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我要入驻

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2025广州专场盛大启幕

收录于合集: # 湾区时讯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第十一届名园名花展同期举行

学者网讯(编辑/刘秀 通讯员/张荣彬)11月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热闹非凡,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2025广州专场暨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第十一届名园名花展在此盛大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40余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积极参与,它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特色展品、精彩纷呈的节目以及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科研“国家队”携众多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组、植物园科普工作协作组、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主办。活动内容丰富多元、形式新颖多样,涵盖了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2025)广州专场活动、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第十一届名园名花展、大科学装置模型展、科学家科普讲座、创新展、创工坊以及科学之美活动等多个板块。

颁奖仪式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联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11家研究机构,有两院院士7名,有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个国家大科学设施和一批科学考察船等“国之重器”。

“科学节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窗口,更是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分党组副书记任海表示,中国科学院科学节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主场活动设在北京。本届广州专场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紧扣“美丽湾区科学万象”的生态愿景,生动呼应“绿色全运”理念。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科普形式,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市民带孩子看展览

今年恰逢中国科学院建院76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6周年,是科学节品牌活动走过的第八个年头。在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中,广州分院积极动员包括院士在内的科技志愿者参与首个全国科普月科普活动,凝聚科普志愿者的力量,探索科普创新形式,精心组织特色科普活动。广州分院及所属11家单位开展了近30项科普活动,受众人群达20万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关于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的首批研究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华南国家植物园2024年游客量突破520万。这些活动推动了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和科学教育加法的深入实施。

广州专场活动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开辟多场景、多板块内容。共设置“名园名花展”“创工坊”科学实践活动、“创新展”展品、“科学零距离”参观活动、“科学之美”展示等多个板块。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参观、科学实践等形式,让公众全方位感受科学魅力。

三角梅竞放争艳

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第十一届名园名花展以三角梅为主要展出花卉,以“美丽湾区,科学万象”为活动主线,以“岭南大地的热烈篇章”为艺术展主题,生动呼应“绿色全运”理念。簕杜鹃在逆境中顽强生长、在阳光下热烈绽放的特质,恰似运动员永不言弃的拼搏意志;其绚烂夺目的绽放,又如同全运赛场上的精彩瞬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活动以花为媒,在苞片的绚烂与枝叶的坚韧中,展现湾区蓬勃的生态活力与城市魅力,传递自然、城市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创新展”板块集中展示了各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如单人喷气飞行背包、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等。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让公众亲身体验前沿科技,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强大力量。

“创工坊”板块以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为主,通过新能源实物和模型展示、互动科普游戏,以及“魔术可乐”“大象牙膏”等科学实验,让公众体验科研工作的有趣一面,激发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科学之美”板块展出了近200幅精美的科学图片、植物科学画,以及三角梅的多样性和开发利用等研究进展内容。让公众看见科学家眼中的世界,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妙肌理,激发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广州分院始终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科学家精神传承、科学素养提升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与实践。例如,联合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共青团省委等部门举办“中国科学院科普进校园湾区百校行”活动;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承办“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联合广州市教育局举办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联合广州市科协举办院士专家校园行;连续四年承办中国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签署科学教育合作协议,共建区域科学教育“教联体”等。这些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了更强动能。

本届科学节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成果,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活动向全社会全面展示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创新进展和科技创新成果,描绘了科技造福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景,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立足湾区,放眼全国,我们希望能以专业的视角观照社会科技发展前沿,以切中肯綮的见解为湾区科技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湾区科技工作者、湾区科创企业、湾区科技发展趋势,注入磅礴不息的生机与活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