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知名学者徐常威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616
2023-11-17 16:35:17(已编辑)
   收录于合集: # 科技人物
4
0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湾区时讯 2023年10月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广东海洋大学16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其中,来自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徐常威教授入选该榜单,且上榜“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2)”。

徐常威教授。宋福亮摄

徐常威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金属防腐和高分子塑料改性。现任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广东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导。迄今,他已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50多篇,论文已被引用6000多次,5篇的单篇被引用次数超过400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第十三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个人奖)。

据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由斯坦福大学联合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Elsevier发布。2023年榜单的观测数据覆盖全球近1000万名科研学者,并从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顶尖科学家共约20万名,涵盖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分析,使用多项关键因素的指标来进行打分。该榜单着重于学者的引用影响力及作者贡献度,为科学家长期的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此前,阳江日报记者

曾采访过徐常威教授

 

情系故里 回乡建设美好家园

高大身材,黑框眼镜,蓝色衬衫…… 初见徐常威,他谦逊有礼,平易近人,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举手投足间给人以亲切感,这让彼此间的交流少了些拘谨。

交谈中,记者得知,徐常威是土生土长的阳江人,在阳江一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冶金工学专业,2002年和2005年获中山大学化学理学硕士和物理理学博士学位,随后3年在暨南大学从事生物学博士后研究。2008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2010年12月获教授资格。

谈及为何回乡发展,徐常威表示,一直以来,他都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在外工作期间也与阳江本地企业有密切合作。去年,收到家乡人的邀请,心系桑梓的徐常威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奔赴家乡,进入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工作,为家乡建设注入新活力。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重视应用型教育,和阳江当地产业紧密结合。作为负责全校基础课程建设的基础部负责人,徐常威深知其重要性,带头带动老师认真磨课、备课,加强基础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阳江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资料图 李向东 摄

扎根本土 科研引领促发展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多年来,徐常威潜心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为电化学(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金属腐蚀)、水体检测和污染处理。

参与安佳乐厨业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的筹建并成为第一批入站博士;参与安佳乐厨业有限公司阳江市企业重点实验室的筹建;指导阳西县沣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高密度清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新养殖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白对虾亩产量,也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推动海水养殖绿色发展……在家乡,徐常威发挥专业所长,将科学研究同造福阳江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阳江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梁文栋摄

不止于此。作为阳江本土人士,爱好广泛的徐常威对阳江本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推进本土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完善文化产业链,为本土文化插上科技翅膀,成为他的奋斗目标。

“以风筝为例,阳江风筝与潍坊齐名,享有‘北潍坊,南阳江’的美誉。然而在国际上名气却落后于潍坊,关键问题在于阳江风筝的宣传力度、科学研究以及和阳江其他本土文化结合不够。”徐常威表示,当前正在积极研究谋划,利用科技手段传承发展阳江优秀传统文化。

搭建平台 提升人才成就感

谈到阳江的人才环境、人才平台建设、人才服务,徐常威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令他感受到了阳江招揽人才满满的诚意,更看到了阳江正在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人才可以安心扎根漠阳大地,投身更广阔的科研天地。

对于如何更好地引才、留才、用才,徐常威认为,除了考虑薪资回报外,要更加关注科技人才的精神需求,即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要聚焦产业发展,给科技人才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其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此外,要一以贯之坚持人文关怀,从生活、工作、教育等方面为人才排忧解难,提供良好服务,让人才切实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获得归属感。阳江作为幸福宜居城市,要更加注重抓好城市建设、医疗建设等各方面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幸福感。

 

当「美拉德风」吹进阳江,适配度100%!


来源:阳江日报

文字/ 许倩 张影

责任编辑/刘秀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