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安全、经济的一线化疗方案
湾区时讯(编辑/刘秀通讯员/文朝阳陈鋆郑敏珊)4月15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远红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重要研究成果(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该研究首次证实了4周期多西他赛+顺铂(TP方案)新辅助化疗策略在高危远转鼻咽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该方案还有望减轻鼻咽癌患者的治疗负担。
该研究是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联合赣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6家医院共同完成的一项前瞻性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研究背景:破解高危鼻咽癌治疗困境
鼻咽癌因发病部位隐匿和早期症状不明显,70%鼻咽癌患者就诊时已经是局部晚期,其中近1/3为N2-3期。初诊N2-3期鼻咽癌患者的癌细胞易通过侵入淋巴管、血管的途径,发生影像检查暂时难于发现的亚临床转移。
基于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高远红团队提出了“将初诊N2-3期鼻咽癌视作全身性疾病,需要足够强度的新辅助化疗来控制业已发生的亚临床转移,通过降低远处转移进而改善远期生存”的治疗理念,牵头开展了一项“4周期TP方案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N2-3期鼻咽癌”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
研究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验证疗效
该研究以1:1比例随机分配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4周期T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顺铂37.5mg/m2,第2-3天,每3周重复),序贯同步放化疗(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同期化疗,40mg/m2,第1天,每周重复);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单纯同步放化疗。
显著成果:且看这组数据
研究共入组了186例病人,经过76.9个月的中位随访后,4周期TP方案新辅助化疗将病人的5年无远转生存率从78.2%提高到91.3%,远处转移风险降低了59%;5年总生存率从82.6%提高到90.3%,死亡风险降低了62%。另外,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也同样得到显著性提升(图1)。
图1. 两种治疗模式之间的生存曲线对比
(图注:NACT:新辅助化疗,CCRT:同步放化疗)
安全性:耐受性良好,治疗完成率高
在不良反应和顺应性方面,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组3-4级副作用发生率为65%,对比单纯同步放化疗组患者增高了14%(图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期新辅助化疗所带来的急性毒性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患者整体耐受性好,研究组的治疗完成率超90%,仅3(3%)例患者因对放化疗毒性主观不耐受而未能完成全部治疗,无因毒性退组病例(图3)。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组更高的化疗强度亦未导致远期毒性发生率的明显增加,或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的下降。
图2. 3-4级急性毒性发生率对比
图3. 研究组的新辅助化疗完成周期数(左)和治疗完成率(右)
临床意义:为免疫治疗时代提供经济选择
研究证实,TP方案在N2-3期鼻咽癌治疗中兼具疗效与安全性,可作为除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PF方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之外的一个有效、安全、经济的一线化疗方案。在目前免疫治疗时代,“4周期TP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高危远转的鼻咽癌,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远红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谢伟浩博士后,肖巍魏主任医师,常晖副主任医师,胡永红主任医师,陈春燕主任医师,赣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明君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同冲教授,赣州市人民医院钟琼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者介绍:
通讯作者:高远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放疗科师生党总支书记、科副主任,现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放射治疗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五项研究成果分别被NCCN等国际国内诊疗指南引用,获国家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1项,擅长结直肠癌、肝癌、泌尿系肿瘤、小儿肿瘤和鼻咽癌等综合治疗与转化研究。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