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我要入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公布了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和B类)的资助结果

收录于合集: # 学术资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了2025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含延续资助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项目资助结果!

项目申请人可以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查询(菜单:查询与统计 —— 项目信息查询 —— 批准项目综合查询),若查询不到或需协助,可联系依托单位管理员。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A类和B类的区别主要取决于依托单位的性质和申请人的资格条件。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差异:

依托单位类型

A类项目:依托单位为 中国大陆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如中科院、高校等),申请人需全职在国内工作。

B类项目:依托单位为 香港/澳门地区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如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申请人需全职在港澳工作。

 

申请人资格

A类:申请人需为中国大陆公民或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学者(需满足特定条件)。年龄限制:男性不超过35周岁,女性不超过38周岁(以申请当年1月1日计算)。需通过中国大陆的依托单位提交申请。

B类:申请人需为港澳永久居民或长期在港澳工作的学者。年龄限制与A类相同。需通过港澳地区的依托单位提交申请。

 

资助金额与评审标准

资助额度:A类和B类的资助强度相近(通常约2030万元/项),但具体金额可能因学科和年度预算调整。

评审标准:均注重项目的创新性、科学价值和申请人研究能力,但B类项目可能更侧重与港澳地区科研发展的结合。

 

申请流程

A类:通过NSFC系统(国内)提交。

B类:通过港澳依托单位提交,需符合NSFC与港澳机构的合作协议要求。

 

其他说明

无“A/B类”官方分类:NSFC官方文件中通常不直接使用“A类/B类”表述,这是学术界对两类资助的通俗区分。

交叉项目:部分联合基金(如粤港澳联合项目)可能涉及跨地区合作,但青年基金一般按上述分类执行。

总结

青年科学基金的A类/B类差异主要基于依托单位所在地和申请人身份,资助本质相同。申请人需根据自身工作单位选择对应类别,并确保符合资格条件。具体政策以NSFC当年《项目指南》为准。

 

成功申报课题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标书,免费领取资料包【国自然基金申报资料包(撰写方法+中标经验+标书全文+案例库)】


艾思科蓝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数字化平台,致力于在学术交流、科研服务、科研教育、产学研协同领域为客户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和服务,构建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