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时讯(编辑/刘秀)为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凸显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引领效能,宣城市委组织部、广东省安徽宣城商会人才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宣城社会实践团“物华兴农,绿韵宣城”于7月14日至21日深入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及广德市,开展了一系列紧扣时代脉搏、形式多元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01感悟红色底蕴,传承英烈精神
7月14日下午,实践团参观中共郎溪县委党校党性教育馆。展馆以“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等六大篇章为主线,展现郎溪百年党史。馆内陈列革命先驱夏雨初烈士的八仙书桌,由其孙夏道胤捐赠。在党校副校长胡志海的讲解下,实践团团员们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学习“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建党精神。
党性教育馆前合照
7月18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毕桥镇蒋顾村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纪念碑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安葬295名烈士。守陵人夏昌一是夏雨初烈士侄孙,在此守陵18年。他向实践团讲述烈士事迹,陵园告示牌详细介绍了夏雨初生平。实践团团员们驻足凝望,耳畔仿佛回响着他被捕时的誓言:“严词拒绝,毫不动摇!” 当日下午,实践团拜访广德柏垫镇姚村英烈山。603级台阶蜿蜒入云,象征2006年6月3日,一架空军预警机为保护村庄撞山坠毁事件,40名航空精英以身护民。山顶的英烈坊净高6.3米,40颗星辰铭刻烈士姓名:最年轻的仅24岁,有未满工作一年的新兵,也有将军级工程师。实践团团员们在纪念碑前默哀,缅怀烈士事迹。
英烈山上
此次红色溯源,实践团团员们从党性教育馆的“八仙书桌”触摸真理温度,于蒋顾村的家族守护中见证信仰传承,在英烈山的603级台阶上读懂为民初心。三处圣地,共同诠释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英烈精神为炬,赓续红色基因,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答卷。
02探寻文旅肌理,传承文明底蕴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首先前往位于大佛山养心谷区域的郎溪县农耕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为清康熙年间始建的传统民居建筑,展馆内陈列传统农具、千工拔步五进床、金缕玉衣以及传统女红饰品,建筑保留历史风貌,集中展示当地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同日上午,实践团走访美迪花世界。作为当地 "花经济" 的典型示范项目,该园区种植多种花卉,实现四季有花可观,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项目。花卉种植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同时,园区的花卉景观通过街角花箱、道路花境等形式在城镇公共空间展示,形成全域化的花卉景观体系。
7月16日上午,实践团赴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观天下景区石佛山・天子湖考察。行至半山处可见弥勒殿,登顶后可见 “活佛石”“ 风动石 ”“鹰嘴石” 等自然景观,这些景观名称源自民间传说,承载着当地的文化记忆。
当日下午,在程寨军站长引导下,实践团探访国家级非遗 “跳五猖” 传承场所。五猖馆内陈列着神像、牌位及傩面具等,傩面具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展现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馆内陈列的历史道具反映出梅渚地区民众对 "跳五猖" 非遗项目的传承。
程站长讲解五猖文化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前往乡村振兴示范村下吴村。该村位于伍员山西侧,传说为伍子胥过昭关时的途经之处。村内道路整洁,民居分布有序,有关于伍子胥故事的展示,农家乐和民宿发展体现出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下吴村风貌
在参观村内展馆过程中,实践团梳理出该村的发展历程:早年,下吴村与邻村金山村(原洑家村)均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下吴村曾因创新举措在1996年被《人民日报》报道;此后两村调整发展思路,如今下吴村种植茶园超万亩,茶农合作社“山这边山那边”体现两村合作发展,茶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到访生态农业观光基地箐箐庄园。庄园内有绿植长廊、池塘、鹊桥、银杏树、许愿树等景观。庄园在种植猕猴桃的土地上建起加工厂,产业收益用于生态养护,形成循环发展系统。当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德太极洞。作为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天然喀斯特溶洞群,洞内有钟乳石、石笋、地下暗河等景观,洞内留存宋朝范仲淹、明代吴同春等文人的题刻,体现出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此次文化寻根与发展探访,实践团了解了农耕文明、非遗文化、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循环模式。这些地方展示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与生态发展的成果。新时代青年应关注文化与创新,助力乡村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笔,在新时代的乡村图景中,续写发展新篇。
03激活产业动能,赋能乡村振兴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走进十字镇康龙缘茶油产业园。产业园内种植漫山油茶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保障原料供应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实践团团员记录了“两山”理念的实践,认识到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产业园借助健康食品需求增长,引入先进设备提升茶油品质产量,通过电商拓宽销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
7月17日下午,实践团到访宣城市永辉茶叶有限公司。车间内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设备结合,推动本地茶叶销售。公司坚守传统制茶工艺,保障茶叶口感,传承茶文化并助力地方经济。
7月20日上午,实践团走进广德市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中心。场内有60-70匹优质马匹,专业团队构建“教学-培育-赛事”服务链,培养学员与骑手,邀请国际行业领军者作为外教,场地和运营与国际接轨。中心通过场地租借、培训、马匹交易盈利,旺季吸纳周边兼职,联动学校开展活动,形成“体育+文旅”融合模式,带动服务业发展。
团员们与马术中心的瓦西里合影
从生态油茶的绿色实践,到茶叶手艺的创新破圈;实践团以脚步丈量郎溪土地,在“物华兴农,绿韵宣城”的实践中,见证企业“扎根乡土、服务民生”的振兴行动。
多样产业探索证明,乡村振兴需立足资源禀赋,激活生态、文化、体育等多元价值。新时代青年当汲取实践力量,以创新思维与实干担当,让“物华兴农”的火种持续燃烧,让“绿韵宣城”的画卷更加绚烂,续写乡村发展的青春答卷。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