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我要入驻

第20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ChineseCSCW 2025) 在广州成功举办

收录于合集: # 专委快讯

第20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于2025年11月7日至9日在广州举行。

第20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The 20th CC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and Social Computing, ChineseCSCW 2025)于2025年11月7日至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CCF TCCC)与广东工业大学联合承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协办。大会主席由专委会主任、郑州大学副校长杨天若教授与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振友教授共同担任,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全国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从事协同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近300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此次盛会。

大会合影

大会开幕式现场

大会副主席、专委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小平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大会主席、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振友教授作大会致辞。王振友校长代表广东工业大学向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CCF和CCF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与大会组委会给予本次学术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会议恰逢全运会开幕,具有特殊意义,王振友校长表示广东工业大学将竭尽所能为大会做好服务工作,确保会议顺利进行,也期待能够通过此次会议,推动以人为中心的协同智能中的相关理论模型、核心算法、关键技术和平台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的交流,共同促进国内CSCW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发展。

大会副主席、专委副主任李小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席、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振友致辞

CCF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校长杨天若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寄语参会者深耕学术、共促创新。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专委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海龙教授详细介绍了会议征文情况。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人为中心的协同智能”,围绕“CSCW与社会计算”、“人机物融合与人智协同计算”、“群智协同与演化计算”、“数据、软件与服务协同”等4个研究方向征集论文投稿。大会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4个国家的94个单位的论文投稿196篇(其中境内合作论文25篇,境内外合作论文12篇)。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广西大学、东南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单位的投稿数量尤为突出。

大会主席、专委主任杨天若教授致辞

程序委员会主席、专委副主任孙海龙教授致辞

11月7日和11月9日上午共有6位来自领域内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会特邀主旨报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沈卫明教授做了题为“智能体及其应用”的主旨报告;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优青陈伟能教授做了题为“分布式群智共识优化——从规则驱动到学习赋能”的主旨报告;北京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IEEE/IET/AAIA Fellow胡斌教授做了题为“心理生理计算与精神障碍诊疗”的主旨报告;CCF/IEEE/AAIA Fellow、国家杰青、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金芝教授做了题为“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智慧物联服务:意图驱动的开发和确认”的主旨报告;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国家杰青、CCF Fellow、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肖侬教授做了题为“超算互连网应用支撑环境技术”的主旨报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梁玉成教授做了题为“从局部事实到整体事实——基于大模型的测量社会学”的主旨报告。六场大会特邀报告内容前沿深刻、案例丰富详实,学术视野开阔、实践指向明确,会场互动交流频繁、研讨氛围热烈浓厚,充分展示了当前CSCW与社会计算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沈卫明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陈伟能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胡斌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金芝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肖侬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梁玉成教授做大会主旨报告

本次大会公布了2025年首届CCF协同计算专委奖励评选结果。象征着CCF协同计算专委最高荣誉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CCF会士、专委荣誉主任、复旦大学顾宁教授。顾宁教授长期引领以人为中心的协同计算领域的研究,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分布协同、社会协同、群智协同和人智协同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顾宁教授作为主发起人推动创立了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先后担任协同计算专委会副主任、主任和荣誉主任,对推动专委会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积极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极大提升了国内CSCW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专委会主任杨天若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沈卫明教授,共同为顾宁教授颁奖。

顾宁教授获CCF协同计算专委最高科学技术奖

CCF协同计算专委青年科技奖颁给了武汉大学郑志高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蔡志成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林荣华特聘副研究员,以表彰未满45周岁的杰出青年学者在推动协同计算领域技术发展与研究创新中的贡献。

郑志高、蔡志成、林荣华获CCF协同计算专委青年科技奖

复旦大学张鹏、广东工业大学康嘉文和郑州大学杜春锋获得了CCF协同计算专委青年学者激励计划支持,以激励协同计算领域的未满38周岁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

张鹏、康嘉文、杜春锋获CCF协同计算专委青年学者激励计划支持

华南理工大学魏凤凤、北京交通大学张焘和厦门大学翁娟娟获得了CCF协同计算专委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支持,以激励获得博士学位未满三年的协同计算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博士。

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

大会同时还举办了优秀青年学者论坛、顶会顶刊交流论坛、“协同智能大数据竞赛”论坛、“智慧教育”论坛、“人智共生下的社会与协同计算”论坛、“群智协同、智能计算及其应用—协同计算在广东”论坛、“群智双网协同与AI能力组合优化”论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专项论坛。

优秀青年学者论坛现场

顶会顶刊论文交流论坛现场

“智慧教育”论坛现场

“人智共生下的社会与协同计算”论坛现场

“群智协同、智能计算及其应用—协同计算在广东”论坛现场

“群智双网协同与AI能力组合优化”论坛现场

第六届ChineseCSCW2025协同智能大数据竞赛作为本届会议的重要亮点,以“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学者网图数据挖掘”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协同计算的前沿交叉创新。竞赛旨在通过实战挑战,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图形数据处理、智能推荐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潜力。活动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团队积极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涌现出一批高水平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协同智能领域的技术活力与人才培养成果。

第六届ChineseCSCW2025协同智能大数据竞赛现场

11月9日上午的大会闭幕式由专委秘书长、复旦大学卢暾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首先为大会最佳论文奖和最佳学生论文奖的获得者进行颁奖,同时对大会论文优秀审稿人进行致谢;然后进行了第六届协同智能大数据竞赛颁奖仪式,来自复旦大学的参赛队伍荣获一等奖,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两支参赛队伍荣获二等奖,来自福州大学、广州第二师范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的三支参赛队伍荣获三等奖;最后,分别对大会赞助商、大会独家宣传媒体、大会承办方与协办方进行了致谢。

最佳论文奖颁奖

最佳学生论文奖颁奖

协同智能大数据竞赛一等奖颁奖

协同智能大数据竞赛二等奖颁奖

协同智能大数据竞赛三等奖颁奖

第 21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 (ChineseCSCW 2026) 将在河南洛阳由CCF主办,CCF协同计算专委和郑州大学联合承办。

下届学术年会ChineseCSCW 2026筹备介绍

至此,第20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社会计算学术会议(ChineseCSCW2025)圆满落幕。


专委会致力于为科研、教育、产业等不同行业的协同计算专业人士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搭建科研和产业交流的平台,吸引企业参与并加速协同计算理论和技术产业化进程,沟通国内外学术合作渠道,提供人才培养的交互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