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届计算机科学青年学术秀讲者介绍及演讲题目(按照系统报名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1、黄栋,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系青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CCF广州分会理事,CCF YOCSEF广州分论坛委员。2015年6月于中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赖剑煌教授。研究方向是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数据集成聚类、支持向量聚类、流数据聚类和图像视频分析等。已在IEEE TKDEIEEE TCYBPattern RecognitionNeurocomputingICPR等相关领域主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担任KAISNeurocomputingIJPRAIJMLC等多个SCI期刊审稿人。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1项、华南农业大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项目1项。

演讲题目:数据集成聚类新方法及其应用


2、李荣华,深圳大学李博士于20138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同年9月加入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任讲师。李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大规模图数据的算法设计与分析,以及其在图数据管理与挖掘、社交网络分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李博士在SIGMODVLDBICDEKDDTKDEVLDB JournalCCF A类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引次数300余次。李博士目前是深圳市孔雀计划C类人才,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深圳市孔雀启动项目,以及腾讯犀牛鸟等项目。李博士曾经获得过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以及国际语义计算大会(ICSC)的最佳学生论文奖。李博士担任过CCF A类会议WWW 2015,以及CCF B类会议SDM 2016CIKM 2017的程序委员会成员,全国数据库会议宣传主席,以及担任了多个CCF A类期刊的审稿人。李博士目前是CCF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

演讲题目:群组斯坦纳树搜索算法及应用


3、全宇晖,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201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和稀疏表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一项,近五年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篇(含CCF-A类会议论文7篇、JCR-1区期刊论文1篇、JCR-2区期刊论文4篇),曾获2016年度ACM广州分会学术新星奖、2016年度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4年度ACM 广州分会优秀博士论文奖、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3年度及2012年度全国信息科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Winner of 2010 IEEE SMC Society Student Paper Contest等奖项。

演讲题目:Sparse coding for classification: Improving discrimination


4、王昌栋,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2013年获得中山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曾获首届广州市菁英计划公派留学项目资助,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留学。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数据聚类、社交网络、推荐系统。他一共发表了五十多篇学术论文,包括IEEE TPAMI等国际顶级刊物和IEEE ICDM等国际权威会议。主持了包括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4.6万)、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10万)等7个项目。他的ICDM2010论文荣获最佳论文提名奖;他曾获2012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学者奖提名,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7年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他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

演讲题目:多视图非线性聚类及其应用


5、李冠彬,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在中山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16年在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获得香港政府奖学金(HKPFS)资助。2016年10月至今在中山大学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深度学习、图像与视频内容分析等方向。已在包括IEEE TIP,CVPR,CG&A等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是IEEE TPAMI,IEEE TIP,IEEE TC等多个权威期刊的审稿人,曾担任计算机视觉媒体会议CVM2017的委员会成员。

演讲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显著物体检测


6、罗玉,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后

罗玉,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后,导师凌捷教授。2016年6月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许勇教授。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师从纪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相关研究成果已在JCR一区期刊,CCF-A类会议ICCV、CVPR上发表。

演讲题目:Removing rain from a single image via discriminative sparse coding


7、陈武辉,副教授,任职于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2014年3月于日本会津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系获博士学位。2014.4-2016.3担任日本学术振兴学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2016.4-2017.3担任日本会津大学福岛复兴支援中心研究员,参与云机器人系统的搭建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服务计算,云计算,云机器人。近年共发表国际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50余篇,包括第一作者SCI索引国际期刊9篇、其中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及CCF A类期刊论文5篇。

演讲题目:云机器人在灾害救援的应用


8、唐静,广东海洋大学,讲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曾在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进站做博后,担任远光大数据事业部电厂设备性能管理项目经理。目前任职于广东海洋大学数据与计算机学院讲师。

演讲题目:基于运行监测大数据的电厂设备状态预警与辅助检修技术研究


9、何盛烽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何博士于2015 年8月在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期间在2015年1月到6月在美国三大理工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交流博士生。博士毕业后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Research Fellow)。于2016年11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何博士主要从事物体的分析,提取与跟踪的工作。在顶级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会议上(CVPR, ICCV、ECCV和IJCAI)发表了8 篇论文(第一作者4篇)。其中13年发表的CVPR论文中提出一个新的位置敏感直方图用作视频跟踪,已被引用178+次(根据Google Scholar引用情况)。在16、17年发表的三篇CVPR论文中,都被录取为突出报道口头论文(Spotlight Oral),录取率仅为9.7%。另外,何博士在著名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期刊上共发表(或被接收)10篇论文(第一作者5篇),包括2篇IJCV,3篇IEEE TIP,2篇IEEE TCSVT,1篇CGF。总影响因子为27.213。另外在投的论文有11篇。

演讲题目:零样本学习


10梁鹏,男,副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1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

演讲题目:基于目标行为轨迹分析的视频追踪关键技术


11、方萌,博士,研究员,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先任职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从事智能电网中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

演讲题目: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12、林智勇,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第六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计算机协会计算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专家。2009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从事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智能计算、机器学习、认知无线电网络等领域的算法设计与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各一项,参与完成(在研)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30多篇,获授权美国专利1项,部分论文发表在IEEE会刊(TPDS, TMC, TC, CL)、Information Sciences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Soft Computing、计算机学报、中国科学以及INFOCOMICCGLOBECOMCEC等权威期刊和会议上。

演讲题目: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会合问题及其算法


13、孟敏,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2011年6月于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3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2016年在新加坡理工学院担任研究员,承担两项新加坡教育部研发转化与创新基金。广东工业大学“青年百人计划”人才,现任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主持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一项。已在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 & Graphics,Neurocomputing等相关领域期刊和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演讲题目:基于特征线共同提取的模型集四边形网格化算法

14、王炫盛,讲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4.9-至今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2012.7-2014.8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博士后

2009.9-2012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博士

2011.3-2012.4 比利时法语鲁汶大学 访问学者

2006.9-2009.7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硕士

2001.9-2005.7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本科

演讲题目:Extended Lanczos Bidiagonalization Algorithm for Dimension Reduction


15、陈蔼祥,副教授,广东财经大学2007年于中山大学软件研究所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全日制博士学位,现为广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审稿人。“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为统计机器学习、智能规划,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译著1部。主持国家统计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各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

演讲题目:Deep Learning and Statistics


16、赵山程,博士,讲师,暨南大学Shancheng Zhao received the bachelor’s and Ph.D. degrees from the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2009 and 2014, respectively. He is currently an Assistant Professor with th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From 2013 to 2014, he was a Graduate Visiting Student with UCLA, CA.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LDPC co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torage systems an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s. He is a co-recipient of the Best Paper Award of the 2015 IEEE GLOBECOM.He is a member of IEEE.

演讲题目:Recursive Block Markov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of Short Codes


17、龙锦益,教授,暨南大学从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于东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并于2012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获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李远清教授。毕业后至2016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期间从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由美国合作导师Monica A. Perez教授全额资助分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与美国迈阿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1月至今到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任教授。是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三),获首届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共10 篇),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全校共9 位)等荣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8 项科研项目,是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研究团队项目5 名核心成员之一。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如在信息科学国际权威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EEE Tra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脑科学国际权威期刊:Brain (IF=10.1), Cerebral Cortex,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及综合性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并获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的论文有12篇。据学术Google 统计,所有论文共被引用500 余篇次,第一作者论文单篇最高引用115 篇次。是第六届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中的生物医学成像与信号处理专题的特邀嘉宾,是国际期刊 Brain Disorders & Therapy 编委,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有些成果也已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如本人的成果已被很多国际权威学者(包括世界仅存的10位美国三院院士之一Terrence Sejnowski、世界爱因斯坦艾伯特奖获得者Niels Birbaumer、加拿大两院院士Rabab K Ward、德意志利奥波第那自然科学院院士Klaus-Robert Müller、众多IEEE Fellows及IEEE Trans主编或副主编等)正面引用。

演讲题目: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or Motor Function Improvement


18、刘珍,讲师,广东药科大学

学历经历

2008.09~2013.12: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学博士(硕博连读)

2004.09~2008.06:西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4.09 至今 广东药科大学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学术任职

担任SCI检索源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Neurocomputing) 和国际会议CITS 2016审稿人。CCF 会员、CCF YOCSEF广州分会委员。

演讲题目:移动互联网基准数据集建立方法研究


19、郑盛根,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博士,副研究员。1983年1月出生,博士,从事量子计算研究。2012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10月到2015年6月应IEEE先驱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Gruska教授的邀请作为捷克优秀博士人才引进计划的人员前往捷克马萨里克大学从博士后研究工作。郑盛根与国际这方面权威的专家Ambainis教授有定期的访问合作计划,也曾多次在Ambainis教授团队进行访学。在2015年期间与Ambainis教授等一起合作证明了精确量子算法对几乎所有的布尔函数都有优势,解决了在精确量子计算领域一个十几年公开的问题。近五年内在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Quantum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等国际权威SCI学术期刊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20几篇(其中包括CCF推荐A类论文1篇,B类论文3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包括LATA, QIP, CEQIP等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也是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Quantum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等国际权威SCI学术期刊的审稿人,CIAA、SOFSEM、AQIS、ICIC等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共5项。

演讲题目:精确量子查询算法的优势


20、许波,副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

第四届全国智能信息处理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Nciip2013)

2014年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NACA2014)

2016年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NACA2016)

SCI国际期刊Knowledge based system等审稿人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青年教职工联合会委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成员

演讲题目:可移动障碍环境下最小约束问题及其算法研究


21、方俊彬,副教授,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暨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华南师范大学光学专业博士,师从刘颂豪院士;2008-2012年于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以海外人才引进方式到暨南大学工作。现任暨南大学光电工程系副教授,广东省可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市可见光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荣誉研究员,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访问教授。2017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科技专家服务团挂职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总工程师。

演讲题目: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快速高精度室内定位导航


22、杨晓鹏,副教授,韩山师范学院2000-2004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4-2007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攻读基础数学硕士学位,2013-2016在广州大学攻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的博士学位。在广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本人从2007年之后,一直在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担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兴趣为基于模糊关系不等式的点对点网络系统中的优化建模和求解,已发表相关的SCI论文14篇,其中2篇发表在(工程技术大类)一区期刊,5篇发表在二区期刊。

演讲题目:P2P网络系统中的模糊关系优化模型


23、聂勇伟,助理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

学历经历:

2009.09-2015.06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 博士研究生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5.09-2009.06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 本科生 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5.07-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14.02-2014.08 香港城市大学 创意媒体学院         副研究员

2013.07-2013.08 香港中文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助理研究员

2012.10-2012.12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访问学生

2012.03-2012.06 香港中文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助理研究员

2011.04-2011.07 香港中文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助理研究员

演讲题目:基于单应传播和优化的宽基线街景图像插值


24、吴贺丰,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CF会员,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2013年于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罗笑南教授。2014.1-2014.10在中山大学国家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2014.11至今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讲师。研究兴趣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智能视频分析等方向。在国际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担任IEEE TCSVT、IEEE TSMCA等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

演讲题目:失真感知的相关跟踪 (Distortion-Aware Correlation Tracking)


25、王艳,讲师,广州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学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是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中能量有效的数据分布与任务调度,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异构并行系统高效能调度理论与方法”(61133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并行化和数据分布优化”(61173014),国家863项目“基于内存计算的并行处理系统研究与开发”(2015AA015303)。

演讲题目: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低能耗数据存储方法研究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