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网8月21日报道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锻造青年实践本领。2025年8月7日至10日,由华南师范大学MPA教育中心主办,广东省粤有数专委会、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联合牵头的“守正创新——2025暑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营”在线上成功举办。这场“战前练兵”旨在通过聚焦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技能,为即将奔赴全省开展乡村治理调研的志愿者赋能,以科学方法助力乡村治理“摸底”与“体检”,为调研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训练营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于2021年创立的“守正创新”大湾区跨境跨校跨域研学品牌举办。该品牌已成功举办142期系列活动,辐射湾区3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参与师生超2.5万人次,旨在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素养。系列活动多次获得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等权威媒体报道,在粤港澳大湾区享有一定知名度。
此次面向广东全省乡村治理发展情况调查员志愿者的培训活动,正是依托“守正创新”研学平台开展,将知识输出由大湾区延伸至全省范围。训练营集结了来自全省17所高校的近120名青年学子,涵盖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南方学院等院校,为推动全省乡村治理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持。
在培训动员会上,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委会联席主席陈天祥肯定了“守正创新”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向上、多元、开放与前沿性,并鼓励项目团队深化合作、总结经验,力争产出高水平教学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数字广东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粤有数专委会执行主席、云宏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蓝云则以其本人2008年在京参加北京奥运会现场采访的实例,鼓励志愿者们锤炼专业提问技巧,以事先充分准备、多角度模拟来克服“初入行者容易紧张、忘词”等心理困境,精准捕捉乡村治理痛点难点,为乡村振兴出实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训练营课程设计精良,师资力量雄厚。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为期两天的访谈法系统理论,更在8月9日邀请了多位深耕田野调查的专家学者进行“干货”分享。本次训练营由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委会委员于刚强主持课程学习。作为牵头单位代表以及培训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华南师范大学MP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委会秘书长颜海娜聚焦“如何进行访谈的追问”,传授深度访谈的核心技巧。她强调,乡村振兴需摸清实际困境,而追问是把握问题本质的关键,能捕捉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痛点,为制定策略提供依据。她鼓励志愿者带着对乡村的感情与责任感,敢于并善于追问,让调研成果服务乡村发展,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黄帝威、曹润婷、何泽洪等专任教师,也分别就建立关系、打开话匣、快速田野等实操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熊彩、研究生苏启航和本科生谢卓婷亦从不同维度分享了实践背景、经验与反思,共同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图谱。
8月10日的培训则聚焦问卷调查方法。广东省粤有数专委会副秘书长、广州南方学院讲师黄宁博士首先深刻解读了“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原理”。随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苏启航、莫希麟对本次调研问卷的填答进行了指导。最后,颜海娜教授为志愿者们讲解了问卷调查中的沟通技巧与应变策略。
四天的线上培训,对学员而言,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科研素养的深度培育。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高质量的“云端赋能”,他们对即将开展的实地调研有了更强的信心和更清晰的思路,明确了如何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科学方法把握乡村发展脉动。
文 莫希麟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