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我要入驻

AI时代如何教?蓝云认为教师应具备“π型智慧”

近期,数字广东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宏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十大舆情数据专家之一蓝云,先后为广州、佛山四所学校的1000多名教师,以“π型智慧:锻造教师AI核心素养与教学创新实践力”为题,就人工智能如何与中学、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举行专题讲座,引起现场听众热烈反响。

何为“π型智慧”?蓝云认为,π的“一横”代表基本知识面,“两竖”指至少一种专业技能+AI思维及应用能力,“π型智慧人才”指的是至少掌握两种专业技能,并能将不同知识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讲座中,蓝云从当前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切入,他表示,我国正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方针战略。可喜的是,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诸多AI应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下一步的一个发展重点就是要推动教育理念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转变,激发学生、青少年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IMG_256
8月28日,蓝云在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专题讲述“AI+教育”知识。

接下来,蓝云没有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以“胡萝卜称重”小实验开场,请现场教师“依靠直觉、经验”快速估算一根被细绳吊起的胡萝卜哪一头更重,再对比用天平检测的实际称重结果。通过实验,蓝云指出,“真正的教学,就是带学生动手验证、逻辑推理、总结方法——AI让知识变得无限,而教学要做的,是引导人从‘1’种答案走向‘π’型的多元智慧。”

IMG_257

8月28日,蓝云在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专题讲述“AI+教育”知识。

随后,蓝云以DeepSeek与ChatGPT的对比、奥特曼与梁文锋谁更厉害、“AI幻觉”的双面性、AI是否能超过人类等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向听众们科普了人工智能发展简史、我国AI领域的崛起、大语言模型的争议性问题等前沿议题。


8月31日,蓝云在广州市番禺区恒润实验学校,现场默写圆周率前100位。

“AI时代,知识貌似唾手可得,学生还需要背诵、记忆吗?答案是依然需要,只是量不用那么大。”蓝云现场默写了圆周率前100位,并借此表达,假如人脑不经过“预训练”、强化训练,人脑与木头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创造力仍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堡垒,而AI之于教育,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具备判断、审鉴的能力。“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能借AI激发学生创造力,反之则可能一起被AI带偏方向。”

那么,教师该如何教?蓝云提出五点转变:提出好问题优于简单解答、判断答案好坏比答案本身更重要、构建知识体系胜于记忆碎片、有灵魂的回应远胜标准答案,以及人类的审美与批判能力愈发珍贵。

055d161a97368b7ca13448dacc1e965d
8月30日,蓝云在佛山市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技师学院,开设AI专题讲座。

现场,蓝云还推荐了DeepSeek、KIMI、豆包、小浣熊、即梦、Suno和云碟科技等15类适合中学教学的AI工具或平台,涵盖从文生图、代码辅助到课堂诊断、AI阅卷等多种场景,并贴心介绍“朱雀检测”等工具帮助识别“AI味”,鼓励教师“善用工具但不依赖工具“。(通讯员 平婧 友来)


贯彻 “运用网络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精神,集聚高校、智库、业界和政界研究型人才,提供公共决策咨询、数学模型研制、课题研究、榜单发布、活动举办、书籍出版等公益服务。多位国际知名学者、院士担任首席顾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