术(人才)的储备。

CCF YOCSEF 广州2022-2023主席黄栋指出:“相看两不解”——目前情况下,高校较难全面解决企业痛点,企业寻求高校合作的热情有待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者还需进一步修炼科研内功,提升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

CCF YOCSEF 广州2022-2023副主席曾衍瀚认为:成果转化过程中在关键环节存在一定的盲区,资金和资源持续投入难,高校对成果转化的认知需进一步提高,同时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希望具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介入帮助成果评估和转化等。

姚维科提出:如果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应该具有一定的技术成熟度,尽可能匹配最适合转化的企业,从而增加转化的成功率。

李昊指出:科研团队和企业对成果转化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企业需要构建从需求到市场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多面临生存的压力,难以投入大规模的资源进行技术储备;在新兴行业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难,市场收益难。

思辨问题3:高校科研工作者如何提高对商业市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培养企业家领导力特质,打通搭建科研与商业之间的‘任督二脉’,成长为‘学者型企业家’?

杨荣骞认为:高校老师去做产品和企业有一定挑战和难度,这个过程需要不断试错、训练;成果转化先重点考虑合作共赢与市场推广,后续才能如鱼得水;同时高校要开展前瞻性技术攻关,保证成果先进性和长期领先地位;科研人员要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以一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心态去开展科研成果转化。

CCF YOCSEF 深圳2020-2021主席陈小军表示:目前缺乏完善的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希望企业给予成果转化中间环节更多的资金支持;高校科研工作者难以把握市场趋势和发展规律,主要关注基础/前沿技术,而且企业更关注半成熟/成熟的技术,需要进一步弥补其中的鸿沟;高校科研工作者应专注于科研成果的研究与开发,同时借助职业经理人的力量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CCF YOCSEF 南京2019-2020 AC委员刘天亮认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擅长科研上的研究,企业家擅长做好商业闭环上的盈利模式;高校受固有理念的影响,需要打破这种缺乏商业模式的瓶颈;市场趋势和发展规律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要形成稳定的闭环模式,创业者要集中资源和人脉才能做好;个人能力是很薄弱的,自己不能解决的要和擅长的人员合作,设置好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才能长久化做好成果转移的市场化。

CCF YOCSEF桂林2021-2022主席李灵巧表示:高校科研工作者应注重和企业的长期合作与发展,做科研的“主角”和企业家的“配角”,寻求适合的合作者和社会资源,才能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CCF YOCSEF 广州2014-2015主席谭台哲指出:高校科研工作者要学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成长,避免对市场和自身定位的认识不足,导致与企业合作失败的风险;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案需要政策支持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专业支撑,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铭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罗朝炜总裁认为:现在社会分工较细,制造业的研发外包业务开展较为困难,企业和高校科研工作者相互之间的预期偏差较大,希望在法律法规上能有更加详细的有助于成果转化的条款。

李昊表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希望国家不断推动培养和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型人才。

 

总结

此次论坛历时四个小时,本次论坛执行主席曾安最后进行了总结。春华秋实,云议创新,聚焦市场,共谋转化!论坛 “云”聚高校科技管理专家、具有丰富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优秀科研教师和企业家,共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窘境”与“出路”,相信论坛能给大家激荡思想,赋能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最后,论坛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