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广州分部活动通知】-5...
来源: 吴维刚/
中山大学
8232
6
0
2015-05-07

【CCF广州分部活动通知】-5月16日下午“CCF走进广州超算”--CCF首次由三个分部联合举办的活动--期待大家参加

中国计算机学会广州分部

CCF Guangzhou Branch

CCF广州

2015年5月16日(周六) 2:00-5:00pm

中山大学东校区(大学城校区)信息学院

 

专题报告会

CCF走进广州超算”

 

主办: CCF 广州分部、深圳分部、无锡分部

承办: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东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并行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数据库分会    

      广州市超算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CCF YOCSEF 论坛广州分论坛

几十年来,超级计算一直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为核心的IT新浪潮将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兴工业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建立绿色和谐生态环境等提根本性的支持和推动。

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在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的共同呵护下应运而生,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大力支持,是广东省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广州市的科技一号工程天河二号一期系统分别在2013年、2014年每年两次的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性能排名中,连续获得四次第一。

为了促进计算机领域的相关学者、研发人员深入了解广州超算中心、理解新阶段下超级计算的新趋势、新动态,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广州分部联合深圳分部、无锡分部举办本次活动。

516,让我们相聚中山大学东校区,一起探讨交流超级计算的新机遇、新发展!

诚挚邀请各位同仁参加,期待您的光临

报告会程序

1:30-2:00pm  签到

2:00-2:10pm  开幕式

2:10-5:00pm  主题报告

特邀讲者:饶坚,高级工程师,总工,广州市工信委

广州市政府大力推动超算应用的策略和思路

特邀讲者:杜云飞,副研究员,总工,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天河二号的六大应用平台建设”

特邀讲者:彭绍亮,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华大基因

“天河超级计算机上的计算生物学和大数据研究”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CCF 广州分部、深圳分部、无锡分部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数据库分会

执行主席:

赵淦森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CCF广州分部  教授/副主席

吴迪     中山大学信息学院/CCF广州分部  副教授/执行委员/YOCSEF主席

余志文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CCF广州分部 教授/委员/YOCSEF候任主席

吴维刚   中山大学信息学院/CCF广州分部        副教授/委员

参会人员:所有CCF会员

报名联系人:  
吴维刚 (电话:13710062349   邮箱:wuweig@mail.sysu.edu.cn)

    如有意向参加本次活动,请于于513日前通过email短信等方式报名(提供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

温馨提示:本次不作交通安排,参会人员需自行前往。餐食自理,给您带来不便,请见谅。


 

特邀报告信息

报告1:广州市政府大力推动超算应用的策略和思路

应用一直是超算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发挥超算资源作用的最终体现。广州市在超级计算方面有良好的基础,也有巨大的需求。如何推动超算应用的发展是广州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报告从基础、策略、思路等各个方面介绍广州市政府推动超算应用发展的情况。

报告2:天河二号的应用平台建设

天河二号集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于一体,是具有鲜明云超算特征及资源和性能优势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广州超算中心着力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平台、能源及相关技术数字化设计、全数字设计与装备制造、生物计算与个性化医疗、天文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和智慧城市云服务等六大应用服务平台。本报告主要介绍自广州超算中心成立以来,六大应用平台的实际应用和建设情况,并介绍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广州超算中心支撑服务大科学、大工程的能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更大地发挥广州超算中心的战略性价值。

讲者简介:

杜云飞,男,博士,广州超算中心总工程师。作为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了天河一号、天河1A、天河二号等多个天河系统的研制和调试。解决了天河系统在进程数目优化、功耗约束、通讯优化等多个系统优化难题,突破了天河二号异构系统的计算效率难题。获多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获授权专利8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文章发表在TPDSCEEPACT等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负责和参与多个国家重大型号工程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核高基”项目、863项目以及装备预研等。

报告3:天河超级计算机上的计算生物学和大数据研究

Extremely powerful computers are needed to help scientists to handle big-data traffic jams. Where are extremely powerful computers? Not in USA or Europe, but in Chin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国防科技大学 (NUDT, Changsha, China). TH-2 will be open online to all the scientists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all over the world.

The era of biology Big Data is coming. The world’s largest genomics institute BGI currently generates 6 TB data each day. The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EBI) in Hinxton currently stores 20 petabytes (1 petabyte is 1015 bytes) of data and back-ups about genes, proteins and small molecules. TianHe supercomputer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computer) can speed up biology Big Data processing. In 2013 and 2014, Tianhe-2 topped the TOP500 list of fastest supercomputers in the world. TianHe-2 adopts Neo-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 by integrating 32000 Intel Xeon CPUs and 48000 Xeon Phis. Many well-known bioinformatics softwares (BWA, SOAP3-dp, SOAPdenovo 2, SOAPfuse, SOAPsnp etc.) are developed and running on TH-2. TianHe Supercomputer can handle 3 kinds of big data problems: computation intensive, memory intensive, and communication intensive. In future, TH-2 will be open online to all the scientists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all over the world.

讲者简介:

Dr. Shaoliang Peng is a professor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国防科技大学 (NUDT, Changsha, China) and an adjunct professor of BGI 华大基因. He got his Ph.D. and M.S. degrees in Computer Science (CS) from NUDT in 2003 and 2008, respectively. He also received his B.S. degrees on Mathematics from NUDT in 2001. 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CS Department o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from 2007 to 2008 and at BGI Hong Kong from 2013 to 2014. 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bioinformatics, mobile computing, and biology simulation. He has participated in many keystone projects in China such as TianHe supercomputers. He is PI of several key project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He has authored many original papers – of which some are published in Nature Communication, Genome Biology, PloS ONE, BMC Bioinformatics, TMC, Science China, and ISC.

会场方位及交通指引

中大东校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A101讲学厅                                        

公交:361路,大学城环线2路,大学城专线1路,大学城专线3路,番201路,番202路,夜65路 至“中大站”(大学城的中大站不是海珠区的)下车,步行到信息学院。

地铁:大学城北站下车,转公交至“中大站”(大学城的中大站不是海珠区的)下车然后步行或者直接从地铁站步行至信息学院。

(时间:步行从大学城北站到信息学院约需30分钟;步行从公交“中大站”到信息学院约需20分钟。)

自驾:经官洲隧道转至大学城外环,东行至中大东校区正门(中大牌坊),牌坊左侧即为信息学院大楼。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