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Biography
-
2Contact Me

【个人基本情况】
姓 名:骆超超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83年3月
电 话:15910447299
邮 箱:luochaochao839505@163.com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2014年12月 东北农业大学 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
2007年9月-2010年6月 东北农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
2003年9月-2007年6月 东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15年6月-2018年8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博士后
2018年12月-2021年11月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博士后
2022年3月-至今 石河子大学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师石河子市高层次人才
【科研工作简介】
一直主要从事奶牛乳腺泌乳调控的信号通路与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较系统地揭示了氨基酸对奶牛乳腺细胞泌乳的调控通路与机制,发现了GlyRS、Sestrin2、SH3BP4、GNG12、Arf1、CYTHs、ARFGAP1等奶牛乳腺泌乳的新的调控因子并阐明了其调控通路与机制。如:谷氨酰胺通过CYTHs/ARFGAP1-Arf1-mTORC1通路(Luo, 2021);蛋氨酸/赖氨酸等通过GPR87-CDC42/Rac1-MAP3K10-GlyRS-NFΚB1通路(Luo, 2019a, 2019b and 2020);亮氨酸通过GNG12-Ragulator-RagGTPase-mTORC1通路(Luo, 2018)、氨基酸通过SESN2-SH3BP4-mTORC1通路(Luo, 2018 and 2019)等调控奶牛乳腺细胞乳蛋白合成。曾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博士第一层次)项目1项、新疆自治区“天池英才”青年博士项目1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导师主持,排第一,本人排第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其他参与人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点项目等多项。一作(含并列)或并列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中科院分区1区7篇。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生理生化分会会员。是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5.279,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nimal Nutrition(IF=6.383,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IF=6.384)、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IF=5.87)、Process Biochemistry、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ACS Omega、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Animal Biotechnology等10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专家。
【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1. Sestrin2对奶牛乳腺中氨基酸介导的乳蛋白合成调控机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等资助(2019M662971),2019.12-2021.12,主持。
2.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荷斯坦奶牛、新疆褐牛和西门塔尔牛乳腺泌乳调控机制,新疆自治区天池英才青年博士项目(CZ001605),2023.06-2026.06,60万,主持。
3.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新疆褐牛不同泌乳期乳腺的细胞与分子特征,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RCZK202364),2023.6-2026.5,20万,主持。
4. 基于单细胞多维组学研究单癌基因启动的肝癌的细胞异质性和调节机制。国自然面上基金(32071452),2021.01-2024.12,第一参与人。
5. 甘氨酰tRNA合成酶调控奶牛乳腺乳蛋白合成机理。国自然面上基金(31472162),2017.01-2020.12,参与。
6. 基于基因组和单细胞测序探索猪尾鼠回声定位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国自然面上基金(31970389),2020.01-2023.12,参与。
7. 基于单细胞多组学测序对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研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2019B1515120033),2020.01-2022.12,参与。
8. 单细胞组学整合研究儿童难治及复发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与分子特征。深圳湾实验室开放课题(SZBL2020090501003),2021.01-2022.12,参与。
【目前研究方向】
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发掘调控动物经济性状形成(奶牛、奶山羊、牦牛、骆驼等产奶动物的产奶;肉用经济动物的产肉等)的基因,并阐明其信号转导途径与分子调控机制;
2)研究生物活性物质(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等)对动物经济性状的调控及机制,并开发其调控技术;
3)经济动物(如西藏地区家畜及野生牦牛等)对西藏高寒低氧等极端环境的适应性及其调控,如在基因表达方面或胃肠道微生物方面,适应极端环境的基础及其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