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Course Introduction

本课程主要介绍摄影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照相机(含相机类型、结构、使用及维护)、摄影曝光(含正确认识曝光、曝光量估计等)、景深与超焦距(含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超焦距含义的使用价值等)、摄影实践(含人物、风光、静物摄影以及运动、广告摄影等)、摄影构图(含构图的原则和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等)、数字摄影系统(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等内容。

《摄影技术基础》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影视类课程的基础课,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摄影技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193131

课程英文名称:Photography Skills

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方向学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建议学时:总学时48,其中讲授32学时,实验16学时

学分:2.5

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影视照明技术、商业广告摄影

考核方式:考试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摄影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摄影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摄影教学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识各种常用镜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摄影用光、曝光、取景、构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拍摄照片的技巧。

(二)教学要求

《摄影技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课程,在教学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与摄影实践相结合,讲授时采用多媒体优化组合,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课时分配

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照相机(含相机类型、结构、使用及维护)、摄影曝光(含正确认识曝光、曝光量估计等)、景深与超焦距(含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超焦距含义的使用价值等)、摄影实践(含人物、风光、静物摄影以及运动、广告摄影等)、摄影构图(含构图的原则和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等)、数字摄影系统(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按48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可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与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的不同要求要求在教学中进行适当调整。

(一)第一章 摄影发展简史(1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摄影术的起源

第二节 摄影术的发明

第三节 摄影术的发展

第四节 数码摄影技术的崛起

第五节 摄影作为艺术的演变历程及其风格流派

第六节 摄影艺术与社会生活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历史与发展、演变历程及风格流派,并了解摄影艺术与社会生活。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二)第二章 照相机与镜头(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照相机的结构

第二节 照相机的类型

第三节 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第四节 常用照相机附件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照相机的结构与类型、学会使用与维护照相机,了解常用照相机附件。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三)第三章 测光与曝光(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曝光基本知识

第二节 曝光量估计

第三节 测光表的使用

第四节 照相机的自动曝光

第五节 多种常用的曝光技巧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曝光基本知识,学会估算曝光量,学会测光表的使用,了解照相机的自动曝光和多种常用的曝光技巧。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四)第四章 数码相机(1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数码相机概述

第二节 数码相机的组成

第三节 数码相机的使用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数码相机原理及构成,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五)第五章 景深 (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景深的含义

第二节 景深的控制

第三节 景深的意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景深的含义,掌握景深的控制,明白景深对摄影的意义。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六)第六章 照相机的艺术表现力(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光圈及其表现力

第二节 快门及其表现力

第三节 标准镜头及其表现力

第四节 广角镜头及其表现力

第五节 长焦镜头及其表现力

第六节 变焦镜头及其表现力

第七节 特殊镜头及其表现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光圈及快门在摄影中的表现,了解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及特殊镜头在摄影中的表现,掌握不同摄影要求下针对光圈和快门的具体操作,学会为摄影画面需要而对镜头的选择。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七)第七章 摄影构图(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摄影构图的原则与要求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画面元素

第三节 摄影画面的构成

第四节 取景与构图

第五节 常见构图表现手法

第六节 摄影构图的规则和形式

第七节 照片的剪裁和装裱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原则与要求,知道摄影构图的画面元素与画面的构成,掌握摄影取景与构图,了解常见构图表现手法,了解摄影构图的规则和形式。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八)第八章 摄影用光(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光画艺术

第二节 光的六种属性

第三节 自然光摄影

第四节 灯光摄影

第五节 闪光摄影

第六节 其他常用器材

第七节 常用人像布光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光画艺术,掌握光的六种属性,学会在自然光、灯光、闪光等光线环境下的摄影操作,了解摄影用光的常用器材,掌握常用人像布光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九)第九章 摄影专题 (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风光摄影

第二节 人像摄影

第三节 纪实摄影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不同摄影专题。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十)补充 动感的控制 (3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动态凝固法

第二节 变焦拍摄法

第三节 追随拍摄

第四节 慢门拍摄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动态凝固、变焦拍摄、追随拍摄、慢门拍摄等不同动感表现手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十一)补充 摄影作品分析与鉴赏 (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优秀摄影作品的分析鉴赏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摄影知识分析和理解优秀摄影作品的拍摄手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组合与网络教学

四、实践环节

具体安排见“摄影技艺实验教学大纲”

五、教材

教材:《摄影技艺》 赵剑 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月第1

六、参考资料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Donald Alexander Sheff 主编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08月第1版;

七、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教学,讲练结合,对摄影理论与具体摄影作品进行结合分析,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留言板 Message Board
条留言  共

  • 参与互动
    Interaction

  • 扫码加入课程
    Scan QR Code
教学队伍Teaching Members
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请求信息:
  • 学号号:
  • 班级选择:
  • 附注信息:

扫一扫二维码,快速加入本课程!

放大二维码 查看使用方法
课程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