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接收2017级研究生调剂申请
来源: 李春英/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4847
8
1
2017-03-2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前身为创办于1957年的广东民族学院。学校坐落于南方名城广州市城市中心区——天河区,学校毗邻广州天河软件园、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历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接近100%,绝大部分就业于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学校现有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9个二级学科方向),1个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职业技术教育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

2017年我校部分招生学科专业接收调剂生。为了便于考生表达调剂意愿以及方便学科专业和导师了解愿意调剂考生信息,部分专业拟接受有意愿调剂我校的考生预先登记。详细登记流程如下:

一、仔细查阅我校接收调剂生专业信息,按(1)符合国家调剂政策;(2)符合调入专业报考条件;(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等原则,选择申请拟调剂专业。

二、如实填写“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申请表”,并将该表发送至学科专业负责老师邮箱。

三、我院接收调剂生专业信息

1.学术型: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学科方向)

接收调剂生

说明

联系方式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系统工程

0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3系统建模与应用数学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5计算机技术与控制

06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接收全日制

姚老师

13640230357

641541602@qq.com

 

学科方向一:系统工程,导师:陈潮填教授等


本方向团队拥有成员15人,教授4名,副教授7名,博士11名。

  研究方向1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开展系统稳定性、混沌学、分形几何、复杂网络系统、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复杂系统以及复杂巨系统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2: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研究: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思想和方法开展系统工程的应用研究,包括应用系统方法论对工程、技术、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种复杂系统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各种系统工具和系统分析方法,对各种复杂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控制、优化和决策等问题进行研究,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最优。

研究方向3:系统科学原理体系研究:开展系统科学知识内涵体系、系统思维模式、系统科学原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分析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规律,并用于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管理、教育等等各种复杂系统问题。

科研成果:

近年获批国家基金项目3项、省、部、市级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三大索引论文90多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十多项省级奖。

主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分形集在拟对称映射下的变形、加倍测度在分形几何中的研究、广义系统稳定性理论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有高余维分岔的显式计算及控制、四维Lorenz型超混沌系统连结轨线存在性及超混沌产生机理、基于关系融合的两阶段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方法研究,等等。

就业范围:

研究生毕业之后,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系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可以在各级国家机关从事规划、预测、设计、评估、调研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各类公司从事设计、咨询、评估等工作。

 

     学科方向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师:戴青云教授等


     本方向团队拥有成员15人,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博士8名,博士生3名。

    研究方向1: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研究:围绕制造产业链的智慧制造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研究热点问题,开展制造物联网技术、专利图像检索与信息服务、制造与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生产控制与服务领域的移动信息服务、控制领域的优化决策等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2:控制理论方向:主要从事控制系统稳定性、镇定性和定性理论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关注二、三维微分动力系统,研究它们的平衡态、极限环、结构稳定性以及各种摄动下的分支问题,揭示轨线的动力学行为。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关注从生态环境、传染病和医药领域建立的动力系统模型,确定各种平衡态的局部或大范围稳定性,探讨系统的定性行为,提出控制措施,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3)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向:针对化工过程装备、复杂机电系统,主要开展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容错控制等问题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展鲁棒控制、分布参数控制、复杂系统辨识、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成果:

近年获批国家基金项目4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企业委托项目10多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Nonlinear Analysi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重要期刊以及中国科学英文版、《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2篇,其中被SCI、EI、ISTP索引35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项目:

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药聚合供应链协同云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国家自然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制造物联网车间生产过程多周期前摄式优化决策方法”;国家自然基金“平面多项式微分方程的极限环和周期函数的单调性”,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拟齐次多项式空间向量场的标准型算法和定性性质”,等等。

就业范围:

研究生毕业之后,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选择在国家大型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业就业。


学科方向三:应用数学与系统建模,导师:肖黎明教授等


本学科方向研究队伍14人,其中教授4人;副高5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生1人。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研究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

 

研究方向1:复杂网络系统动态规划中的图论研究:研究复杂网络系统演化为网络的图模型,运用图论、代数图论研究对应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别是图的矩阵表示及其谱分析等工具,研究领域还包括电网、通讯网等复杂网络的建模与拓扑结构、动力学性质。

研究方向2:建模与仿真中的代数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格论,泛代数及有序代数结构。侧重对带有一元运算的分配格及其对偶拓扑空间的有序半群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3:偏微分数学模型的定性研究:主要研究从力学、非线性光学、生物学等实际学科中产生的偏微分方程模型,用Galerkin方法和位势井方法研究偏微分方程模型,整体强解和整体弱解的存在唯一性,在此基础上用位势井族方法研究解的真空隔离性质。

科研成果:

近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青年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10多项,科研经费300余万,三大索引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 50多篇。

主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图的(无号)拉普拉斯谱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OFDM系统的高移动性快变干扰信道容量界的研究”;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组合矩阵论的图谱理论研究及拓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代数图论中的拓扑指标及其应用”;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代数图论中关于化学分子图的拓扑不变量与图谱理论研究及拓广”,等等。

就业范围:

研究生毕业之后,可在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从事应用数学与系统建模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选择IT企业担任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员。

 

学科方向四: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师:肖政宏教授、胡若教授等

 

本学科方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一支包括教授5名,副教授3名,讲师4名,具有10名博士的稳定、成熟科研团队。

 

研究方向一: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理论与算法主要研究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算法在文本分类、图形图像处理、智慧医疗、软件成本估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决策树、关联规则等算法在能耗管理系统、电力抄表智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二:大数据及智能信息系统:主要研究大数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大数据的异构接口技术、分布式存储架构、分布式计算机框架、大数据的高维统计分析技术、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等在智能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三:智能图形图像处理及应用:主要研究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小波系数特征选择方法、图像重构技术、图像跟踪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视觉图像理解技术及其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科研成果:

近年来,该学科组成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重大专项,以及多项科技开发课题20多项,近几年课题经费500多万元。

主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图谱性质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物联网中的大数据融合及语义冲突模型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软件成本估算的机器学习模型”;广东省科技计划“基于医药大数据的服务系统研发”;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基于知识关联和认知风格的慕课内容挖掘系统及应用”、“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医疗物联网便携式检测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广州市科学技术研究“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等。

就业范围:

研究生毕业之后,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大型IT企业选择担任数据挖掘分析师、算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员等。

 

学科方向五:计算机技术与控制导师:林智勇教授、崔怀林教授等

 

该学科方向的学术团队有教授4名,副教授(高工)5名;博士7名,博士生3名。

研究方向1:计算机软件控制方面:主要开展机器学习、智能计算以及无线网络等领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研究。

研究方向2:计算机硬件控制方面:主要开展智慧溯源、智能家居、智能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方面的控制方法以及系统设计研究。

研究方向3:计算机应用方面:主要开展Web数据集成与处理、无线传感网络、低碳制造、能耗优化以及智慧教育等领域的技术以及系统开发研究。

 

科研成果:

近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总经费近300万元,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NFOCOM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以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索引45 篇。

主要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异质信道盲会合算法”;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rendezvous(会合)问题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向5G高移动性快变干扰信道容量界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考虑机器能耗和拖期成本的非等同并行机调度问题的蚁群算法研究”;广东省产学研合作“智慧城市数字家庭智能盒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离散车间低碳制造支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科技厅重大应用专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示范”,等等。

就业范围:

研究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从事涉及到计算机、自动化、电子技术、通讯等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技术支持、销售、技术管理等工作。

 

学科方向六: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师:祁伟教授等

 

该学科方向的学术团队有教授6名,副教授(高工)14名,博士14名。

研究方向1:机器人运动控制:主要研究机器人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总线和运动控制网络的技术与应用。将ARM与运动控制芯片相结合,研制高速、高精度嵌入式运动控制器,提供多轴协调运动控制与复杂运动轨迹规划,实时插补运算,误差补偿,伺服滤波算法,实现闭环控制。

研究方向2:测控系统通信与网络:研究测控系统的通信体系结构、工业控制总线与现场总线技术、仪器仪表的通信方法等。在当前多种形式控制网络系统并存的情况下,不同控制网络系统的互连与集成是现阶段主要特点,以分布式、开放型、标准化为主要特征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开放嵌入式控制网络系统是智能电器控制网络系统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3: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主要研究动态过程参数的测试技术及理论、计算机控制下的新型模块智能仪器和智能装置的设计理论与技术。该方向涉及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分布式和并行处理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作为智能仪器及控制装置核心部件,成为推动智能仪器向小型化、多功能化、人工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动力。

科研成果:

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8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EI索引60余篇,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项。

主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RFID的分时段双层实时动态OKP调度理论模型与算法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随机目标跟踪技术的全景视觉自主机器人动态SLAM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机组复合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基于免疫原理的大型化工机组复合故障集成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全闭环电液节能型注塑机数控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等。

就业范围:

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控制类、电气类、电子类等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仿真、开发、维护、调试技术改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从事自动化仪器仪表、检测仪器仪表的设计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也可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优惠政策

1.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助学金享受群体是所有脱产(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学习的研究生,覆盖面100%,发放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0元。

2.新生奖学金,第一志愿报我校并被录取的推免生,给予一次性12000元奖励;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所报专业录取的考生(不含破格录取),给予一次性10000元奖励;调剂录取的考生,每生奖励2000元。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行动态管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奖学金名额约为在校生人数的10%,奖励标准为8000-10000 元/年;二等奖学金名额约为在校生人数的25%,奖励标准为4000-8000元/年;三等奖学金名额为在校生人数的25-65%,奖励标准根据资金预算动态调整。

4.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生每次20000元,覆盖面按上级文件规定。

5.设立有优秀研究生干部奖、优秀毕业研究生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考取博士研究生奖等奖项。

6.学校鼓励研究生兼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简称“三助一辅”)工作,给研究生提供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学校每年按在校研究生总数的10%设置“三助一辅”岗位数,岗位酬金4500元/岗•学年,受聘研究生按劳取酬。

7.国家助学贷款。我校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经济困难学生可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

 

备注:其他未尽事宜,请咨询姚老师!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