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依次为朱昱洁、指导老师陈仕鸿、魏安迪、李一鹤
Part I 团队介绍
2015年3月,三个女生组成了一支名为“棠梨煎雪”的队伍,决定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从确定参赛主题到设计作品,我们精心地为比赛做准备,终于得到老师的认可,通过了校内选拔赛,并有幸进入了省赛的决赛。而上面的照片便是我们参加省赛时与指导老师的合照留影。
我们团队总共由魏安迪、朱昱洁、李一鹤三个女生组成。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并不呆板保守、只顾埋头苦学,而是对计算机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比赛怀着无限的热忱。我们热衷挑战,勇于拼搏,不畏困难!团队之所以取名“棠梨煎雪”,是因为这个名字代表了我们成员之间齐心协力、互相信任的感情。所谓“棠梨煎雪”,是指古时候女伴们用采来的新鲜棠梨果融入去年枝头之雪一起酿酒,表达了友谊的深厚。且这个队名颇具古风,与我们参赛主题——“汉服”风格统一。
Part II 作品介绍
<一>基本情况
我们参赛的作品名称为《子衿荷衣溯汉魂》,作品类别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元素(民族服饰)——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类。作品以弘扬汉服文化为主旨,原创绘制男女性汉服基本款式各六种,并配以落英、兰花、祥云、翠竹等中国风图纹装饰。将一系列作品通过明信片的形式展现,比较新颖,兼具实用性与欣赏性。
<二>设计思路
自主绘制汉服卡通人物形象,具备原创性及创意性。以明信片形式展现,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通过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设计,使作品更精美吸睛,较好地传达出设计意图和理念,彰显传统汉族服饰的魅力。
<三>设计重点和难点
重点:每件手绘服饰皆为汉服代表性款式,且绘制出来的成品图清新精巧,独具匠心。明信片的展现形式别具一格,十分具有创新精神。
难点:因为我们并非绘画或计算机专业学生,所以在绘画、色彩搭配、图像布局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不足,且缺乏绘图相关专用工具,为设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目的及意义
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传达弘扬汉族传统服饰的理念,将唤醒汉族民族意识的理念与明信片的独特呈现形式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美的享受,使人们在不经意间了解汉服基本知识,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使用Photoshop软件,构图上以手绘汉服人物形象加精美装饰,简洁美观。该组作品对于普及汉服知识,提高汉民族意识,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五>制作花絮及作品展示
● 制作花絮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zODI2NTI4OA==.html
● 作品缩略图☟:(点击此处查看作品大图)
Part III 参赛过程及心得
做出参赛的决定是在今年的三月,虽然我们三个女生并不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对平面设计的兴趣让我们坚定决心,努力攻坚。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选择参赛主题,起初我们选择的是“空气”主题的平面设计,但绞尽脑汁得出的构思仍然不尽人意,于是我们咨询了陈仕鸿老师,采取了老师的建议转战“民族文化”主题。并在组内讨论,一致决定以宣传“汉服”文化为设计主旨,进行设计。
然而选题只是困难的开端,最让我们倍感压力挫折的是付出全员巨大心力的作品在校内初赛时受到了评委老师的质疑,而竞争者们又十分优秀,这让我们的处境陷入艰难的境地。出于对作品的信心,我们团队从未预想过会在校内评审时遭遇滑铁卢。所幸,在大家心灰意冷的时候,得到了老师我们通过校内选拔的通知,这个消息如同雪中送炭一般,让我们团队的激情和斗志重新昂扬。
为了进一步完善作品,我们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将原先的作品改为手绘,避免版权、形式雷同等存在争议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达到新作品对Photoshop技术的更高要求,而且要解决绘画技术不专业的难题!于是我们从网上学习绘画速成小技巧,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终于完成了绘画的人物底稿并传入电脑。然后在对底稿基本处理后,设计每一幅图的构成、背景、色调、装饰等等。那些日子,我们每天在电脑前一连坐好几小时,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我们尽心尽力,互相扶持,全力奋战。我们的付出果然有效,只用了一个月,全新的作品就完成了制作。终于,我们进入了省赛的决赛,那是我们团队的汗水换来的。
为了省赛决赛,我们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华南师范大学的决赛现场,不乏来自广东省各个学校的优秀选手,他们精彩的展示和富有创意的作品使我们眼界大开,评委老师们精辟的点评更是使我们获益匪浅,对计算机相关设计有了独特的感受。我们克服紧张,自信地走上展示台,流畅地介绍我们的作品,并以极具诗意的解说词配上典雅的音乐,获得了评委老师们的肯定,荣获小组展示第二名。
我们的作品获得了省赛二等奖,虽然我们不是最强的队伍,但是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这参赛历程中,我们的计算机水平与设计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学会了团队合作,懂得了面对困难不低头。当然,获得成绩还离不开陈老师的殷切指导,在此感谢老师!
这次比赛结束了,“棠梨煎雪”奋斗的旅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