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我要入驻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主办 | 往届快至见刊后1个月EI检索】第五届控制工程与机器人技术国际研讨会(ISCER 2026)

收录于合集: # 学术会议

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五届控制工程与机器人技术国际研讨会(ISCER 2026)将于2026年6月12-14日在中国成都举行。

控制工程的研究与进步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还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检测的准确性。在万物互联的当今社会,机器人技术几乎在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毫无疑问,控制工程和机器人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ISCER 2026大会将继续聚焦于控制工程、机器人、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旨在为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平台来分享科研成果,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讨论,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企业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专家学者前来投稿参会!

小卡片中文

 

【会议亮点】

双一流高校-成都理工大学主办 | 多届数、会议历史好、EI稳定检索有保障!

投稿领域广泛,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相关稿件均建议投稿!

第五届控制工程与机器人技术国际研讨会(ISCER 2026)

2026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Robotics

2026年6月12-14日,中国·成都

会议官网:https://www.iscer.net【投稿参会】

收录检索:EI、Scopus双检索

录用通知:投稿后约3-8天

【会议历史】往届会议论文集都已成功见刊检索,往届快至见刊后1个月EI检索!

ISCER 2025 会议论文集

图片.png

ISCER 2024 会议论文集

图片.png

ISCER 2023 会议论文集

图片.png

 ISCER 2022 会议论文集

图片.png

 

【合作单位】

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承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大会委员会】

大会主席

邓星桥,教授/院长,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级青年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张葛祥,教授/院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二级教授,IET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

程序委员会主席

郭世盛,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

周成伟,研究员,浙江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贾  勇,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IEEE Member)

出版主席

孙  玥,副教授/系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入选成都市“蓉漂计划”)

嘉宾个人信息可在官网查看,更多嘉宾持续邀请中.....

 

【出版检索】

所有的投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以论文集形式出版,出版后将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EI检索稳定)

image.png

 

【征稿主题】

智能控制

振动与噪声控制

无人系统控制

集成控制系统

机器视觉与工业自动化

激光加工的动态控制优化

网络化控制系统与远程操作

人机交互与协同控制

故障检测与诊断

动态系统与网络控制

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

光学传感/控制

光纤传感与智能工业监测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实时监测与仿真

无人机集群协调中的光通信

智能电网控制的光通信

微纳机器人控制技术

智能在线监测技术......

机器人与振动噪声控制

智能光学传感用于机器人控制

机器人视觉与环境感知技术

机器人中的光学导航

运动规划与路径优化

仿生光学感知与运动

多机器人系统的协同控制

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

机器学习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无人机与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

工业自动化中的机器人应用

机器人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

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系统

虚拟仿真与增强现实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运动控制中的非线性系统与鲁棒控制

更多相关主题......

 

 

 

 

【投稿须知】

1、本次会议不接收综述文,论文必须是英文稿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过。

2、发表论文的作者需提交全文进行同行评审。

3、论文必须按模板排版,不得少于5页。

4、会议参会类型:(1)口头报告 (2)海报展示 (3)听众参会

5、论文全文重复率不得超过30%(含作者信息和参考文献),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查重+AI检测”双十一特惠 | 先囤后用,双查重不再焦虑 | 全年低价,限时特惠


AEIC学术交流中心(简称“AEIC”),整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机构等专业学术资源,以“忠于学术,服务学者”为理念,致力于科技信息传播、学者科研交流、社会热点深剖等与学术相关交流活动,打造国际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