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我要入驻

【华南理工大学主办、高届数土木会议】第七届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国际学术会议(HCCE 2025)

收录于合集: # 学术会议

第七届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国际学术会议(HCCE 2025)将于2025年12月19-21日在中国广州隆重召开。旨在为从事水利、土木、建筑、智能化水电、智能建造等领域的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第一届会议为2019年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IAECST 2019)附属分会场,由河海大学、东南大学、AEIC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于2019年12月20-22日在广东广州(融创文旅城)召开;

第二届会议为第二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IAECST 2020)附属分会场,由AEIC学术交流中心主办,河海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协办,于2020年12月18-20日在广东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第三届会议为第三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暨IEEE PES智慧楼宇、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成立大会(IAECST 2021)分会场——第三届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术会议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分会论坛(HCCE 2021),由IEEE PES智慧楼宇、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IEEE PES SBLC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分委会、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城市专委会、工程结构监测国家标准工作组、AEIC学术交流中心承办,于2021年12月10-12日在广东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第四届会议由AEIC学术交流中心主办,在2022年12月16-18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主办,吸引逾300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与,并获得超5000人次直播观看。

第五届会议由中南大学主办,于2023年12月15-17日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校内召开。

第五届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于2024年12月13-15日在广州鸿德国际酒店召开。

 

第七届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国际学术会议(HCCE 2025)

2025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aulic,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25年12月19-21日,中国·广州 

大会官网:www.ichcce.org【参会投稿】

截稿时间:见官网

收录检索:SCI、EI Compendex、Inspec、Scopus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华工LOGO-透明.png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jpg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协办单位

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会议主席 】

大会主席:

宋丹青,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张志增,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邓晓蔚,副教授,香港大学

程序委员会主席:

张建伟,教授,河南大学

姚晓亮,教授,西安理工大学

吴汉立,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袁炳祥,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April Lander,ASCE区域10总监

出版主席:

宋宏权,教授,河南大学

姚晓亮,教授,西安理工大学

周思昂,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刘萌心,副教授,河海大学

主旨嘉宾:

宋丹青-116.png

宋丹青,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宋丹青,华南理工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CGdR)分会秘书长以及10本期刊的青年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岩体结构动力效应、岩体动力灾变损伤、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地下工程智能化建造等。已发表116篇SCI论文,荣获12项省部级重要科技奖励,并主持15项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

 

宋宏权116.png

宋宏权,教授,河南大学

宋宏权博士为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空气污染防控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地球系统模型量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他的工作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和技术支持。宋博士担任《地理与环境可持续性》和《测绘科学技术》期刊的编委。他主持了多项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研究经费总计高达200万元人民币。已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H指数为26,论文被引次数超过1900次。宋教授因其贡献荣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2023年)和河南省青年地理科技奖(2020年)等奖项。
郭万里116.png

郭万里,高级工程师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郭万里,2020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第六届),2024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2024年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兼任中国水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体多场耦合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委员、Rock Mechanics Bulletin期刊青年编委、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期刊青年编委。
主要从事堆石料颗粒破碎与本构模型、岩土工程机器学习、数值分析、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与韧性提升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一等资助等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EI论文41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主编学术专著4部,参编团体标准2部。提出了筑坝堆石料颗粒破碎演化模型与三阶状态相关本构模型,构建了土石坝变形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为坝体变形协调控制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励10项,包括新疆、福建、河南等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大禹创新团队奖、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行业科技奖励7项。
刘萌心116.png

刘萌心,副教授,河海大学

刘萌心,河海大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博士为上海交通大学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联合培养(2+2),接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主要讲授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等课程。先后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3篇(总影响因子>20),EI收录1篇,授权专利2项。担任混凝土材料领域Top期刊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的审稿人,被评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优秀审稿人。 

 

【征稿主题】

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

交叉前沿补充

水资源优化管理与调度

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

防洪减灾与洪水风险管理

水力学与水动力模型

新型水利结构设计与耐久性

地下水开发与管理

智慧水利与数字水利

生态水利工程

水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

水文水资源模型与预测

农业水利与灌溉技术

水利设施运维与安全管理

结构工程与抗震设计

桥梁工程与高速公路建设

地下工程与隧道施工技术

基础设施安全与风险评估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基础设施

施工技术与管理创新

新材料与复合材料应用

盾构与深基坑工程

道路材料与路面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智能建造与无人机应

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防治

气候变化对水利土木工程影响

灾害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

海岸与港口工程

人工智能在水利土木工程应用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

新能源基础设施

可持续城市与绿色基础设施

应对自然灾害的工程技术

... ...

查看更多征稿主题

 

 

【论文出版】

所有的投稿论文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由论文集出版,出版后由出版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Inspec、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 论文不得少于5页;会议论文模板及检索须知:下载

◆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中→英翻译,请将稿件投至【艾思编译】平台进行翻译。

◆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

◆ 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论文查重自费查重,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

IMG_256

 

SCI期刊】额外征集优秀论文,按SCI期刊论文要求审稿,推荐至以下SCI期刊发表:

Journal 1: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SSN: 1392-3730, IF: 4.3)

Journal 2: Buildings (ISSN: 2075-5309, IF: 3.8)

Journal 3: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ISSN: 0899-1561, IF: 3.2)

Journal 4: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ISSN: 1226-7988, IF: 2.2)

Journal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ISSN: 1735-0522, IF: 1.7)

Journal 6: Journ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ISSN: 1016-8664, IF: 1.1)

SCI期刊】覆盖医学、计算机、工程技术、材料能源、人文经管等全学科 | 审稿平均两个月,高效发表首选!


AEIC学术交流中心(简称“AEIC”),整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机构等专业学术资源,以“忠于学术,服务学者”为理念,致力于科技信息传播、学者科研交流、社会热点深剖等与学术相关交流活动,打造国际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