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正式发布
1173
2023-09-28 16:57:44
   收录于合集: # 湾区时讯
1
0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灣區時訊  9月28日,广州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

发布会现场

《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由广州大学、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联合编写。本书由总报告、文化事业篇、文化产业篇、数字文化篇、文化消费篇、文旅融合篇、专题研究篇等七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发展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

2022年,广州聚焦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以深入实施高品质文化供给、对外传播等重大工程,以及文艺繁荣、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重大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文艺创新创作、文化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发展。

展望2023年,广州将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接触型文旅消费市场将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文化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趋势也将更加明显。针对“大文旅”融合浅层化现象明显、文化产业的支柱功能偏弱、城市文化安全新老问题交替等问题,建议以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为抓手,促进形成强大的文化消费综合效应;集中资源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巩固提升广州文化制造业传统优势;积极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系统提升广州的城市软实力与文化安全水平。

《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2023年广州将在政策、资金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

蓝皮书指出,2023年,广州文化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比较复杂。好的一方面是,各国之间的交流交往正在逐步恢复,这对文旅产业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开展是重大利好。不利的一方面是,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乏力。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显示,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利率上升和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2023年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前景仍然黯淡,世界经济仍面临长期低增长的风险,国际需求减弱对广州未来的文化出口贸易、吸引消费和投资等都将持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国内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内生动力还不强,2023年广州文化产业发展仍需要克服民间投资疲软、消费需求不足等困难和挑战。

但从内部环境看,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文化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2023年广州将延续前些年的发展路线,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立的到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体育名城,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精彩呈现”的发展目标,在政策、资金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

在优化文化供给方面,广州已明确在2023年将实施公共文化攻坚行动,不仅要组织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广州文化馆新馆、广州美术馆新馆、广州粤剧院新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高水平开馆运营,使这些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发挥出应有的服务效能,还要加快推进广州博物馆新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等新一轮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的立项建设,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对公共空间实施文化“微改造”,建设更多优质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推动“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同时,2023年广州将继续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聚焦重大现实、红色文化、国家重大战略、人民鲜活实践等主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推动广州文化艺术创作再攀高峰。

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广州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将在2023年加快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提出了加快建设万亿千亿百亿规模化产业链群梯队的发展目标,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广州要着力打造的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之一。广州将继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加快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增长方面,广州将根据商务部“2023消费提振年”的目标要求,加大政企联合促消费力度,制定、修订《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广州市组织接待游客来穗旅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加强版激励政策。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世界级消费旅游目的地,重点推进天河路、北京路、正佳广场、广州塔、融创文旅城、长隆旅游度假区、南沙邮轮母港等地标性文商旅综合体、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建设提升。积极发挥体育赛事对消费的巨大拉动效应,围绕世界体育名城建设,举办广州马拉松赛、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粤港澳大湾区帆船赛(广州站)、国际马术周暨穗港澳马产业嘉年华等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

在传承弘扬城市历史文脉方面,2023年广州已明确将实施历史文脉赓续行动,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等任务,将重点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地标、党史主题公园和广场、“读懂红色广州”旅游路线,进一步打响广州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品牌。围绕海丝和广州中轴线申遗工作,将实施海丝申遗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制度》《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并积极筹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会同澳门举办海丝国际文化论坛。

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广州将围绕建设“国际会展之都”,高水平举办广交会、文交会、“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国际纪录片节、非遗品牌大会、海丝博览会、从都国际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第六届广州奖暨全球市长论坛、国际金融论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会展。同时,将围绕高水平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继续实施国际友城“百城+”计划和“外事+”行动,加快推动国际化街区建设试点,重点打造越秀区二沙岛片区、花都区广州融创文旅城街区、南沙区蕉门河街区等12个样板国际化街区。

由此,课题组做出以下研判。第一,随着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广州文化馆新馆、广州美术馆新馆、广州粤剧院新馆等一大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运营,以及更多集阅读、艺术培训、文化展览、轻食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优质“花城市民文化空间”出现,2023年广州城市文化氛围与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都将迈上新台阶。第二,文化与旅游、商业、体育、健康、娱乐以及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趋势,加快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和消费升级,文化新业态在产业和消费稳增长中将继续发挥“加速器”作用,2023年广州重点支持打造的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装备制造及消费终端生产三个千亿级新业态产业集群将进入发展快车道。第三,文化行业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因为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市场韧性和适应能力,整体发展状态将好于一般小微文化企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在全市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文化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第四,随着交通出行和服务消费场景限制的消除,2023年广州接触型文旅消费市场将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南沙邮轮游艇产业将成为推动广州文旅市场供给品质快速升级的一个新增长点。国际会展、国际赛事、大型文化活动的频密举办对带动广州文旅消费、提升城市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的作用将更加显著。(参见《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P18~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广州应进一步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多元业态融合互动加快形成强大的文化消费综合效应

蓝皮书指出,文商旅深度融合不仅能通过产业链交叉延伸、业态嵌合重组催发出新的业态、产品和服务平台,培育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动能,而且能通过文化、商业、旅游、科技等不同圈层间的市场复合以及多元业态的融合互动扩展形成更大的市场空间,创新打造出新的消费场景,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对提振文化消费形成强大的市场综合效应。

推动广州文商旅深度融合,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政策、工作等的统合能力。建议尽快成立一个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文旅、商务、交通、市监、科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组织协调机构。一方面,针对文商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堵点进行专项治理,如开展文商旅资源联系不紧密甚至相互脱节现象的专项整治,对广州各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会展场馆、购物商圈、商务中心、交通枢纽进行系统的到达便利化建设改造,尽快真正实现高效的资源融通、业态嵌合。另一方面,针对前期政策的不足和新的发展需求进行专项研究,对一些低效、过时甚至相互掣肘的部门政策进行及时清理,并尽快制定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激励政策,为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要抓好标志性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示范引领。强大市场综合效应与消费吸引力的形成需要文化、旅游、会展、商贸、交通、金融等多元业态的相互支撑、融合互动。标志性重点项目建设不仅能大幅提升广州文化消费市场的供给品质,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而且能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带动全市文商旅融合从浅表层的初级融合向高水平的内生融合转变。建议广州围绕天河路、北京路、广州塔、长隆旅游度假区、南沙邮轮母港等重点项目的功能提升、品质升级和品牌升级,集中资源培育打造一批有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地标性文商旅综合体、标志性高端消费旅游商圈和国家级文旅消费发展示范区。(参见《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P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广州应积极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系统提升广州的城市软实力与文化安全水平

蓝皮书指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城市,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等方面承担着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任务,也面临更加复杂的文化安全环境,这就对广州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加快实现城市文化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显然离不开高水平智库的智力支持。

建议广州在前期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化领域的高端智库建设,为系统提升广州的城市软实力与文化安全水平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一方面,要在文化经济、文化安全、国际传播等领域,选择几个基础条件较好、研究实力较强的新型智库进行重点扶持,在项目、经费、人员、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育出几个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高端智库;另一方面,要以招标课题研究项目、自研项目奖励等形式,组织和支持新型智库针对文化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重点焦点难点问题等开展重点攻关和长期跟踪研究,激励新型智库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参见《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P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广州新型智库建设提前布局,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型智库方阵

蓝皮书指出,广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做出的工作部署,于2017年初率先启动首批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是我国最早系统组织开展新型智库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广州围绕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智库,先后制定出台了《广州市新型智库试点工作方案(2017—2019)》和《广州市新型智库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2)》,明确了广州新型智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运行机制。广州新型智库建设提前布局、谋定后动、举措得力,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群星闪耀的新型智库方阵。

在智库整体实力方面,广州智库成果数量增加,类型多元化,智库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智库显示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部分智库在省内和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个别智库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到2022年,广州已有49家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占全省入选智库的98%,占全国入选智库的6.5%。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两度获评为CTTI全国高校百强智库。

在智库能力建设方面,广州智库建设坚持“上接天线下踩地气”,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智库研究能力和服务决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仅2022年,广州各新型智库组织开展的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研究课题分别达到了7项、61项和16项,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刊发理论文章近100篇,获中央和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超过80人次。《中国智库AMI综合评价研究报告(2021)》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的《强化使命担当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资政研究》、暨南大学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话语权建设》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的《智库建设驱动下的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3个案例分别入选2021年中国智库参考资政建言、舆论引导、内部治理创新案例。同时,《CTTI智库报告(2022)》数据显示,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的《通过高校智库实体化在地化运作,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的《开展有组织咨询研究,打造多元协同智库新机制》等广州新型智库建设经验荣获CTTI 2022年度智库建设示范案例,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的《国家实施“双区”战略背景下推进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发展的系列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的《广东调研显示:科技评价制度面临三个问题需重视解决》等一批广州新型智库成果荣获CTTI 2022年度智库优秀成果奖,擦亮了智库学术品牌。

(参见《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P44~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广州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应从四方面入手

蓝皮书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同时也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广州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其他特大城市相比,广州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根据中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广州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广州各界要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第一,基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形成打造特大型城市中乡村有传统、有特色、有科技、有创新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广州样本”的认识;第二,基于广州丰富独特的各类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农文旅+N”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自身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精品村,建设美丽乡村群,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三,基于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形成以政府为引领、汇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建议广州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做好系统规划,加强顶层设计。首先,在纵向上建立规划传导的管控机制,立足宏观的总体规划,做好中观的片区规划,完善微观层面的详细规划。通过设立农村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构建需求反馈机制,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精准供给,制定政府支持、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通过文化服务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扶持奖励政策引进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增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活力。其次,在横向上强化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做好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评估、反馈。

(二)构建“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激发乡村文化产业活力

一是要以乡村特色文化为依托,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多元价值。要加快“广州乡村文化知识库”“特色精品村”建设。要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禀赋,挖掘本土乡村文化特性,准确定位本土资源的特色比较优势,如田园风光、传统手工艺、传统建筑、传统医药、民俗节庆文化、非遗、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要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发展道路,进行特殊化、差别化经营,将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二是打造自己的品牌,重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是一个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别的标志,各地要根据自身文化特色,依托科技力量,遵循“一地一品”“一村一品”“文化+”的发展理念,延长文化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

(三)科技与文化结合,构建乡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要使乡村特色文化资源重新焕发活力,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科技与文化结合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要结合现代科技、现代时尚元素“唤醒”文化资源。在文化资源的呈现方面,文化内容的静态展示难以发挥其文化魅力,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数字文化体验、数字音乐、云种田、云度假、云展览等数字化场景,以图文、短视频、虚拟体验等形式给观众带来沉浸式感受。二是要推动文化科技产业与乡村“农文旅”有机结合,整合乡村碎片化文化资源。要以科技为引擎,大力打造现代农业公园、智慧农业、航天育种、无土培育现代科技产业园等充满现代科技元素的绿色农业项目,引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系统建设现代农业装备研发中心,进行集约化管理,打造“科技+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的现代农业体系。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将研产销各个环节有效链接起来,建构“农业+文化+旅游+科研+N”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从整体规划设计、专业技能、数字技术、市场运营、产业管理等方面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乡村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激发乡村文化企业的活力、提高竞争力。二是要扶持本土民俗手工艺者、非遗继承人,培养新的接班人。加大对掌握特色文化资源人才的扶持力度,培养技艺型人才,扶持民间艺人及团体,建立非遗传承基地,鼓励各大高校和文化机构设计和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乡村进行调研学习,培育青年主播。三是要重视数字化人才。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可以建立数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依托数字技术人才,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活化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参见《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P138~14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应系统规划和推进城市公园的主题景观塑造,提升南沙“城市文化客厅”文化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

蓝皮书指出,应系统规划和推进城市公园的主题景观塑造,提升南沙“城市文化客厅”文化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

对于环凤凰湖-蕉门河区域现有的蕉门河公园、绿轴公园、凤凰湖公园这三个城市公园,可根据不同文化主题布局建设一批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艺术雕塑群,配备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户外游乐互动艺术装置,这既符合南沙打造广州南部科学城、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城市文化气质,也与南沙在2035年基本建设成为“湾区创新灯塔、改革开放标杆、综合服务枢纽、未来城市典范”的发展愿景完全契合,可以快速提升南沙“城市文化客厅”的文化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

第一,在具体建设布局上,建议蕉门河公园艺术雕塑群主打南沙海洋文化符号,这样更容易与即将规划建设的南沙“文化岛”形成相互支撑的整体效应;建议凤凰湖公园周边艺术雕塑群主打海防文化符号,使蕉门炮台文化遗址资源获得更具观赏性的文化艺术展现;建议绿轴公园主打现代科技文化符号,重点布局互动性强、可玩性强的艺术作品装置,也可与悠方天地商业环境有更高的契合度。

第二,建议发挥大型景观雕塑、大型游乐设施的地标性引导功能,在凤凰湖公园的中心岛或蕉门河公园的生态岛建设具有地标性作用的大型景观雕塑或者大型游乐设施,打造南沙具有较高人气、较大吸引力的“城市文化客厅”新地标。

第三,发动社会力量为打造南沙“城市文化客厅”献计献策,形成人人参与打造“城市文化客厅”的社会氛围,建议南沙面向社会征文、征稿和招标,如组织“我为南沙献一策”的方案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赞美南沙的诗歌,适时在凤凰湖公园或绿轴公园建设“诗词墙”“诗词林”;筹办地标景观雕塑、艺术雕塑群设计评奖大赛,进一步扩大南沙的影响力。

第四,建议环凤凰湖-蕉门河区域的公园主管部门及时跟进市场消费的新需求、新热点,对区域内三个城市公园进行新主题营造与服务设施配置完善,乘势而为加速集聚人气和名气。如针对当前城市露营热,可顺势将蕉门河公园打造为“湾区之心最舒适的城市露营主题公园”,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广州其他区和周边城市的游客来南沙各亲水平台露营、消费,共享南沙优美的滨江、滨湖生态环境。(参见《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P74~7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规划建设“文化岛”对打造未来大湾区CBD、加快形成现代化滨海新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蓝皮书指出,经济是现代城市的支柱,文化则是现代城市的标志和灵魂,是城市走出千城一面同质化困境的唯一出路。自古至今的城市发展史以及城市成功经验都证明,在城市中心区域规划建设集中供人民进行文化消费、休闲、体验的文化功能区,通过聚拢市场人气、塑造城市意象、提升周边环境品质等方式对同属城市中央的金融区、商务区等经济功能区产生良好的促进提升作用。文化作为城市特色中最根本、最突出、最诱人的元素,一个功能完善的中央文化区将对整个城市的城市活力、城市魅力、城市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都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南沙是远离广州中心城区、各类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的发展新区,要在2035年前实现建设湾区创新灯塔、改革开放标杆、综合服务枢纽、未来城市典范的发展愿景。要真正打造成为依托粤港澳、服务珠三角、面向世界的大湾区中央商务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核心区、广州新型城市化典范区以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还亟须解决商业集聚、人气集聚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在南沙新区中心城区核心区的明珠湾起步区(慧谷西)规划建设文化岛,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关键性促进作用,对成功塑造城市文化独特魅力、打造充满活力魅力实力的未来大湾区CBD、加快形成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滨海新城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第一,城市中心的中央文化功能区具有开放、公共活动场地较多、功能多样、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等特征,具有展示城市风貌与文化特质、汇聚人流与商机、举办公共活动等多重作用,是城市生活中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借鉴纽约曼哈顿、广州珠江新城、南京河西新城等先进区域的成功经验,在中心城区的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旁边规划建设文化岛,可以迅速补齐南沙中央商务区的文化短板,为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资源向南沙CBD加速集聚创造出更加优越的城市文化环境、人居生活环境和服务配套环境,实现科技、金融、商业与文化的真正融合发展,对金融岛、科学岛的发展成熟将起到关键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作用。

第二,在南沙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个高端大气、功能强大的文化岛,可形成强大的文化地标效应,不仅对加快解决南沙人气不聚的难题有重大推动作用,同时可以显著增强南沙的城市文化底蕴与文化魅力,提升城市文化亲和力与文化显示度,让市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感受到温情与美好。这是南沙作为新建城区从稚嫩青涩快速跨越到鲜活厚重的必然选择,是南沙从广州边远郊区走向国际化滨海新城的现实要求。

第三,文化岛的规划建设为文化、创意、消费、休闲、旅游、会展、商贸、生态等多种要素集聚融合发展,以及全面深化与港澳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发展枢纽平台,这不仅有助于南沙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有助于南沙加快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进而提升南沙在共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中的地位。

第四,文化岛既是一个文旅产业项目,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文化岛将带动艺术场馆、文化会展、文化广场、滨江公园等一大批新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这可以更好地满足南沙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加快扭转南沙市民长期只能享受城郊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局。(参见《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P246~24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通讯员/张粟华英

编辑/刘秀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