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点赞
0
评论
0
转载
入驻

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专利 + AI” 可视化功能上线

收录于合集: # 湾区时讯

湾区时讯(编辑/刘秀 通讯员/徐晶晶)4月18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由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年南沙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圆满举行,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共同擘画大湾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新图景。

活动现场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综合规划处副处长甘罗、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易兆会、知识产权促进处副处长张业文,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邢桦出席活动并致辞,南沙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市场监管所及省市相关协会代表、南沙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甘罗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综合规划处副处长

易兆会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

邢桦

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南沙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郑康

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康发布了《南沙知识产权“协同港澳、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通过三方面 17 条措施,优化知识产权结构,提升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和服务水平,发挥其支撑科创与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增强粤港澳知识产权协同能力,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保护规则,打造交流合作平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同时,南沙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建设的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被评选为2024年度广东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之一。本次平台创新上线 “专利 + AI” 可视化机制,融合认知大模型与专利分析技术,基于 DeepSeek-R1 构建智能解析引擎,以 AI 提取专利技术特征,结合时序分析构建多维图谱,为企业研发、规避专利壁垒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创新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导航转变。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作为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开发运营主体,中心总工程师、副总裁赖培源博士现场作《大语言模型赋能专利解读 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主题分享。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依托DeepSeek-R1大语言模型技术进行了重大升级,开创了专利服务"智读推荐"新模式,将专利信息处理效率提升至秒级,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服务正式迈入AI赋能新纪元。

粤港澳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专利检索可视化功能构建起三大创新维度:

亮点一,构建面向转移转化的智能化解读及转化推荐模式。平台可视化功能基于大语言模型等,按照核心创新点、适用行业领域、推荐适用场景、转化建议等方面进行智能化解读,帮助读者更快捷、更准确了解该专利的主要内容。

亮点二、实现近似专利详情对比推荐,提高专利检索准确率。通过运用大语言模型,系统推荐与检索相关的近似专利,并对近似专利的摘要、主权项、权利要求、说明书等细节内容进行横向对比,帮助企业、科研人员快速分析相似专利的技术特征。

亮点三、专利详情页面可视化设计,提升专利阅读分析效率。通过将专利进行关键词、高频词进行高亮显示,改变以往读者需要仔细研读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等材料的传统方式,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专利创新关键词及核心创新点。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大数据算法研发、智慧平台开发运营能力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组建的“广东省技术转移智能匹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广东省技术转移智能匹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累计研发出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双向智能推荐算法BiMuF,已获软件著作权45项,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9项,获得技术发明专利授权19项,发表SCI论文7篇,CCF B类及以上会议论文5篇。2024年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参与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财政资助总经费达965万元,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工程师赖培源博士担任课题负责人。

 


立足湾区,放眼全国,我们希望能以专业的视角观照社会科技发展前沿,以切中肯綮的见解为湾区科技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湾区科技工作者、湾区科创企业、湾区科技发展趋势,注入磅礴不息的生机与活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