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我要入驻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成功检索,往届最快会后3个月实现EI检索 】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

收录于合集: # 学术会议

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定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中国深圳隆重举行。本届会议将主要关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应用面临的新的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着力反映国际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应用相关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大会届时还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到会作特邀报告,并拟组织多场专题报告。为保证本次会议的学术质量,吸引更多的原创高水平学术论文,现公开征稿,欢迎广大从事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应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踊跃投稿。

【IEEE独立出版】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

 

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 

2025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ICMLCA 2025)

2025年10月17-19日,深圳

会议官网:www.icmlca.org【参会投稿】

截稿日期:见官网

出版社:IEEE (ISBN:979-8-3503-9243-2) 

收录检索:IEEE Xplore, EI Compendex,Scopus

会议往届见刊检索信息【往届均已成功检索,往届最快会后3个月实现EI检索】

第五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4)已顺利见刊,并完成EI、SCOPUS收录。

第四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3)已顺利见刊,并完成EI、SCOPUS收录。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2)已顺利见刊,并完成EI、SCOPUS收录。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深圳技术大学

承办单位: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大会组委

大会主席

刘威 博士

IEEE Fellow、Video Rebirth CEO 

明仲 讲席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副校长

出版主席

严严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厦门大学

王利民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南京大学

程序委员会主席

赫然 研究员

IEEE Fellow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李泽超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何秀强.png

彭小江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深圳技术大学

何秀强 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张大庆 教授

IEEE Fellow、北京大学

傅向华 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副院长

沈琳琳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深圳大学

李冠彬 教授

中山大学

 

主讲嘉宾

刘威.png 刘威 博士,IEEE/AAAS/IAPR Fellow,Video Rebirth

刘威,IEEE/AAAS/IAPR Fellow,Video Rebirth公司现任CEO,曾任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负责人,负责腾讯AI Lab计算机视觉中心和广告多媒体AI中心的图像视频数据相关研究,并主导混元大模型的研发工作。他于2012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职于IBM沃森研究中心。刘威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3600次,于2022年入选2023 IEEE Fellow。2017年3月,刘威从NSF IIS Division离职,加盟腾讯 AI Lab,担任AI Lab计算机视觉中心总监、广告多媒体 AI 中心总监,负责图像视频数据相关的 AI 研究。2024年11月从腾讯离职,投身于他创办的AI视频生成创业公司——VideoRebirth。

王利民 教授,南京大学

王利民,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大模型,专注视频理解与动作识别,在IJCV、T-PAMI、CVPR、ICCV、NeurIPS等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引用3.4万余次,两篇一作论文单篇引用超过4000次。在视频分析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工作,例如:TDD视频深度特征、TSN视频网络架构,VideoMAE视频预训练方法等。带领团队研发了首个性能领先的通用视频理解大模型InternVideo,被Google、Meta、NVIDIA等知名企业关注和使用,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力。曾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ACM MM 2023唯一最佳论文提名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入选2022年度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2022年度全球华人AI青年学者榜单,2021-2023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担任CVPR/ICCV/NeurIPS等会议的领域主席和TPAMI/IJCV编委。

严严 教授,厦门大学

严严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现为国际知名期刊Neurocomputing(JCR 2区)、Visual Computer(JCR 2区)责任编委(Associate Editor)、计算机研究与发展(CCF 中文期刊A类)青年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报(CCF 中文期刊B类)青年编委、IEEE/CCF/CSIG高级会员、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福建省计算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CSIG厦门中心执委、厦门市公 安局警务战略特邀研究员、厦门市高新学校科学副校长,福建省和厦门市高层次人才(B类)。  

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视频分析、机器学习,包括图像处理(图像去雾,图像去模糊,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图像和视频分析(目标检测和跟踪、人脸分析、行人重识别、语义分割、行为识别)、鲁棒模型拟合、机器学习(小样本学习、增量学习、鲁棒噪声学习、联邦学习)等。

严骏驰.png

严骏驰 教授,IAPR/IET/AAIA Fellow,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国际科学智能联盟副秘书长、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基金委人工智能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教育部深度学习资源建设首席专家、虚拟教研室和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曾任IBM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机器学习及交叉应用。长期任机器学习三大会议ICML/NeurIPS/ICLR领域主席。人工智能旗舰期刊TPAMI、PRJ编委,ACM概率机器学习期刊创始高级编委。获最具影响力顶会论文两次、CVPR24最佳论文候选,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一次,学术引用近三万次。指导学生获挑战杯特等奖、CCF优博/CV新锐奖、交大学术之星等荣誉和本科生自然科学基金。任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APR、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亚太人工智能学会AAIA会士,IEEE-CS AI2Watch新星奖获得者。5名博士(应届)毕业生任交大、复旦长聘轨教职,2人前往MIT博后,2人获CCF优博(含提名)。

68648a2953d1b94c37c0d75db43cc2bf.png 罗文坚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罗文坚,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深圳市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IEEE/ACM/CAAI高级会员。本科和博士(硕博连读)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市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序3),省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序4)。目前担任Applied Soft Computing期刊的领域编辑,以及Information Sciences、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Journa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Applications、Complex & Intelligent Systems、Systems and Soft Computing、《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的副编辑或编委,IEEE CIS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IEEE CIS NNTC Task Force on Secure Learning委员;曾任Applied Soft Computing编委,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青年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期刊客座编辑,曾任IEEE CIS ECTC Task Force o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任包括ICSI 2023大会主席、CCF B类会议PPSN 2020宣传主席、CCF C类会议IJCNN 2021讲座主席等在内的20多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的各类主席。获授权专利10项,已申请专利近10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IEEE/ACM Transactions和JCR一区期刊论文及CCF A类会议论文近80篇,ESI高被引论文一篇。

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安全。主要围绕安全智能系统,开展机器学习、免疫计算、群体智能等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包括人工智能安全、隐私计算、大数据分析、目标识别、动态优化和多目标优化等。

1B45

戴宏亮 教授,广州大学

戴宏亮现任广州大学统计系教授, 广州学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2003年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2013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2015年获评人工智能教授职称。2003年7月入职广东财经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2017年4月调入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统计系。广东财经大学第二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IEEE会员、ACM会员和CCF会员,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统计学历史与文化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分会理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教育统计与管理分会理事, 广东省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一直从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在国际著名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Applied  Soft  Computing》、《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ciences》等杂志上独立或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JCR SCI检索论文60多篇, 其中24篇论文被JCR SCI Q1检索, 14篇论文被中 科院SCI Q1检索, 5篇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在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一本;申请发明专利4项、应用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良好”)、全国统计科学重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科技项目多项, 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基金项目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SCI期刊TNNLS、TKDE、TFS、PR等多个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和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广东省、山东省、江西省、江苏省、河北省、四川省、广州市、佛山市等部省市科技项目和科技奖项评审专家。

 

征稿主题

1、机器学习:医学图像处理、通信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通信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移动传感网络、无线蜂窝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建模与识别

2、计算机应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网络优化、太赫兹波段的通信、纳米网络、无线多媒体网络、模式识别、视频数据挖掘、表征学习、物体识别、数据可视化、智能无线通信、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医疗机器人、机器人传感和数据融合、机器人监控

3、其他相关主题亦可【点击】

Submission.png

 

出版信息

IEEE.png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由IEEE (ISBN:979-8-3503-9243-2)出版,收录进IEEE Xplore数据库,出版后提交EI, Scopus检索。

投稿参会须知

◆ 文章准备:论文不得少于4页,文章需根据会议模板进行排版。模板下载 (仅支持Word)

◆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 如需中→英翻译,请将稿件投至【艾思编译】平台进行翻译。  

◆ 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期刊推荐

Scientific Reports (SCIE indexed) 

image.png
Scientific Reports由知名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发行。期刊关注的研究领域广泛,自然科学与临床科学所有领域的文章均可投递。目前,该期刊的专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I和ML驱动的部署和优化”正在火热征稿中!本次征稿的主题关键词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参与,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敬请随时垂询!期待您的佳作!

Engineering Reports (EI indexed)

image.png
Engineering Reports由知名出版社Wiley发行,是一份开放获取的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期刊。其关注的领域涵盖生物、化学、土木、软件、电气、工业和机械工程等领域,以及其他工程科学和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科学。目前,该期刊的专刊“多尺度计算建模用于医疗保健应用”正在火热征稿中!本次征稿的主题关键词包括“生物医学工程;计算建模;医疗保健;图像分析;多尺度模拟;预测建模”等。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参与,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敬请随时垂询!期待您的佳作!

SCI期刊征稿 | 覆盖医学、计算机、工程技术、材料能源、人文经管等全学科 | 审稿平均两个月,高效发表首选!


AEIC学术交流中心(简称“AEIC”),整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机构等专业学术资源,以“忠于学术,服务学者”为理念,致力于科技信息传播、学者科研交流、社会热点深剖等与学术相关交流活动,打造国际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