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网讯(编辑/刘秀 通讯员/天祥) 秋高气爽,稻浪翻金。正值晚稻收获时节,全省各地农户抢抓农时,调配农机全力推进秋收,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清远市阳山县杜步镇,一片推广示范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示范片,迎来了喜人收成。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落实省科技厅科技助力“百千万工程”和推动科技成果入县达镇工作要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作物研究所与华南理工大学组成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下称“特派员团队”)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突破性香稻杂交品种“香禾优细丝苗”及配套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引入阳山县杜步镇、太平镇等地进行示范应用,助力提升当地丝苗米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赋能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在专家团队、乡镇领导多次实地指导与种粮大户的精细管理下,杜步镇示范片于10月27日顺利完成专家测产验收,成果转化取得初步成功。

测产当天,特派员队长胡晓丹博士,阳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甘文光,阳山县农业推广中心、杜步镇副镇长杨晓诚等一行深入田间,实地考察新品种的田间表现与综合特性,现场指挥并见证了测产全过程。团专家队面向种植户代表详细介绍了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系列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全面解读品种优势。

在多方共同见证下,测产专家组选取了1.1亩中心田块进行实收测产。经测定,实收湿谷740.75公斤,含水量32.96%,按照干谷含水量13.5%为标准,扣除湿谷杂质2%,干谷产量为511.5公斤/亩。示范片平均株高111厘米,穗长22.3至26.5厘米,平均每穗粒数191.2粒,结实率90.04%,千粒重21.3克。测产团队将前一天收获的水稻加工成精米,与专家、领导共同品鉴,其米粒晶莹、油润透亮、香气浓郁,米饭口感香软,产量和品质显著高于当地种植的丝苗米品种。

该成果在杜步镇示范成功,极大调动了农户和企业对新品种种植热情。测产现场的农户见证了示范品种的高产和优质特性,纷纷询问品种名称及购种渠道。下一步,特派员团队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围绕“香禾优细丝苗”推进品种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销售,全力打造以“阳山杜步”为标识的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带动阳山丝苗米产业提质增效,持续为清远市和阳山县农户、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镇域产业升级与价值链拓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解决方案。
“香禾优细丝苗”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专业机构鉴定的食味品质特性:米质鉴定达部标优质1级,糙米率80.9%~82.0%,整精米率57.3%~58.9%,垩白度0%,透明度1.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8~76毫米,直链淀粉17.7%~17.9%,长宽比4.2~4.3。有香味,品鉴食味分89.71~92.67。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