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主题:
分布式群智共识优化——从规则驱动到学习赋能
报告人:
陈伟能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摘要
群体智能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布式群体系统的共识优化是多智能体和群体智能系统面临的一个基础和核心问题,在智能城市、智能电网和无人系统等前沿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面对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非凸、黑箱、高维等复杂优化场景,传统基于梯度下降的分布式共识优化方法在理论假设和性能上存在明显瓶颈。
为此,本报告旨在探索一条新的解决路径:将群体智能优化方法天然的并行分布式搜索特性,与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的共识理论相结合,构建一个“可引导、可扩展、可信任”的分布式群智共识优化方法体系。本报告将介绍三个层次上的群智分布式共识演化机制——基于规则和动力学的共识演化优化、学习驱动的共识演化优化、大模型赋能的共识演化优化,并展望其研究趋势和应用。
报告人简介
陈伟能,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优化、群体智能、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应用,已发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2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长文100余篇;牵头主持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任大数据与计算智能粤港联合创新平台负责人。先后获国家优青、广东省杰青、英国皇家学会Newton基金等资助,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现任IEEE广州分会副主席、IEEE SMC广州分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任国际期刊IEEE TEVC, IEEE TNNLS及Complex & Intelligent Systems副主编。
ChineseCSCW 2025
第20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20th CC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and Social Computing, ChineseCSCW 2025)将于2025年11月7-9日在中国广州市举行。作为协同与社会计算领域最重要的全国性学术组织,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已逐步发展并凝练出以“CSCW与社会计算”、“人机物融合与人智协同计算”、“群智协同与演化计算”、“数据、软件与服务协同”为代表的4个研究方向。
ChineseCSCW 2025会议将围绕“以人为中心的协同智能(Human-Centered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人机协同、智慧赋能以及元宇宙虚实融生的发展趋势,交流以人为中心的协同智能中的相关理论模型、核心算法、关键技术和平台应用的最新成果,分享以人为中心的协同智能在健康智能、金融智能、工业智能、教育智能、政法智能、交通智能等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经验。会议将邀请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业界领先企业相关专家做特邀报告,共同探讨CSCW领域学界和业界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大会诚邀CSCW、协同计算、社会计算等相关领域模型理论突破、技术方法创新和典型应用实践的论文,旨在为国内外产学研各界提供一个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共享合作的平台,共同促进国内CSCW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发展。
主办方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承办方
CCF 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
广东工业大学
会议官网
https://conf.scholat.com/ccscw/2025
会议注册
https://conf.ccf.org.cn/ChineseCSCW2025
关于ChineseCSCW
ChineseCSCW(2016 年之前名称为 CCSCW)自 1998 年创办至今,已经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1998)、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内蒙古大学(内蒙古,2002)、浙江大学(杭州,2004)、福州大学(福州,2006)、中山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2008)、东南大学(南京,2010)、合肥工业大学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威海,2012)、广西大学(南宁,2014)、太原理工大学(太原,2015)、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2016)、西南大学(重庆,2017)、桂林理工大学(桂林,2018)、昆明理工大学(昆明,2019)、深圳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研究院(深圳,2020)、湖南科技大学(湘潭,2021)、山西大同大学与太原科技大学(大同、太原,2022)、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2023)、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2024)连续成功举办了19届。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