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时讯(编辑/刘秀)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在毒蛇咬伤急救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毒蛇咬伤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难题带来了快速、精准的院前急救新方案。
今年海南游客因毒蛇咬伤不幸离世的事件,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与紧迫性,再次敲响了毒蛇伤防治的警钟。毒蛇咬伤,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广东省等高发地区尤为突出,咬伤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毒蛇咬伤后毒素扩散迅猛,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救命关键。然而,现有急救体系存在院前延误、诊断标准主观模糊、处置风险高等痛点,常常错过黄金救治时间。
针对诸多痛点,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的本科学生组建了“慧眼辨蛇”研究团队,并由校内多位深耕于急诊医学、红外医学检测、流行病学等专业领域的专家悉心指导,旨在创新突破。
“慧眼辨蛇”学生团队及指导老师
该团队跟随专业医师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了解毒蛇伤的真实情况、现有救治流程的瓶颈以及患者需求;活跃于各大三甲医院和学术会议,向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前辈求教,不断汲取专业知识,拓宽视野,优化研究思路;深入进行科学实践,从最初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捕捉蛇毒引发的特异性体表温度变化这一设想,到如何将这一现象转化为可靠的诊断工具,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实验探索,反复测试构想,一步步克服难关;在前期扎实的研究基础上,团队创新性地将成熟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与前沿的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构建复杂的临床预测模型,以海量的病例数据训练AI,以达成自动化快速精确诊断。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红外成像仪接收的遥感信息,敏锐捕捉不同蛇种咬伤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温度变化,经由大量病例训练得到的临床预测模型分析后,可实现快速廉价、准确敏感、定性定量的蛇伤诊断,进而提供恰当的急救指导,大大降低毒蛇咬伤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慧眼辨蛇”系统实操场景
临床试验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急救效率和准确性。多家医院急诊科医生反馈,其高准确度与高敏感度有效降低了诊断工作难度和整体医疗成本,获得医患双方好评。
“慧眼辨蛇”学生团队正在进行实验
该团队表示将继续深入探索和优化该系统,以“愿以辨蛇之慧眼,守护民生之安康”作为团队信念,深入探索蛇伤诊疗新边界,促进临床蛇伤诊疗实现新的突破。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