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6日,CCF第七届CSCW与社会计算暑期学校在杭州举行。本次暑期学校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承办,CCF人机交互专委会、CCF普适计算专委会、ACM SIGCHI China Chapter、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协办,聚焦AI时代“技术”与“社会”交叉融合,为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前沿学习、学术对话与科研交流的平台。本次暑期学校由CCF协同计算专委会荣誉主任、复旦大学顾宁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CCF协同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复旦大学卢暾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共同主任,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海龙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张鹏副教授和孙玉灵研究员担任组织委员会共同主任,邀请了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复旦大学的6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授课,吸引了来自清华、复旦、中科大、北航、同济、南洋理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的80余名师生报名参会。
7月4日,暑期学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正式开课。在开课仪式上,暑期学校组织委员会主任孙海龙教授致欢迎词,暑期学校学术委员会共同主任、CCF协同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卢暾教授代表暑期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顾宁教授致辞,回顾了暑期学校的创立初衷及宗旨,并介绍了CCF协同计算专委的整体情况以及专委在CSCW与社会计算方向的现状与总体规划。
|
|
在为期三天的暑期学校课程中,香港科技大学麻晓娟副教授围绕《Crowd Computing: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Crowd》、国防科技大学王涛副研究员围绕《群智范式-对群体协同软件开发的新认知》、中山大学彭振辉副教授围绕《“与同伴交流学习”一在线社区内容建模与交互应用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谭鑫博士围绕《开源社区新手加入研究》、复旦大学孙玉灵研究员围绕《数智驱动的协同认知照护与干预》、复旦大学张鹏副教授围绕《以人为中心的人智协同计算》先后进行了授课,并与学员们针对Crowd Computing、群体协同软件开发、在线社区建模与交互、开源社区治理及人智协同等前沿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最后的学生报告与交流环节,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刘家豪、赵雯欣和张浩男围绕人智协同推荐、老龄ICT支持及亲子协作等主题进行了分享,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后柴磊和博士生马云龙也介绍了其开展的群体智能、人智协同、开源软件等的创新研究工作,现场交流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
|
|
|
|
|
|
|
|
|
|
|
参加暑期学校的学员表示,暑期学校邀请了知名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内容丰富、贴近学术前沿,受益匪浅,对暑期学校的组织安排也给予了积极反馈。
CSCW与社会计算暑期学校是由CCF协同计算专委发起的重要学术品牌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前六届先后在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召开。未来,CSCW与社会计算暑期学校将继续秉承“社会”与“技术”的跨学科融合特色,聚焦学术前沿,持续为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前沿学习、学术对话与科研交流的重要平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