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入驻

【外籍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等大会嘉宾助力】2025年导航、制导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NGC 2025)

收录于合集: # 学术会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智能交通、无人系统、航空航天和国防技术等领域的战略性布局,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正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支柱。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这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2025年导航、制导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NGC 2025)将于2025年05月16日-18日在中国成都召开。ICNGC 2025 将聚集来自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及高科技企业,共同探讨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会议内容涵盖智能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先进控制理论、传感器融合、以及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国防等多领域的应用。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ICNGC 2025 旨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跨学科合作,助力我国在全球导航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会议亮点】

1、EI检索稳定、见刊快、高录用

2、外籍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等国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支持办会

【重要信息】

会议官网:www.ic-ngc.org【更多详情】

会议时间:2025年05月16日-18日

会议地点:中国-成都

截稿时间:以官网信息为准(早投稿、早录用、早递交)

出版检索:EI、SCOPUS稳定双检索!

大会嘉宾

Said Easa 教授

Said Easa 教授,加拿大多伦多都会大学

Dr. Easa是一位国际公认的运输工程领域的领先学者,ScholarGPS排名他在运输工程中排名第3,测量中排名第7。他是加拿大工程学院、加拿大工程研究所和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CSCE)的院士。曾担任在线网络支持的ITS研究协会主席和CSCE副主席。他在国内外担任了重要职务,包括领导国家代表团访问中国、评审年度加拿大咨询工程奖,并担任全国资助评选委员会成员。他组织并主持了多个由ASCE、CSCE和IAAM赞助的会议。他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多项终身成就奖,包括2001年ASCE的Frank M. Masters运输工程奖、2003年CSCE的Sandford Fleming奖、2005年ASCE的Arthur M. Wellington奖、2010年加拿大运输协会的学术优异奖以及2018年国际先进材料协会的IAAM奖章。

Gheorghe-Daniel Andreescu 教授

Gheorghe-Daniel Andreescu 教授,罗马尼亚提米什瓦拉理工大学

Gheorghe-Daniel Andreescu博士(IEEE高级会员)出生于罗马尼亚Caracal。他于1977年获得罗马尼亚提米什瓦拉理工大学的应用电子学硕士学位,并于1999年获得自动控制系统的博士学位。自1984年以来,他在提米什瓦拉理工大学的自动化与应用信息学系工作,目前任职教授。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交流驱动的先进控制、无传感器控制、观测器、滑模控制、电力电子控制、机电系统以及实时实现。

赵旭东 教授

赵旭东 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级领军人才,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等多个项目,多次获得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2021 USERN青年科学家奖,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目前已发表录用SCI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在Automatica及IEEE Transactions上100余篇;在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一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16000余次,SCI他引10000余次,得到30余位国内外院士及90余位IEEE Fellow的引用评价;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担任多个SCI期刊编委。

文红 教授

文红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IEEE高级会员。研究方向为5G航空航天无线通信系统可靠与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边缘与云技术、移动终端、RFID的物理特征安全解决方案,并取得不少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认可:完成5G无线通信物理特征安全实验平台,实现了多MIMO系统下的内生安全验证系统,验证了物理特征下的多MIMO安全传输、超轻量级接入认证和密钥分发,完成了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下的包可靠计算研究,完成了分布式喷泉编码技术在MIMO-OFDM系统下的编译码方法研究;完成了智能终端安全测试平台、P2P网络性能和监控平台,目前正在进行边缘计算和移动边缘计算下的可靠与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项目20余项。目前已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5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4项,正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8项。本人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60余篇,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次、工信部产学研创新奖1次。

欧勇盛 教授

欧勇盛 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2010年从美国回国后,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 计划择优支持,入选国家“万人 计划”领军人才以及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推进计划。国家科技部十三五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计划评审专家。承担过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类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科技部863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Katarzyna Turoń 教授

Katarzyna Turoń 教授,波兰西里西亚科技大学

Katarzyna Turoń教授拥有土木工程与交通领域的DSc博士学位,目前在波兰西里西亚科技大学交通与航空工程学院担任教授。她发表了超过150篇科学出版物,积极参与科学会议和专家小组的发言,并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及企业界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Turoń教授还致力于共享出行服务的推广,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征稿主题

Track 1:导航系统的先进算法与应用

Track 2:制导技术的前沿研究

Track 3:控制系统的新兴方法

(01)惯性导航与卫星导航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02)高精度导航的误差补偿与滤波方法创新

(03)室内和地下环境下的高效导航解决方案

(04)自主导航系统中的机器学习应用

(05)多模态导航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01)航空器与航天器的最优轨迹规划技术

(02)动态环境下制导系统的实时自适应调整

(03)水下制导技术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应用

(04)高效制导算法的计算效率提升

......

(01)非线性控制策略在复杂飞行器中的应用

(02)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的延迟与丢包补偿方法

(03)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机器学习与优化

(04)强鲁棒性与容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05)智能控制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

Track 4:航天器导航与控制技术

Track 5:无人系统与多智能体协同技术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投稿

01)深空探测器的轨迹优化与节能控制策略

(02)航天器编队飞行的精密控制与姿态同步

(03)近地航天器的低轨道环境补偿导航

(04)行星着陆器的自主着陆控制技术

(05)自主探测任务中的导航与数据传输优化

......

(01)无人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策略

(02)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协同控制与组网机制

(03)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导航与流量控制

(04)工业自动化中的物联网控制与优化

(05)多无人机协同作业的通信与交互优化

......

 

若不确定文章是否适合投递,请联系大会秘书

 

【论文出版】

jpcs-logo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由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ISSN:1742-6596)出版,并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双检索。

投稿.jpg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0分钟;

3、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

4、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以上均可获得大会证书

参会.jpg

 

涵盖不同类型多学科期刊论文发表,为您提供多样化的论文投稿支持发表服务


AEIC学术交流中心(简称“AEIC”),整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机构等专业学术资源,以“忠于学术,服务学者”为理念,致力于科技信息传播、学者科研交流、社会热点深剖等与学术相关交流活动,打造国际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