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国际学术会议(EMER 2026)将于2026年3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天津举行。主要围绕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噪声污染监测、自然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投稿和参与。本届大会希望能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代表们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探讨学科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的平台。我们诚挚邀请全球的研究人员、工程师
【会议亮点】
上半年优质会议!环境生态领域均可投
设早鸟优惠,早投稿早录用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支持
2026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2026年3月27-29日,中国-天津
截稿时间:见官网
提交检索:会议论文集出版,提交EI、Scopus等数据库
参与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可获报告证书,毕业/项目结题等均可用
【支持单位】
|
|
|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 |
【大会主席】
| 大会主席 | 组委会主席 | ||
李光明 教授 同济大学
|
Jan Baeyens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英国皇家工程院技术主席 |
Abdeltif Amrane 教授 法国雷恩第一大学
|
Ulrike Gayh 教授 德国SRH大学
|
| 组委会主席 | 技术委员会主席 | 出版主席 | |
黄菊文 高级工程师 同济大学
|
李敦柱 教授 浙江农林大学 国家级人才 |
徐竟成 教授 同济大学
|
Nur Islami 教授 印尼廖内大学
|
| 出版主席 | |||
贺文智 教授 同济大学
|
范建伟 教授 同济大学
|
Wan Ishak 副教授 马来西亚吉兰丹大学
|
Bashir 高级讲师 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 全球前2%科学家 |
【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
环境监测 |
生态修复 |
|
空气污染控制 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 工业废气净化 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 碳排放监测与减排技术 生态系统监测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方法 土壤修复 污染物分析技术 物种多样性监测 噪声监测与控制技术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与大数据技术..... |
土壤保护与修复 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 生态掠夺与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修复 新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灾后生态恢复 生态工程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监测与评估 生态监测技术 新型隧道掘进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生态恢复与气候变化..... |
以下细分主题录用率更高
|
环境和生态监测 |
绿色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 |
|
1、空气质量监测 2、工业废气净化 3、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 4、碳排放监测与减排技术 5、生态系统监测 6、水质监测方法 7、物种多样性监测 8、噪声监测与控制技术 9、生态监测技术 10、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11、生态风险评估 12、人类健康风险评估 |
1、生物修复技术 2、生物降解材料 3、土壤健康监测 4、生态监测技术 5、植物修复技术 6、新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7、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8、碳汇强化与碳捕获技术 9、电生物修复 10、纳米生物修复 11、绿色化学 12、去除污染物的复合材料 |
不确定主题是否符合,请联系会议秘书陈老师快速评估!

【论文出版】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以会议论文集的形式正式出版,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Scopus 等数据库检索。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中→英翻译:【艾思编译】
论文辅导一对一辅导 | 攻克大小论文,顺利毕业 | 发表优质论文,职称晋升 | 全面提升各项科研综合能力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